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刚 《铁道建筑技术》2024,(2):24-27+40
钢轨应力是无缝线路钢轨强度承载检算的唯一指标,也是无缝线路管理技术要点,尤其是钢轨温度应力是工务施工维修管理的核心。通过分析无缝线路锁定后钢轨温度力分布与变化规律,提出钢轨伸缩端延长锁定长度计算方法;考虑钢轨低温或高温作业环境,提出钢轨温度人工干预施工技术,并采用应力均衡法解决温度应力集中问题;基于钢轨强度承载力计算结果,结合兰新线嘉峪关地区无缝线路地段线形和垂直磨耗特点,给出锁定轨温管理所允许具体范围。研究结果对降低钢轨温度应力,确保无缝线路稳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曲线地段长大连续梁桥无缝线路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温福线飞云江特大桥为例,通过计算分析提出高速铁路曲线地段长大连续梁桥无缝线路的三大类7个方案,其中包括2个应急预案。经方案比选后,采用超小阻力扣件系统的方案使高速铁路曲线地段长大连续梁桥无需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无缝线路能满足高速列车安全、舒适的运营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焦柳铁路线K121 479处洛阳市新区排水东干渠框架桥线路架空项进为例,介绍了抽水降温替代无缝线路应力放散,保证了线路均衡稳定及钢轨轨面的连续性,减少了高温期间无缝线路地段桥梁、立交架空施工因放散切割钢轨造成的线路接头病害.  相似文献   

4.
为指导高速铁路跨海超长联连续梁桥上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设计,基于梁轨相互作用原理及多体动力学理论,通过建立无砟轨道-多跨连续梁桥静力学分析模型与高速车辆-无砟轨道-连续梁桥耦合动力学分析模型,对超长联跨海连续梁桥上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的静、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60+37×80+60) m连续梁温度跨度超长,须铺设钢轨伸缩调节器以降低钢轨应力;进行超长联跨海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设计与检算时,应考虑活动支座摩阻力的贡献和影响;设置伸缩调节器后,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钢轨受力、断缝值等各指标均能满足安全性要求;列车荷载作用下,车辆、轨道、桥梁的各项指标均满足动力性能评价要求;为保证轨道系统安全服役,建议加强混凝土连续梁伸缩调节区域轨道状态的调整、在线监测与科学维护。  相似文献   

5.
宫万国 《铁道建筑》2012,(10):120-123
桥上无缝道岔设计同时涉及桥梁—钢轨相互作用力及道岔基本轨—尖轨相互作用力两方面问题。对典型桥上咽喉区普通桥上无缝线路及桥上无缝道岔群进行了对比检算,检算结果表明,桥上无缝道岔较一般区间桥上无缝线路钢轨附加力明显增大,桥上无缝道岔设计应同时兼顾道岔与桥梁孔跨布置。无缝道岔布置于连续梁上时,其钢轨伸缩附加力较区间桥上无缝线路增幅要大,尤其在咽喉区多联连续梁且两组道岔对向布置情况最为不利,如道岔对向布置情况不可避免,此时应在两连续梁间插入简支梁,道岔距梁缝应保持一定距离,以尽量减少连续梁温度跨度与道岔限位装置钢轨附加力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6.
西安机场线渭河特大桥采用长联大跨连续梁,主桥连续梁联长900 m,最大温度跨度715 m,具有温度跨度大且多跨连续梁相接的特点,需合理设计无缝线路。针对该工况提出5个无缝线路布置方案,采用有限单元法进行无缝线路附加力计算,从钢轨强度、桥墩受力两方面进行方案比选后,现场调研国铁类似工况,确定最终推荐方案。得出结论:(50+8×100+50)m连续梁两侧梁端布置单向钢轨伸缩调节器,满足钢轨强度检算的要求且能有效减小相邻连续梁固定墩受力,无需布置双向钢轨伸缩调节器。  相似文献   

7.
梁灿 《铁道工程学报》2012,(1):26-29,56
研究目的:无缝线路在长轨条范围消除了轨缝,在轨温改变时钢轨的伸缩受到限制,当轨温升高时,钢轨内将产生巨大的温度压力,温度压力超过一定限值时,钢轨可能会臌曲变形,使轨道丧失稳定。有些特殊地段,如桥梁、无缝道岔区,由于结构特点,还会在钢轨内产生多余的附加力,在半径较小的曲线地段,无缝线路抗失稳能力降低,对无缝线路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结论:在特殊地段,如桥梁、无缝道岔区及小半径曲线地段,传统的提高无缝线路稳定性措施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采用外侧支挡或内侧加拉杆、使用整体道床、使用小阻力扣件、使用伸缩调节器、设置道床插板等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特殊地段无缝线路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高速铁路多联大跨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设计方案的研究,提出高速铁路多联大跨连续梁桥上无砟无缝线路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多联大跨连续梁桥上无砟无缝线路设计应优先通过调整固定支座位置,减小桥梁温度跨度,且使各温度跨度尽量均匀分布,以达到不设钢轨伸缩调节器并使桥梁墩台受力不至于过大的目的;必须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时,应对其设置数量进行优化,以尽量少设钢轨伸缩调节器。梁端设置伸缩调节器时,应优先采用单向钢轨伸缩调节器。  相似文献   

9.
秦沈客运专线跨区间无缝线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秦沈客运专线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及结构,包括路基地段无缝线路、有碴简支梁桥无缝线路、无碴简支梁桥无缝线路、混凝土连续梁桥无缝线路以及大号码无缝道岔。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活动支座摩阻对大跨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梁-轨相互作用的影响,基于梁-轨相互作用及有限元理论,将活动支座摩阻等效为非线性弹簧,建立可考虑活动支座摩阻的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空间耦合模型,对考虑活动支座摩阻前、后的钢轨及桥墩结构受力变形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活动支座摩阻增强了连续梁与无缝线路的纵向约束,当活动支座摩阻率从0增大至0.06时,温度作用下,连续梁桥上钢轨纵向力及梁轨相对位移峰值分别减小了24.32%和29.89%,连续梁桥固定墩纵向力增加了2.44倍;制动荷载作用下,钢轨制动力、梁轨相对位移及连续梁桥固定墩纵向力分别减小了53.51%、56.94%和41.63%;断轨工况下,部分断轨力通过活动支座摩阻传递给非固定墩,连续梁桥固定墩纵向力减小了60.64%,钢轨断缝值减小了3.3%;活动支座摩阻对大跨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及桥墩纵向力影响较大,建议在大跨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及桥墩设计中考虑活动支座摩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小跨度长联连续梁桥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固定墩组和拉压连接器两种桥梁结构,分析计算长联连续梁桥无缝线路纵向力。根据桥梁、钢轨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纵向力计算模型,应用该模型,分析比较了桥梁联长、桥墩刚度以及轮轨粘着系数对纵向力的影响。根据附加纵向力的大小以及长钢轨伸缩位移量,提出了长联连续梁的最大联长,在连续梁中间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时,固定墩组桥梁体系连续梁联长应小于500m~600m,拉压连接器桥梁体系连续梁联长应小于1000m~1200m。研究结果表明,桥上无缝线路长钢轨的附加纵向力与桥墩的刚度有关,刚度减小,长钢轨的附加纵向力增加,对桥上无缝线路的强度和稳定性不利,根据长钢轨附加制动力的大小,提出了不同联长的连续梁桥墩刚度的最小限值。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中小半径大坡道高架桥上无缝线路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减小轨道、桥梁受力,防止轨道因爬行而积聚纵向力,是城市轨道交通中小半径大坡道高架桥地段无缝线路设计的技术关键。以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中半径R=350 m曲线地段的安德门和东井亭高架桥以及33‰大坡道地段无缝线路为例,研究实现优化设计的关键技术。利用在道岔的岔道与曲线头之间的直线段,增设一组单向钢轨伸缩调节器,避免道岔承受无缝线路的纵向力,同时也减小高架桥的墩台受力。对于小半径线路,调整锁定轨温,用最大温度拉力取代断轨力,用温度力的侧向分力和列车通过桥梁时的离心力叠加检算墩台受力。对于大坡道地段,采用控制爬行量或钢轨应力,确保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3.
研究大跨度铁路连续梁-拱组合桥与无缝线路的相互作用问题,采用非线性弹簧单元模拟梁轨接触,以某桥(82.9+172+82.9)m连续梁拱桥为例,建立考虑拱肋、横撑、斜撑、吊杆、主梁、轨道以及相邻路基梁轨相互作用模型,系统分析温度荷载、活载、制动力、风荷载、混凝土收缩徐变、支座不均匀沉降作用下连续梁-拱桥无缝线路纵向力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钢轨在跨中位置对梁体升温敏感程度大于梁端位置;单线活载与制动或牵引作用下,钢轨应力在中间加载时比左、右侧加载大;纵向风力达到1 k N/m以上的地区,须考虑风荷载的影响;同时,混凝土收缩徐变在降温荷载工况下,对钢轨应力有不利影响;支座沉降作用下,钢轨最大应力为4.9 MPa,设计时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4.
小半径曲线地段桥上无缝线路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郦 《铁道工程学报》2008,25(2):47-49,64
研究目的:解决小半径曲线地段桥上无缝线路设计的难题.研究结论:小半径曲线地段桥上无缝线路设计应重点从提高线路横向阻力、降低桥上无缝线路钢轨附加力、适当提高设计锁定轨温等几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5.
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伸缩附加力计算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存在着巨大的伸缩附加力,但一直没有恰当的计算方法。根据以往的试验和计算结果,分析了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梁轨相互作用原理,采用常量阻力,拟定出钢轨伸缩附加力的形函数;根据钢轨位移和伸缩力的微分关系得到钢轨的位移函数;结合桥上无缝线路的边界条件和变形协调备件列出非线性方程组,利用MATLAB镏软件编程计算得到解答。该方法原理清晰明了,计算过程简单明确,计算结果准确,具有实践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大跨度斜拉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受力与变形规律,以一座多线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为例,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塔-索-梁-轨"空间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温度荷载、列车荷载以及制动荷载对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受力与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桥塔温度变化时,钢轨伸缩力、钢轨纵向位移和桥梁的纵向位移均无明显变化,钢轨伸缩力最大幅值出现在连续梁两部,并在简支梁梁缝处出现峰值;在列车荷载作用下,各条线路的钢轨挠曲力和钢轨纵向位移随着距加载线路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钢轨挠曲力最大幅值出现在连续梁端部;在制动荷载作用下,钢轨制动力最大幅值出现在连续梁端部,并在加载的起点与终点出现峰值突变,加载的起点或终点与连续梁端部重合时为最不利位置。研究结果可为大跨度斜拉桥上无缝线路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多联大跨连续梁由于桥梁联数较多,温度跨度联数及长度均较大,桥上无缝线路设计需设置多组钢轨伸缩调节器,采取调整连续梁固定支座位置的方式合并相临温度跨,可减少大温度跨度联数,进而达到减少钢轨伸缩调节器设置数量的目的。结合郑西客运专线渭南二跨渭河特大桥多联大跨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设计,建立"钢轨-桥梁-墩台"一体化有限元模型进行钢轨纵向附加力的检算,检算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桥梁固定支座布置的方式可减少钢轨伸缩调节器设置数量。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无缝线路长钢轨在应力放散过程中的不均匀性,指导无缝线路应力放散的正确作业,根据无缝线路结构的基本原理,结合现场长度控制放散法的工艺,对采用钢轨拉伸器拉伸长钢轨所产生的温度力、锁定轨温和位移的不均匀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钢轨拉伸器拉伸长钢轨锁定后,长钢轨内产生的温度力、锁定轨温及其位移在全长范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随着轨温的变化,这种不均匀分布给无缝线路的强度、稳定及其养护维修带来了安全隐患。因此,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在拉伸达到放散量到位的要求后,还必须进行均匀性的调整,以满足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均匀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桥梁的温度跨度是影响桥上无缝线路附加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合理的布置桥梁支座可以有效地减小钢轨伸缩力。综合考虑钢轨、轨枕、扣件、道床及梁跨结构相互作用,建立了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梁-轨相互作用模型,重点分析了桥梁支座布置对钢轨伸缩力的影响,通过计算,优化桥梁支座布置形式,减小了钢轨附加力,对桥上无缝线路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无缝线路锁定轨温是指无缝线路的零应力轨温,其初始数值是在无缝线路铺设时通过计算确定的,锁定轨温是决定钢轨温度力水平的基准,它所反映的是无缝线路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钢轨纵向内应力的问题,即无缝线路钢轨内部所承受的拉应力和压应力大小问题,是衡量无缝线路轨道强度与稳定性的量化表现,因此锁定轨温是无缝线路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其准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无缝线路的状态稳定和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