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都市快轨交通》2004,17(4):8-8
目前,北京地铁1、2号线日均客运量达120万人次以上,是全世界最为繁忙的地铁系统之一,地铁13号线的日均客运量也在10万人次以上。根据可研报告,地铁4、5、9、10号线一期(含奥运支线)在开始运营后的第三年,日均客流量将分别达到68万人次、51万人次、44万人次和60万人次。四条线路的远期运营量将更大,沿线经济环境也已相对成熟,对投资运营商来说将拥有良好的票务收益。  相似文献   

2.
芝加哥O’Hare国际机场和Midway机场在已经拥有地铁连接的情况下,即将开行特快地铁列车,以进一步减少运行时间,提高乘车的舒适性和可靠性。长时间以来,芝加哥一直就是运输中心,其运输中心生涯起始于战略水陆联运中心,后来,又成为美国铁路网的连接中心。现在它拥有世界最繁忙的机场——O’Hare国际机场,同时它又是一个旅游中心。  相似文献   

3.
CBTC系统车载信号常见故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分析南京地铁2号线使用CBTC系统运营以来车载信号设备发生的主要故障(最常见的故障为ATP冗余和无线丢失,在运营初期占到全部故障总数的60%左右)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详细分析南京地铁2号线使用CBTC系统运营以来车载信号设备发生的主要故障(最常见的故障为ATP冗余和无线丢失,在运营初期占到全部故障总数的60%左右)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国民居住点相对集中,所以尽管有较先进与完善的地铁(MRT)和巴士公共交通系统,但仍然难以满足一些高密度居住区的交通需求.对此新加坡陆路管理局(LTA)于1996年开始建设该国第一个轻轨列车系统(LRT)--武吉班让轻轨列车系统,为武吉班让和蔡厝港新镇8万户居民提供高效率的短程列车服务,并于1999年11月6日正式开通.该系统耗资2.85亿新元(约15亿元人民币),全长7.8km,共14个车站.列车采用无人驾驶动力车辆,单节设计容量为105人,在交通繁忙时间2节或3节一组编挂,非繁忙时间单节编挂.列车运行间隔繁忙时为2min,非繁忙时为6min.  相似文献   

6.
香港的地铁系统于1979年启用,至今已成为香港集体运输网络的主干,每天客流量超过230万人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城市铁路系统之一。在过去25年内,香港地铁一直致力于为群众提供安全、可靠和环保的集体运输服务。香港地铁之所以能够保持这样的安全佳绩。主要是因为香港地铁公司采用了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方式,通过建立安全管理系统和制定安全策略,以及推行安全管理计划,积极制定安全指引和有效措施来消除隐患、减少危险,确保严格遵守安全法例要求和维持一个极具安全意识的环境。现介绍香港地铁公司取得成功的一些安全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韩国首尔地铁是载客量居世界前列的地铁系统。自1974年8月15日1号线投入运营开始,首尔地铁由起初大约23万的日客流量,发展为拥有8条线、全长290多公里(位居世界第4位)年运送乘客22亿名(位居世界第3位)的四通八达的地铁网络,“上下班乘地铁周末休闲驾私车”成为了韩国首尔市市民典型的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8.
共青团广场站:莫斯科的标志 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地铁站也成为了莫斯科的标志部分,由于其处于莫斯科最繁忙的交通枢纽:共青团广场,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地铁站在莫斯科地铁5号线以及整个地铁系统中都是最出名的。这个地铁站是到莫斯科和俄罗斯其它地区的入口,它的设计主题是爱国主义和激发民族的荣誉感。这个地铁站在1952年1月30开放。  相似文献   

9.
《中国铁路》2012,(5):125-125
当前,俄罗斯铁路承担着国家货物周转量(管道运输除外)85%以上的运输重担。该国拥有世界上最繁忙的货运铁路线,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2月,《国际铁路杂志》既报道有关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的积极信息(CBTC系统在日本实现首次应用),又报道有关CBTC系统的消极信息)(一个重要的CBTC合同在伦敦被取消),上述消极信息使得有人怀疑CBTC系统是否可以应付复杂铁路网络。CBTC系统正在稳步变得越来越受欢迎,成为新建以及既有地铁线路的优选列控系统,并且正在开始用于一些干线铁路最为繁忙的通勤线路。  相似文献   

11.
<正>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众合科技")的BiTRACON信号系统是众合科技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BTC系统。全系统设备先后经过实验室测试、西安地铁2号线试车线测试和杭州地铁4号线实际运营线路测试,于2015年6月全系统获得欧洲权威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UV)公司的安全认证。系统特点众合科技的BiTRACON信号系统由列车自动监控(ATS)、计算机联锁(CBI)、车载控制器(CC)、区域控制器(ZC)、  相似文献   

12.
香港地铁于1979年开始运营,目前网络全长达87.7km,共有49个车站,每日运送乘客超过240万人次。作为世界上最繁忙的铁路之一,香港地铁公司对地铁的运营管理、维修管理有着20多年的经验,其安全、品质、环保及各种服务指标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香港地铁公司从未满足于此,他们对管理模式不断进行变革,使其资产的运用更加合理,工作量的分担更加均衡,成本效益大大提高。现对香港地铁运营管理的成功经验作一介绍,结合从中得到的启示,对深圳地铁的运营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地铁警用无线通信一直延用模拟集群通信系统,现暴露出诸多不足,而作为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数字集群系统(PDT)技术,具有高性能、低成本、兼容性强等优点,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广州地铁警用模拟集群通信系统的不足,拥有值得期待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9(2):F0003-F0003
香港地铁系统线路总长为91.2 km,其中包括2005 年开通的3.5 km地铁迪斯尼线。截至2005年12月25 日,香港地铁2005年载客量达8.5亿人次,日均超过 237万人次,在整个公共交通系统中占有24.8%的市场份额。2005年香港地铁日载客量的最高纪录为12月24 日圣诞平安夜,由于地铁提供通宵服务,当天载客量高达310万人次。按每公里线路的载客量计算,香港地铁是全世界效率最高、最繁忙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地铁香港站乘东涌线到欣澳站,即可换乘地铁迪斯尼线。欣澳-迪斯尼两站间的客流量为13 000人次/日, 多于预测数三四成,因为其市场占有率高于预期的30%。迪斯尼线的运营时间为6:15-24:00,约每10 min- 班,全程3.5min。列车车厢为配合迪斯尼乐园专门设计。欣澳站的设计充满了现代气息(见本期封面)。香港地铁在投融资体制上有所创新,并取得了成功。香港将轨道交通建设与沿线土线土地和房地产开发捆绑起来,以物业收入来弥补公用事业的政策性亏损。香港地铁的成功在于坚持新线建设与沿线房地产同步  相似文献   

15.
正2000年日本地铁协会为纪念成立20周年,发行《世界地铁》一书首版。之后,每5年修订再版。数据收录的城市数,2000年版有115个,2005年版有142个,2010年版有151个,2015年版增加到了162个,表明世界各地拥有地铁的城市不断扩大。本文依据《世界地铁》收录的信息,就世界地铁的有关情况做一介绍。1城市交通的地铁城市道路拥堵急剧,路面电车和公共汽车等地面交  相似文献   

16.
0前言东京都交通局为了缓和早高峰时段超员,新造12-600型地铁动车组(图1),全列16节编组,由2组8节车编成,在最繁忙的全长40.7km的地下铁道大江户线(东京地铁12号线)上运行。1设计理念12-600型车设计以提高服务性为目标,车上设备基于既有12-000型车,但提高了安全性和无障碍化  相似文献   

17.
《世界轨道交通》2009,(10):72-72
2009年9月28日,方大地铁屏蔽门系统在深圳地铁1号线延长段白石洲一高新园一深大首通段投入正式运营。深圳地铁1号线延长段屏蔽门系统正式投入运营,是方大集团十年砺剑.打造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安全、节能、环保、舒适、现代”的地铁屏蔽门系统在实际运营中的第六条地铁线,为中国地铁屏蔽门领域树立了自主创新的标杆。目前,中国在建、筹建地铁的城市将近30个,地铁建设投资规模预计超过8000亿元.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已呈加速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8.
<正>2008年9月13日,首列深圳地铁一号线(续建)车辆在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竣工下线。这是首个由中国企业自主投标、自主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型地铁车辆项目,它标志着我国成功实现了世界最高端地铁车辆技术的自主系统集成并产业化,打破了西方跨国公司在A型地铁车辆领域的垄断地位,为我国城轨车辆产业化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国产化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
与香港在国际上的特殊地位一样,在全球轨道交通领域.香港地铁拥有属于自己独特的一席之地.她的代言词可以是高科技、高效能、现代化、潮流感也可以是繁忙、安全、时尚、舒适……每个角度和层面都在告诉人们一个内容这是座具有国际化水准的“SUPER”地铁。这样的地铁,值得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20.
巴西圣保罗的地铁网是南美洲最繁忙的地铁之一,虽然长度只有61km,每天的客运量却高达350万人,大部分列车都人满为患,然而乘客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为此,圣保罗州政府公布了一项巨大的投资计划,将对地铁网进行现代化改造,增加地铁运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