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在不同形式荷载作用下局部应力差异对加载端自由压杆弹性稳定的影响,基于有限元理论探讨了在点加载及面加载情况下压杆的弹性稳定性能.以平面梁单元为例,通过对荷载作用端附近单元的几何刚度矩阵进行调整,模拟了加载形式对加载区局部应力的影响,并通过特征值求解,研究了其对压杆弹性稳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载形式的不同会显著影响加载端自由压杆的稳定临界载荷,但不会影响加载端受约束方向上的稳定临界载荷;长细比介于50~280范围内的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受压圆柱,面加载情况下的弹性稳定临界载荷约为点加载情况下弹性稳定临界载荷的2.14倍.   相似文献   

2.
周期性载荷作用下岩石滞回曲线的演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不同加载速率和不同载荷水平的周期性循环载荷作用下细砂岩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探讨了岩石在周期性载荷作用下的变形特性.结果表明:细砂岩在周期性循环载荷作用下的卸载曲线与加载曲线不重合,形成一封闭的滞回曲线,且该滞回曲线在低载荷水平下从第2次循环起逐渐趋于稳定;不同加载速率和不同载荷水平时,周期性循环载荷作用下加、卸载曲线的二次拟合参数从第2次循环起变化不大,并逐渐趋于不变;周期性循环载荷作用下,岩石变形的响应程度与加载速率和载荷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已有的混凝土徐变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徐变计算方法,该方法分离了以骨料为主的弹性和以砂浆基质为主的滞弹性;采用了Kelvin链来模拟黏弹性并表现了混凝土的老化作用和滞后效应的时间;引入滞后效应时间比例因子考虑时间对混凝土滞后效应的响应速度。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结构变化过程受其滞弹性影响较大而最终状态几乎不受影响,时间比例因子在结构卸载或反复荷载的作用下对混凝土材料的特性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已有的混凝土徐变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徐变计算方法,该方法分离了以骨料为主的弹性和以砂浆基质为主的滞弹性;采用了Kelvin链来模拟黏弹性并表现了混凝土的老化作用和滞后效应的时间;引入滞后效应时间比例因子考虑时间对混凝土滞后效应的响应速度。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结构变化过程受其滞弹性影响较大而最终状态几乎不受影响,时间比例因子在结构卸载或反复荷载的作用下对混凝土材料的特性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5.
从热塑性管道的材料特性及埋地施工变形特性的分析入手,揭示了土壤刚度与柔性管抗载荷能力的关系,从而说明土壤刚度在施工中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又分析了影响回填土土壤刚度的因素,并由此说明回填夯实的施工方法和要点。  相似文献   

6.
弹性车轮瞬态动力响应的有限元仿真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初步讨论了橡胶弹性车轮瞬态动力响应的有限元仿真方法,进行了基于橡胶材料超弹性特性力学本构关系建模方法研究,在此基础上模拟了弹性车轮与刚性车轮在道岔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瞬态动力响应。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路基基础有两种形式: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但目前对于CFG桩复合地基常用的质量检测方法为刚性承压板载荷试验,这种检测方法对于柔性基础来说是存在缺陷的.本文给出一种适合于高速铁路柔性基础作用原理的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方法,模拟高速铁路柔性加载的特性.通过对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其沉降变形和桩土荷载分担特性.  相似文献   

8.
支撑刚度对载流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CETR UMT-2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用自行设计的夹具,研究了支撑刚度对钢铝复合轨与受电靴摩擦副之间的载流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测量了法向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与受电靴的磨损质量和弹簧在加、卸载过程中的变形能,分析了变形能与载流摩擦磨损特性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载荷的降低,载荷振幅均增大;弹性支撑时的载荷振幅和磨损质量总体上较刚性支撑的小;弹簧的摩擦耗能与变形能的比值越大,吸振能力越强,载荷振幅越小,载流磨损质量越低。可见,弹性支撑能降低载荷的振幅,保证良好的受流,选择合适的加载范围和一定刚度的弹簧支撑能有效地降低电弧烧蚀带来的材料损失,延长摩擦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连制盖厂1991年引进设备--INP胶体热模塑衬垫机的模压头与原引进生产线的自动冲床的冲头不配套,导致注衬垫时内衬垫材料外溢,影响瓶盖的密封性能这一问题,通过改进内衬材料配方和高速模塑压头,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系统的标准化是实施ERP系统成功的关键.为解决ERP系统标准化问题,提出了基于原子单元的ERP系统标准化研究策略.定义了原子工作单元和原子功能单元的概念,给出了业务流程模块化、模块分层原子化的方法,通过将原子工作单元映射为原子功能单元及原子工作单元和原子功能单元的等级化,采用工作流及软构件等技术,为实施ERP系统的标准化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