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在某水电站采用海军医学研究所新研制的12~60m空气潜水水下阶段减压表实施减压。在1335人次潜水作业中无1例减压病发生,比老表提高了安全性。选择的半饱和理论组织分类与氮过饱和安全系数是适当的。  相似文献   

2.
12—60米空气潜水水下阶段减压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表深度12~60m,共178个减压方案。采用5~120min共13类理论组织,根据潜水深度及水下工作时间选取不同的氮过饱和安全系数,按Haldane原理,经计算机计算。通过模拟潜水与实际潜水验证,证明本表的减压效果满意。与原表相比,本表在理论组织分类及安全系数的选取等许多方面作了较大改进。我国曾于六十年代研制并颁布了60m深度水下阶段减压表,经20多年的潜水实践证明,该表在深度较浅和水下工作时间较短的方案,减压时间偏长,影响潜水作业效率;而深度较大和水下工作时间较长的方案,减压时间又明显不足,安全性较差。因而,在比较、分析国内外多种减压表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重新研制了本减压表。  相似文献   

3.
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法是检测环境化学物质对细胞遗传损伤的一个非常有用指标。具有简易快速的特点。制片技术是该试验关键所在。目前国内外常用方法是用小牛血清冲洗骨髓腔或用止血钳夹碎股骨于小牛血清中,而后离心涂片。此法有两个缺点往往影响试验的成败。一是小牛血清的存放时间影响涂片的染色效果。存放时间越久,染色效果越差。可能在存放过程中,小牛血清中的糖脂分解变性,色泽和/或pH值发生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现场作业条件下,潜水医学保障的具体作法,以及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为做好饱和潜水现场作业的医学保障提供新经验,同时累积了宝贵的科学资料。可供我国潜水部门进行饱和潜水现场作业时,拟订医学保障方案提供依据。为提高我军防救部队的潜水作业水平,1987年5~7月,我海军利用具有80年代先进水平的200msw饱和潜水系统,在东海公海海域内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100msw邦司、80mswHe-O_2饱和现场作业,在已往饱和潜水的经验基础上,又累积了He-O_2饱和潜水现场作业的经验,现将这方面的经验总结如下,作为部队和地方潜水部门进行饱和潜水现场作业时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的是空气潜水减压方案选择专家系统,是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新近研究的12~60m空气潜水减压表而研制的。主要用于常规空气潜水时以下三种方法的减压:1.水下阶段减压法,2.水面吸空气减压法;3.水面吸氧减压法。该系统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输入潜水的实际参数及所要求的不同减压方法,就能快速而准确地打印出减压方案来,等于给潜水现场派遣了一位有丰富经验的潜水医生。  相似文献   

6.
以琼脂为基础制作安全减压指示器,可作为人体潜水作业过程中判断潜水减压、评价减压表的一种手段。将琼脂安全减压指示器应用于潜水现场,可以正确地反映出各种条件对潜水减压的影响,排除人体本身的个体差异,判断潜水后的减压是否恰当。有关这方面的工作,国内外多是在实验室内或高气压作业中进行的。但在实际潜水作业过程中应用尚未见报道。这次我们结合海上53~63m潜水作业共进行了108人次实验,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苯并(a)芘—DNA加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苯并(a)芘[B(a)P]是一种多环芳烃化合物中发现最早,致癌作用最强的物质。每年约有130D多吨 B(a)P 排放到空气中,它与人类肺癌和皮肤癌发病率增高有关,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健康。B(a)P 只有在代谢活化后才有致突和致癌作用,活化后的代谢物与细胞中 DNA 共价结合,并导致DNA 损伤,是被认为在哺乳动物细胞恶性变起动  相似文献   

8.
饱和潜水的医学保证,直接关系到潜水员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本文报告了250m氦氧饱和—300m巡回潜水实验的医学保证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选择的加减压方案是安全的;巡回潜水的实施是成功的;舱室环境参数的控制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采用能反映潜水井流特点的Neuman模型模拟某工程施工降水过程,并利用简化计算方法分析降水对邻近桩基的力学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水位在经历较长时间降水后才获得稳态,其引起邻近桩基的附加沉降不大。  相似文献   

10.
魏××,男,38岁,潜水员,潜水工龄14年;潜水最大深度65m,从事建造桥墩的潜水作业。於1972年12月18日16时30分钟,着用十二螺栓通风式重潜水装具潜水作业,在×××沉井内30m处打捞石块,作业10分钟,突然供气中断,电话中听到患者微弱无力的声音,叫“没气了……”。水面人员迅速将患者拉出水面,卸装后患者双眼球结膜充血,面部轻度紫绀,自述双眼球胀痛,头昏,即进入加  相似文献   

11.
在打捞沉船“阿波丸”工程潜水作业中,曾发生一起潜水员的潜水服不慎被沉船钢板撕破,大量海水侵入潜水服內,致使潜水员无法在水中完成全部减压过程。当时由于潜水医生及时采取了相应的医学应急措施,从而避免了一起可能出现的重大潜水事故。现将此次潜水作业经过和医务保障的具体应急措施介绍于下。一、潜水作业过程的简要情况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钙调蛋白μ-Calpain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成年SD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Western-blot技术检测模型建立后2h、6h、12h、24h、48h及72h后μ-Calpa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μ-Calpain特异性底物α-II Spectrin的降解。结果: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立后2h损伤段脊髓μ-Calpain mRNA的表达开始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12h后明显增高(P<0.05),48h达峰值(P<0.001),72h后仍有μ-Calpain mRNA的表达且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建立后2h损伤段脊髓μ-Calpain蛋白的增高,48h达峰值(P<0.001),72h后仍有μ-Calpain 蛋白仍高于对照组(P<0.05)。α-II Spectrin降解在模型建立后2小时即出现但无统计学意义。72后有少量α-II Spectrin残留。结论:脊髓缺血损伤模型建立后,μ-Calpain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对其特异性底物α-II Specrin进行降解,参与了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打捞沉船“箱根丸”工程潜水作业的医务保障概况,水深达54~69m的潜水作业共1082人次,其中近半数的潜水属连日潜水(占43.8%),都得到了妥善的减压处理。同时,在工程中运用最高压力不超过0.284MPa的再加压吸氧治疗表对8例减压病人进行的治疗获得满意的效果,顺利地保障了潜水员的健康,为今后大深度空气潜水作业的医务保障可供参考试用。  相似文献   

14.
某大桥在施工中采用沉井方案施工,大桥局四处潜水员承担了施工中的潜水任务。1984年3~6月,共潜水45人次,最大潜水深度46.5m,无一例减压病发生,圆满完成了任务。现将我们的医务保障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饱和潜水作业时苯可作为舱室环境气的污染物之一。在高气压条件下长时间连续吸入低浓度苯的危害性问题尚未引起人们重视。我们拟通过本实验获得对高气压下苯毒理作用的初步认识。材料与方法一、实验动物选用SD纯种雄大鼠24只,体重210~290g,随机分成3组:高压苯染毒纠、高压对照组和常压对照组各8只。各组分別集中笼养。二、模拟饱和潜水条件采用双舱四门式加压舱,主、副舱室容积分别为8和4m~3。模拟30m水深、氮氧饱和潜水15天,  相似文献   

16.
1975年7月至1982年12月,在江西省修建九江长江大桥水下基础施工的加压锻炼、潜水作业和医务保障中,采用我国的“60米水下阶段减压潜水减压表”共计1286人次,发生急性减压病7例,总发病率为0.54%,获得一定效果。现将本工程加压锻炼、潜水作业和医务保障概况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NO_2是大气中重要的污染源。国內外学者研究NO_2对机体呼吸系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首先,NO_2对呼吸道粘膜的直接刺激作用和肺泡组织接触NO_2引起组织结构的损伤和功能上的变化。其次,NO_2与肺部疾患之间的相互作用,NO_2  相似文献   

18.
锰的毒性损伤与自由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动物实验表明,锰能抑制小鼠胎盘SOD活性,使大鼠全血和肝组织GSH-Px活性降低,血清MDA水平升高,血清和甲状腺巯基含量降低,人群调查也观察到,锰对工人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保护系统的影响,锰毒性损伤作用可能与自由基介导的多巴胺自氧化、线粒体损伤、生物大分子改变和巯基耗竭等一系列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讨论北京地铁“复—八”线王府井车站西南风道施工过程中的降水问题及由降水引起的地表沉降计算问题 ,通过自编的程序计算“承压—潜水井”的降水过程以及由于地层降水而引起的地面沉降  相似文献   

20.
在修建包头铁路桥中,因施工需要,于1987年1月在严寒条件下,加压锻炼9人次,潜水作业2人次。由于采取了防寒抗冻措施,保障了潜水作业顺利进行。现将有关情况及几点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