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根据上海市域铁路技术特点与建设管理需求,为借鉴各类工程建设标准和技术标准框架,系统梳理了国外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的体系架构、管理机制、运作方式、标准分类等情况,同时,对上海市域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建设的层次和架构进行论证,对市域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进行系统性研究,由此构建了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上海市域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并建立了标准体系框架。该标准体系对相关市域铁路的标准化建设与管理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2017-09-05发布2017-09-06实施前言根据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总体方案的部署,及中国铁路总公司建设管理信息化要求,铁路BIM联盟理事会组织各成员单位,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依照《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和TJ/XX 004—2016《中国铁路总公司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的组织方式,引用地理信息领域相关国家标准,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本标准。  相似文献   

3.
电气设计过程管理体系的建设是提升产品研发体系的重要组成环节,能直接反映出企业设计水平和信息化建设水平。通过对国内相关企业现状的调研分析,并结合企业现有信息化手段,对企业的整体电气设计模式进行梳理,从基础物料管理、过程协同管理、设计数据管理、设计变更管理、设计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构建了一套基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电气设计协同平台架构体系。  相似文献   

4.
为使高速铁路信号系统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智能高速铁路的建设及运营维护需求,更好地与智能高速铁路技术体系架构相协调,文章分析我国高速铁路主要信号系统的智能化、一体化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智能高速铁路1.0技术体系架构》中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中与信号系统相关的内容,对我国高速铁路主要信号系统智能化、一体化技术发展方向进行探讨,提出体系架构标准的发展建议,以期为信号系统一体化方案更好地与智能高铁技术体系架构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铁路客运站应急管理信息技术水平,提高铁路客运站和乘客生命财产安全保障能力,需要对应急指挥系统架构进行深入研究。构建覆盖铁路车站人员、设备、环境的一体化监控模式,制定面对突发事件的预案、组织、响应、处置、恢复和评估的一体化管理机制。按照信息化总体架构(EA)方法论设计客运站应急指挥系统,介绍了应急指挥系统的业务体系架构、平台逻辑架构、数据架构和技术架构。  相似文献   

6.
从大数据背景下的运维信息化技术应用入手,分析我国城轨设施设备运维在网络化运营阶段面临的挑战。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地铁信息化技术应用过程与现状进行梳理,总结提炼我国运维信息化应用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2种思路,并分别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基于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逻辑关系,提出涵盖基础层、数据层与应用层的设施设备运维信息化技术应用架构,为各地城轨企业运维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详细分析TDCS/CTC系统维护的现状与问题,并对TDCS/CTC系统综合维护平台技术方案进行研究,提出在中国铁路总公司和铁路局建库,并且分别在总公司、铁路局、电务段、车站配备符合电务维护体系的系统架构,运用统计学、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数据抽象等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大数据智能分析,为综合维护工作及新线路建设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铁路货运营销铺助决策系统指导思想、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系统应用技术架构、系统建设必要性进行分析研究,为制定货运营销策略、合理编制运输生产计划提供理论依据,以期为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局、营销中心、经营部、车站各部门货运精细化营销与管理提供综合分析及辅助决策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信息报道     
正部文摘登铁总运[2016]246号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既有通信铁塔附挂摄像机等设备设施的指导意见为落实《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发布设计时速200km及以上铁路区间线路视频监控设置关于补充标准的通知》要求,从基本原则、规范管理程序、主要技术要求等方面,对既有通信铁塔附挂摄像机等设备设施,提出了具体要求。铁总运[2016]241号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中国铁路总公司应急通信管理办法》的通知  相似文献   

10.
针对铁路运输站段物资仓储管理存在的工作效率不高、管理不规范、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为落实中国铁路总公司提高物资信息化、标准化管理水平的要求,探讨应用二维码技术实现铁路运输站段物资仓储规范化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2014-12-30发布2015-01-01实施中国铁路BIM联盟前言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建设管理信息化要求,为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为BIM模型建立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促进铁路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信息体系的构建,实现铁路工程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中国铁路BIM联盟理事会主动组织各成员单位,协同相关合作单位,以满足有关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为前提,  相似文献   

12.
构建科学、合理、系统的铁路信息化规章制度体系是铁路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借鉴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与分析逻辑,结合铁路信息化工作流程与管理需要,基于结构化方法,对铁路信息化进行纵向、横向双重维度的要素划分,构建铁路信息化规章制度体系框架模型。系统地梳理信息化规划计划、工程建设、运行维护等的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提出铁路信息化制度体系文件制定建议,论述各体系文件的适用范围和约束内容,有效地解决铁路信息化规章制度纷繁杂乱、层次模糊且不成系统的问题,为建立健全铁路信息化规章制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原成都东车辆段检修车间生产与信息化建设情况,分析了检修车间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与对策。文中对成都北车辆段集约化生产组织相配套的信息化管理流程进行了充分的梳理与分析,最后再现了新信息化体系下的货车预检预修、生产过程监控管理、检修全过程质检管理、物料管理及配送等一系列生产运营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介绍国内外大数据标准体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国家大数据标准体系与电力和工业2个典型行业大数据标准体系的对应关系,提出铁路大数据标准体系框架,并分析其与铁路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对应关系。铁路大数据标准体系共划分为技术和工具、数据、应用、安全、管理等5个子体系,对各体系标准进行了界定。铁路大数据标准体系框架的提出,将为铁路运输企业进一步建立健全大数据应用标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CRBIM1002—2015 2015—12—29发布 2016—01—01实施中国铁路BIM联盟前言根据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总体方案的部署,以及中国铁路总公司建设管理信息化要求,在铁路BIM标准框架指导下,在IFC4x1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制订了本标准。本标准涵盖和涉及铁路线路、轨道、路基、桥梁、隧道、站场、路基排水、地质8个专业领域。  相似文献   

16.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局集团公司和站段3个管理层面的技术规章,构成了中国铁路技术规章体系,各层级合理分工的技术规章便于被正确理解和执行。目前铁路行业对总公司和铁路局集团公司2级技术规章的分工只有原则性的规定,为实现这2级技术规章层次清晰的目的,可进一步建立便于操作的划分标准。通过阐述铁路技术规章体系现状,针对存在的重复、抵触、跨局作业内容不一致、数量不均衡等问题,提出明确总公司专属技术规章制定权限、规范铁路局技术规章制定范围、建立重复和抵触判断标准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经过多年的铁路信息化系统建设,我国铁路在运输组织、客货营销和经营管理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信息化建设工作,但各业务信息系统之间互联性和互操作性仍存在问题,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其根本原因在于各系统分别在不同的平台上开发建设,平台运行方式、接口和编码格式等都不相同。为此,迫切需要制订铁路信息化相关标准,建设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化标准共享,推动标准协同制定,保障信息化标准安全,提高标准制定和管理的工作效率。本文通过分析铁路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问题,提出了铁路信息化标准管理平台的业务流程、总体架构、技术构架、主要功能模块和关键技术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正2016-07-07发布2016-07-08实施前言根据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总体方案的部署,以及中国铁路总公司建设管理信息化要求,在铁路BIM标准框架指导下,在IFC4×1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制定了本标准。本标准涵盖铁路通信、信号、电力变电、接触网4个专业领域。本标准由铁路BIM联盟负责解释。在使用本标准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反馈给铁路BIM联盟。  相似文献   

19.
机车检修综合管理系统是铁路机务信息化的段级应用子系统,该系统是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深入推进和谐机车修程修制改革"、"和谐机车C4及以下修程设备配置的指导意见"、结合机务信息化向"数字机务、智慧机务"建设的既定目标等要求进行开发,实现机务段机车检修各修程的信息化、智能化及网络化管理,使检修人员从人工纸质转化为数字化自动采集和管理。从而提升了检修车间机车检修的作业效率,保证了机车检修的质量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提出多云管理平台的概念和体系架构,结合铁路企业多云管理的特点和要求,梳理微服务平台参考模型及其能力要求.如何协调和处理好多云管理实践中3大关键因素间的关系,决定企业多云管理的成败,最后对典型场景云迁移举例阐述,并对应用成效进行总结.多云管理实践有效的推动企业信息基础设施资源管理的标准化,提升企业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