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我国省会城市多处于铁路枢纽,研究省会城市的铁路通达性,对于调整列车运行图方案、改善旅客出行体验、优化铁路网布局、指导远期线路规划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既有的城市通达性度量方法及其适用性进行分析,结合我国铁路网发展格局和态势,提出一种新的省会城市铁路通达性度量指标—省会城市铁路通达性指数;利用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  相似文献   

2.
铁路网抗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路网抗毁性是指发生内部或外部突发事件,引起设施或服务失效后,网络性能维持和恢复到一个可接受程度的能力。在设施修复和运输调度策略下,铁路网的适应性和恢复性,是其抗毁性分析的重要方面。本文在分析铁路网抗毁性的基础上,建立铁路网抗毁性评估模型,提出以旅行时间为测度的网络可达性和区域可达性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并实证分析2008年雪灾对铁路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基于营业里程测度的可达性指标相比,基于旅行时间测度的可达性指标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铁路网系统运输能力可靠性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可靠性理论和交通网络流特性出发,概述了国内外关于能力可靠性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以铁路路网系统运输能力系列概念为基础,提出路网系统运输能力可靠性定义,并分析其产生原因。考虑到铁路网实际运营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提出基于概率的不确定性情景的路网系统运输能力可靠性计算模型,并以K短路和复合遗传算法为核心进行编程计算,算例表明,该理论及模型正确,计算结果较符合铁路网现状,为铁路路网规划和管理提供客观量化依据,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论证区域铁路网在突发事件救援行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应急运输相关影响因素后,提出区域铁路网应急运输保障能力的定义及评价方法,建立区域铁路网连通性、应急运输可靠性、路网节点车站和区段重要度的计算模型。结合新疆地区铁路网规划和应急物资储备库节点分布情况,利用该模型对2010、2015、2020年新疆地区铁路网应急运输保障能力进行评价,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新疆地区铁路网应急运输保障能力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铁路网拓扑结构复杂,沿线各种维护点和设备变更较多,不易描述.利用Geodatabase数据模型中的几何网络对铁路网拓扑结构进行描述,可以将GIS与铁路网拓扑统一起来,又可以充分利用几何网络强大的拓扑分析功能,提高搜索的效率.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几何网络的铁路网拓扑分析方法,详细阐述利用几何网络描述铁路网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铁路网中点对之间多条较短路径搜索技术进行研究,可为铁路线网分析、径路比较和OD分配等应用打下基础,在铁路运量设计和线网规划中有重要实用价值。在分析铁路主要网络特征基础上,将铁路网站点分为枝站点、中间站点和支点,提出删除枝站点、中间站点来简化路网而不改变铁路网络站点间多路径计算结果的路网简化方法;给出了铁路网合理路径的限制条件;采用扩展Floyd法设计了相应的数据结构。测试结果表明,即使在全路复杂的货运干线网中,计算2048条较优路径,扩展Floyd法计算时间约为4 min,内存占用在400 Mb之内。在铁路设计相关应用中实用性明显。  相似文献   

7.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建立了城市轨道列车的系统可靠性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推理的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其中,为解决计算时不可量化的参数问题,提出了去权去方向化处理方法。对列车受电弓系统建模和计算结果表明,基于贝叶斯网络理论的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可作为实用的建模和分析方法应用于城市轨道列车机械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根据IEEE802.11标准中的媒体访问控制层协议,利用半马尔可夫过程(SMP),建立基于专用短程通信的车辆间短程无线通信网络(简称DSRC网络)性能可靠性评估模型,并采用不动点迭代算法对模型求解。由此推导出传输延迟和封包投递率这2个网络性能可靠性指标的计算公式。以1个数据包发送的全过程为例,采用推导的公式计算传输延迟和封包投递率,并通过仿真验证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随着车辆密度的增加,传输延迟基本上没有增加,封包投递率有所减少;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由此说明:DSRC网络性能可靠;采用给出的模型和方法可以更准确和方便地评估DSRC网络的性能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北地区铁路网规模测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网规模测算是铁路网发展规划和建设决策的重要前提。在综合分析西北地区铁路网现状的基础上,路网规模测算方法采用运输负荷强度法与类比法对我国西北地区铁路网发展规模进行测算研究和比较、修正,得出我国西北地区未来铁路网的合理规模,为科学地规划铁路网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按照县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要求,结合县域铁路网规划更接近实体,需要有很强的实施性、可操作性、公共性和政策性的特点,分析准格尔旗区域特点、产业发展思路与布局,探讨县域铁路网规划的重点及关键点,提出准格尔旗铁路网规划的理念、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为构建外强内畅、布局合理、点线协调、通达程度好、运输质量高的现代化铁路运输网络,在分析广西部湾经济区铁路建设目前存在问题、预测其铁路运量需求及区域铁路网合理规模的基础上,研究并提出合理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铁路网中长期规划方案。研究结论:在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铁路网中长期规划时应做到:(1)以区域内现有普速铁路、快速铁路、客运专线为基础,根据客货运输需要分方向构建通畅对外铁路运输通道;(2)充分利用区域内现有快速铁路,构架主辅分明、与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一致的城际轨道网,最大程度地连接区域内主要客流集散点;(3)综合考虑干线、支专线、枢纽及站场的协调发展,与城市轨道交通和其他运输方式保持有机衔接;(4)该成果可为沿海区域、城市群的铁路布局规划与区域综合交通协调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也可为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针对此次大地震中我国西南地区铁路网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对铁路网规划进行了再思考,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研究结论:通过分析铁路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此次大地震中暴露出我国西南地区铁路网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铁路网规划提出了一些相关方面的建议: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灾害应急保障系统的要求相结合综合考虑铁路网规划;通过建设和加强对外通道、扩大内部路网规模、建设资源开发型铁路、完善快速客货运输网络等措施不断完善通道建设和提高路网的灵活性;统筹考虑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衔接,充分发挥综合交通系统优势等.  相似文献   

13.
2016年7月20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最新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该规划明确了中国铁路2016年到2030年的发展蓝图,将指导中国的铁路发展.根据该规划,到2020年,中国铁路网规模将达到15万km,其中高速铁路3万km,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到2025年,中国铁路网规模将达到17.5万km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万km左右.展望到2030年,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无绝缘轨道电路JTC可靠性分析方法无法实时反映指定JTC系统健康状况的不足,提出基于云理论的JTC可靠性实时评估方法。根据TCR远程监测系统获取的JTC实时状态信息,建立实时状态下JTC可靠性模型,并以实时状态下的平均故障前时间作为可靠性实时评估指标。基于云理论,建立周边环境数据与元件失效率之间的失效率适应云模型。通过建立系统可靠性评价集云,对实时外部环境和设备状态条件下的JTC可靠性进行评估,并得出评估结果。结果表明,基于云理论的JTC可靠性实时评估方法能够正确、客观地对JTC的可靠性进行实时评估,解决可变条件下JTC系统可靠性的实时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电子产品可靠性的基本概念,指出了目前机车电子产品运用可靠性评估方式的局限性,提出了新的评估指标及计算方法,对国产机车电子产品可靠性的现状及改进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接触网系统可靠性评估结果受天气影响较大,传统的评估方法难以客观评估不同天气状态下的系统可靠性指标。本文提出一种考虑天气状态影响的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该方法依据IEEE标准导则建立三态天气下接触网系统各类元件的故障率与修复率修正模型,得出不同天气状态下元件故障率与修复率。为考虑故障率、修复率的模糊性以及天气状态的随机性对可靠性评估的影响,在三态天气模型基础上,运用可信性理论对不同天气状态下各类元件的故障率、修复率及天气状态的随机模糊性进行不确定性建模,基于GO方法计算三态天气下接触网系统的可靠性指标。以宝成铁路统计数据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在统计得到的不考虑天气状态的数据基础上计算不同天气状态下系统可靠性指标,减少现场统计工作量,同时反映了原始数据的随机模糊性。  相似文献   

17.
铁路网车流分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定车流路径,而同一终点的车流具有合而不分的特点,即呈现"树状结构"径路。以多商品网络流理论为基础,构建铁路网车流分配与树状径路综合问题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优化结果可得到铁路网中流量分布情况及符合"树状结构"的车流走行路径。设计拉格朗日松弛算法求解模型,通过松弛掉模型中弧段能力约束进而将原问题分解为求解多个单支车流分配子问题,采用传统次梯度优化算法求解对偶问题;上界计算方面设计基于车流排序的可行解求解方法。算例表明:该算法可有效求解模型,实现车流径路"树状结构"要求;求解效果和计算空间方面优于商业软件ILOG CPLEX。  相似文献   

18.
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中环境影响分析及环保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国家发布城市群综合交通规划之际,以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为研究背景,对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线路涉及区域的生态、噪声、振动、水、大气、电磁辐射、固废、社会环境等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提出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与明确环保措施要求,指导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在符合国家环境政策下的优化和规划建设,最大限度减少因路网规划不当和建设失序对所在区域的不利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9.
聂英杰 《铁道勘察》2011,37(2):86-89
铁路网规划的技术评价是铁路路网健康发展和科学管理的需要。针对当前我国铁路路网规划的现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建立了铁路网络布局规划方案的技术评价指标体系,为中长期铁路网的规划和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高铁快运网络节点规划是构建高铁快运服务体系的关键。以快递业务量、主要快递企业分拨中心载体城市统计数据以及中《中长期高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年)作为我国快递供需市场的参考依据,筛选出64个城市作为我国高铁快运网络一、二级候选节点,并通过构建包含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递业务量、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常住人口数量和货物运输总量7个指标的高铁快运网络节点规划指标体系,运用系统聚类分析对64个一、二级高铁快运网络节点进行初步规划,然后引入地理空间距离因素,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初步方案进行优化,得到高铁快运网络一、二级节点规划方案,最终构建"13+51+N"三级结构的我国高铁快运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