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高速动车组及城轨用踏面清扫装置气密性综合试验台的组成及相关试验功能,该试验台采用独立双工位设置,左右工位可独立进行产品试验,并具有独立的报警功能.可以完成踏面清扫装置的气密性试验、动作试验、缓解间隙试验及缓解性能试验,自动生成试验报表.气密性测试精度、自动化操作、数据采集等方面,均优于同类试验测试设备.  相似文献   

2.
研制了用于高铁、城轨和普通铁路客车车端连接性能测试的车端关系综合模拟试验平台,该试验平台可以通过模拟列车运行姿态,对连接在车端上的车钩、内外风挡、制动管路、电缆等进行性能和疲劳试验。  相似文献   

3.
王建平 《铁道学报》1991,13(4):20-25
本文利用人工智能中常用的逻辑编程语言-Prolog语言.建立可以完成变电站综合式保护与控制系统中监视、诊断及开关控制等功能的专家系统。该系统已经通过在IBM-PC计算机上进行的仿真测试。为了获取进一步的实验结果,作者把用于开关控制的软件模型装到与变电站开关模拟系统板相连的IBM计算机上,从而构造适用于开关控制的实时专家系统。其结果表明,采用专家系统方法完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一些主要功能.具有解释性强.程序易于修改和扩充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VXI总线技术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自动测试系统;该系统能够对目前高铁CRH3型动车组牵引控制单元TCU、中央控制单元CCU及其中的板卡进行自动性能测试;其设计方法简化了人工操作,提高了测试效率,而且模块化的硬件配置和软件设计也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应用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检测精度高、使用和维护方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开展高速动车组内风挡动力学特性研究是改善车端连接系统动力学性能的重要内容。首先,介绍了高速动车组车端内风挡系统,并采用模态试验的方法获得内风挡固有振动特性。其次,基于350 km/h速度等级高速动车组进行实车线路试验,对内风挡与安装框架进行了振动测试,对比分析外风挡有无间隙条件下内风挡与车端连接系统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高速动车组内风挡结构的前8阶固有振动频率之间数值接近,使得内风挡振动的主频范围增大,易受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宽频激扰引发弹性共振。当列车外风挡无间隙时,内风挡结构在风挡框架的宽频振动激励下其多阶固有频率被激励,产生接近固有频率的弹性共振;当列车外风挡之间存在间隙时,空腔内压力变化频率使得内风挡产生强迫振动。研究可为内风挡疲劳寿命以及内风挡结构动力学性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并在线路实车试验验证其合理性的基础上,研究不同车间风挡内倾角度的变化(0°、2°、4°、6°、8°)对高速列车车间风挡块的气动力以及表面测点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侧风挡所受侧向力对称性较好,不同内倾角度,背风侧两侧风挡所受侧向力方向均指向外侧,呈现"外推"状态;迎风侧两侧风挡,0°、2°、4°所受侧向力方向指向外侧,呈现"外推"状态,而6°、8°所受侧向力方向指向内侧,呈现"内压"状态;风挡区域复杂的流动导致两侧风挡所受侧向力与内倾角度并不是线性关系。相对于原风挡,除个别测点外,风挡内倾2°、4°、6°、8°各测点的压力值均增大;内倾6°、8°方案风挡区域各测点的压力值均为正压。研究结论为指导高速列车车间风挡的气动设计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7.
市政道路下穿既有高铁桥梁工程中,受交叉位置处市政道路线位及道路宽度限制,道路平面占压高铁桥梁承台情况难以避免,对高铁桥梁承台的防护成为工程设计的重点及难点。结合郑州市107辅道快速化工程(道路一次穿越7条高铁,共占压19个高铁承台),采用型钢骨架、异形板桩的防护结构,使施工荷载与高铁结构分离;此外,还采用桩基后注浆技术及型钢骨架吊模浇筑等措施对高铁承台进行防护。设计方案满足高速铁路运行对线路竖向、横向变形及承载力等各项要求,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采用数值模拟和实车试验的方法,分析了列车运行时车辆端部风挡区域的压力变化及流场分布情况;将CRH2-300动车组纸滤结构进风口改为端部进新风装置,并对2种新风结构的风量、进风阻力和端部新风系统的动静态新风最、客室含尘量进行了测试;从风量、进风阻力、维护工作量、运营成本等方面对比发现端部新风系统明显好于纸滤结构,最终确定并优化了端部新风系统.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价高铁列车运行图是否吻合旅客的时变需求,可以针对时变需求进行客流分配,利用旅客出发时间偏差程度来评价。若未知时变需求的分布状况,则不能采用这种评价方法。本文研究如何运用高铁系统运营数据,评价列车运行图是否吻合旅客时变需求。通过定义较小时空单元及时空单元中的运输能力、客流量和客座率,来描述列车密度和出行需求及其关系。以京广高铁等线路的运营数据进行数值分析发现:合理的列车运行图在需求越高的时空区域,平均运输能力越大;在运输能力越大的时空区域,平均客座率越高。尽管数值分析中采用的是实际运量,但该特征表明列车运行图与出行需求相吻合。可以运用该特征来评价列车运行图,并适用于大规模高铁网络。  相似文献   

10.
铁路货车用储风缸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气密性试验,以保证储风缸的整体密闭性,从而也验证了工序过程的组装、焊接质量可靠性。针对气密性试验的制造难点,通过分析计算及工艺装备整改,解决压力试验不稳、作业难度大等问题,满足其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采用分路线测试残压产生压力小,易造成测试误差的问题,研制开发了一种新型轨道电路分路残压定压测试器。从结构组成、测试效果、技术指标几方面,对该测试器进行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12.
聚氨酯固化道床在施工中,材料聚合反应产生体积膨胀,导致轨道变形。由于固化道床施工是在轨道精调完成后进行,控制浇注施工中轨道变形,对于高速铁路轨道的平顺性尤为重要。采用热—力耦合模型对聚氨酯固化材料的膨胀行为进行模拟,并用膨胀力测试试验结果对热—力耦合模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标定。基于验证后的热—力耦合模型,针对大西高铁的实际线路情况,建立大西高铁路基基础聚氨酯固化道床膨胀力时变仿真模型,分析浇注方式、保压荷载幅值及作用点对轨道几何尺寸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聚氨酯固化道床单点浇注工艺必须采取保压措施,且建议作用点间距为1.2m、4点加载、荷载总量为30kN。现场施工时轨道变形测试结果表明,优化保压设备后,钢轨10m弦高低可控制在2mm以内,满足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要求。  相似文献   

13.
网络流量特性与流量模型是网络规划设计、性能评价等的基础。文章致力于天地一体化网络业务分析与流量建模研究,在完成天地一体化网络高速铁路(简称:高铁)专网业务分析的基础上,抽象高铁专网流量类型、业务传输内容、报文到达间隔、报文长度等特征,构造高铁专网仿真流量数据集,分析其流量特性。针对高铁专网流量的自相似性、突发性及周期性,采用alpha-stable自相似模型进行高铁流量建模,通过Q-Q(Quantile-Quantile)图验证模型的可信度。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刻画高铁专网的流量特性。文章的研究成果可为流量预测模型设计与仿真、网络资源合理分配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软土地区下穿运营高铁通道工程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天津市武清区某城市干道下穿高速铁路及普速铁路立交工程是我国首例下穿运营高铁的通道工程,具有安全风险高、工程技术复杂、施工难度极大等特点。以高速铁路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软土地区及临近运营高铁等特点,分别对工程防护设计与安全评估技术、高压旋喷桩施工和开挖对桥台影响试验、全封闭止水、开挖、顶进施工技术以及监测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测试,取得了大量宝贵的试验和实测数据,提出一整套软土地区临近高铁工程的安全评估和防护技术、监测技术和施工方法。研究结论:针对降水、开挖、打桩等关键工序进行安全评估计算分析是必要的;采取"分段开挖、边挖边压、上下分层、同层分片、逐片推进"施工措施,及"及时封底、分段浇筑"施工模式,可有效降低施工对高铁工程沉降变形的影响;旋喷桩施工对高铁影响较大,施工时需要注意控制压力,尽量在15 m以外。  相似文献   

15.
地铁司机职业适应性测试管理实验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地铁司机的职业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地铁司机职业适应性测试管理实验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后台数据库设计、前后台交互式界面处理流程,以及系统各模块的功能.该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包括测试信息管理、系统维护及职业适应性测试等三个子系统.系统能够生成测试试题并记录测试结果,同时可根据相关的评价指标进行处理,对地铁司机的职业适应性做出量化评判,从而为地铁司机的安全值乘、合理选拔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区域性地面沉降对高速铁路的正常运行存在潜在的威胁,特别是在线下结构逐渐建设完成到开通运营阶段,差异性地面沉降将对结构物产生不可逆的影响。目前已经开通运营的京津城际、京沪高铁、津秦客运专线、京广高铁等在建设或运营期间均开展了不同内容的区域地面沉降监测工作。结合监测内容的实际效能,对主要监测方法的适用范围、经济性及监测精度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7.
在动车组检修过程中,受工艺流程限制,风挡装置需拆解待车辆检修完成、编组后才能装回。此过程中,需对风挡自由端进行约束。文章提出了一种风挡约束装置,并介绍其结构以及特点。运用效果显示,该装置能够对风挡进行有效约束,棚布始终处于折叠状态,可防止其受力拉扯损坏。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起地铁车辆段牵引变电所直流开关无法合闸故障的原因分析及处理过程,同时也对地铁高压直流开关所采用的线路测试功能进行了简单介绍.车辆段内接触网安装在户外,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产生较大的残压这一情况,在对牵引供电系统电力保护装置功能的设置中应予以充分考虑.直流开关保护装置线路测试中的接触网残压设定值可由300 V修改为450V.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高铁开通以来的运营数据为基础,结合大数据应用技术与数据挖掘方法,设计并建立了高铁运营安全规律分析系统,实现对运营安全相关的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的科学高效管理,利用文本分析和数据挖掘工具对数据进行深层挖掘与关联分析,对数据统计及相关分析结果进行综合交互性展示。该系统能够满足铁路移动装备、工务、电务、供电等专业对高铁运营安全相关数据的管理和分析需求,有力支撑高铁运营安全规律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20.
以国内某型高速列车的3车编组模型及不同形式外风挡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涡模拟和FW-H声学方程结合的计算方法,探究车端外风挡间隙和包覆面积对整车气动噪声的影响,得出增加外风挡包覆面积、采取对接密贴风挡有助于降低车端气动噪声,并通过风洞试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