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课题以ISO2631为基础,主要研究了人体模拟法的可行性、司机室地板振动分布、地板与座椅振动的差别、人体负荷对振动的影响和人体振动测量仪,为制定国标《机车司机室全身振动测量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随机方法,对三种机车司机室及不同站、段、编组站的色灯信号和采光照明进行了调查,基本查清了我国铁路乘务员视作业环境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并从劳动卫生角度作出评价及为了安全行车提出相应的建议。机车乘务员在从事行车和调车作业时,除了检查司机室的仪器、仪表,记录行车公文外,最主要是瞭望机车前进方向上的信号、路标、道口交叉及障碍物等。而在视作业环境中,采光、照明、色灯信号、环境亮度等都会影响到瞭望观看的效果,从而关系到列车运行的安全。因此,根据随机的原则,先后在北京、昆明局管内,对蒸气、电力、内燃三种机车司机室及有关站、段、编组站的色灯信号和采光照明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原铁路机车司机在不同条件下的驾驶疲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铁路因机车乘务员打盹睡觉而造成铁路行车大事故屡见不鲜。有的年份,因此造成的行车大事故高达42%,在乘务中,打盹睡觉可能是机车乘务员“不负责任”、“违章违纪”,但,另一重要是司机的驾驶疲劳。本文通过对我国高原铁路机车司机驾驶疲劳的测试,研究高原铁路机车司机在不同海瓜、不同年龄及不同班次条件下驾驶疲劳发展规律。之些规律不仅对高原铁路管理局在机车乘务员的乘务交路安排、机务段机车乘务员定啧编制以及机车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列车提速后机车司机室噪声、振动的污染状况,对机车司机室噪声、振动进行调查。经调查表明, D F11、 D F4 D型机车司机室噪声均超标,当车速> 120 km /h 时, D F11 型机车座椅 Y 向振动超标。提示司机室隔声效果差, D F11型机车座椅减振效果差,易导致司机疲劳而影响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5.
为保护机车乘务人员身体健康,减少行车噪声对语言信息传递的干扰,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作为对铁路机车司机室噪声进行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内燃机车的发展中,降低司机室的噪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不仅改善乘务员的劳动条件,而且有助于行车的安全。东风_4型内燃机车噪声和振动的测定结果表明,司机室的噪声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一是机车主发动机及其他辅助设备的振动经由固体传输引起司机室围护结构振动(如地面、天棚、墙壁等)所形成的噪声(简称固体噪声);另一是这些设备所产生的噪声经由空气传播,透过司机室围护结构的噪声(简称空气噪声)。司机室的总噪声级是五种基本噪声分量的能量总和:(1)传入司机室的柴油机空气噪声(L机空);(2)传入司机室  相似文献   

7.
内燃机车司机室噪声污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机车司机室内的噪声是影响机车乘务员身体健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机车噪声亦是衡量机车技术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国家1982年颁布了《机车司机室允许噪声标准》GB 3450—82。目前,承担着北京局大部分客货运输列车牵引任务的北京型和东风_4型内燃机车的司机室噪声是否符合标准?为了给1991年重新修订此项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我们于1990年2~3月间,对我局管内部分承担客运任务的北京型和东风_4型机车进行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用于北美铁路的典型货运机车司机室的振动特性和评价各种结构修改对司机室内部噪声和振动的效果。为此,在试验室环境中研究了一台批量生产型机车司机室的结构动力学特性。以接近类似司机室在现场承受的输入方式用液压致动器对其激振。通过一系列试验,建立司机室的振动基线,并确定司机室各部分如何振动。然后,对司机室地板和顶盖进行一系列修改以降低振动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加强司机室地板刚度可以降低频率在200Hz以下的司机室内部噪声和振动。然而,这种降低是以增加高频振动为代价的。在司机室顶盖结构中加减振材料可看到相似的连带关系。加入减振材料降低了某些加速度峰值,而在53Hz下却增加了一个峰值。本研究的结果指出,实际上,在能够作出哪种解决方法对于某种特定的应用场合是最有效的决定之前,必须对不同的噪声和振动解决办法分别进行试验。然而,只有在结构噪声和振动特性和主要噪声源已经被识别的情况下才可能作出这种决定。本文描述的实验室装备对于创造一个有助于可精确和重复评价不同噪声和振动解决方法的环境特别有效,而司机室结构则以与它在现场相同的方式被激振。没有这样的试验装备,许多解决方法的效果就不可能被精确地确定。  相似文献   

9.
福州铁路分局管內机车线路广泛分布于福建山区,其特点为坡度大(最大坡度为20.3‰),弯道、隧道多。为掌握蒸汽机车和內燃机车(下面简称“蒸机”“內机”)在该线路条件下司机室內的噪声强度及其对乘务员语言信息传递的干扰情况,我们于1987年3~5月,对管內四个机务段(福州、邵武、永安、漳平)二十台机车司机室进行了噪声测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内燃机车采取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减少行车噪声对语言,信号呼唤应答的干扰,保护机车乘务员身体健康,我们于1987年5月对广州机务段各型内燃机车司机室进行噪声调查,并对控制噪声提出建议。一、基本情况广州机务段是内燃机车段,共有机车187台,其中东风_3型33台,东风_4型137台,ND_2型17台。  相似文献   

11.
张志英 《资厂科技》1995,(2):20-25,4
机车司机室是机车的控制中心,这旨机车的特定生产环境。本文从机车司机室的结构、安全、造型、司机室内部色彩、采光、仪表控制器的布置、座椅的设置,隔声和和人造气候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在机车司机室设计中的有关问题;指出了在机车司机室设计中要根据“人(员)-机(车)-环(境)”的设计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使机车司机室成为一个安全舒适,操纵方便的工作场所。  相似文献   

12.
叶林 《上海铁道科技》2010,(2):57-58,39
SS4G机车升弓系统虽然有三级风源供给,但在实际操作上由于受外部风路的影响,辅助升弓系统总会存在升弓风源压力衰减的现象。升弓风源压力的衰减在特殊情况下会对机车静态情况升弓压力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现行的辅助控制回路中没有相应的车载保护装置,单凭机车乘务员进行人为操作控制。故一旦机车乘务员操作失误,就容易使受电弓与接触网线间的接触压力发生变化,严重时还会拉孤烧损接触网,影响行车安全。对于辅助升弓系统的合理改造,不仅可以在特殊情况下保护行车设备,也可以便于机车乘务员操作,从而在某种程度上确保了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3.
后视镜是机车乘务员视野了望的行车安全部件之一,本文从人机工程学角度出发,分析了机车乘务员的视觉和坐姿与后视镜设计的关系,重点介绍了如何利用“眼椭圆”、“H点人体模型”、“临界视角”和成像原理进行机车后视镜的参数设计,安装位置的确定及后视野的校核、为机车司机室后视镜的设计和安装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大型机械化养路设备(08-32型捣固车,DGS62N型稳定车.SST103型整形车,URR48-4型磨轨车)司机座位上全身振动进行测定并评价,表明这四种车正常工作状态时对司机所引直怕全身振动的当量总暴露时间在国际标准《人承受全身振动的评定》ISO2631/1-85允许的疲劳--熟练程度降低限以内。  相似文献   

15.
机车运用指标反映机车运用状态,快速、准确及时地计算出机车运用指标,并通过对指标进行分析找出运用不合理原因,可优化机车供给和提高运用效率。长交路单司机值乘的实施,要求合理配备机车乘务员,统计超劳车次,以确保行车安全。为满足以上要求,开发出机车运用指标电算化软件。机  相似文献   

16.
铁路机车司机室中立柱和侧立柱在前方视野中形成的盲区对行车安全和行车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盲区的位置和大小直接影响司机的瞭望作业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在现有UIC和我国铁路行业标准中缺乏对机车司机室前方视野盲区相关定义和判定方法,因此如何在铁路机车驾驶界面设计阶段对前方视野盲区进行合理设计和评估,已经成为机车司机室人机交互设计中的一个难题。在分析不同载运工具对视野盲区研究的基础上,对机车前方视野中立柱和侧立柱视野盲区进行了定义,建立了基于相关标准约束的盲区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观察行为的视野盲区确定方法,并给出了计及头部转动视线的求解算法。在此基础上对司机室视野盲区进行了分类,对不同类型视野盲区的表示方法以及在弯道瞭望时前方视野中的中立柱和侧立柱水平宽度的参数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目前国內內燃机车司机室的噪声水平较高,以东风_4型为例,其噪声为83~90分贝(A)左右,地板振动为0.14~0.28g。机车司机在这种噪声环境下长期工作,不但容易引起听力下降,而且对心血管、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并干扰语言通话,直接影响行车安全[1,2]。因此,我所从1975年开  相似文献   

18.
1问题的提出 DF4B型内燃机车动力室位于机车中部,室内布置有柴油发电机组.柴油发电机组能否正常工作将直接影响着机车的正常运用和行车安全,特别是动力室火灾事故的发生,轻者造成机破事故,重者车毁人亡,2002年以前柳州机车车辆厂修理出厂的机车曾发生2起动力室火灾事故,碰巧司机到动力室巡视发现,及时把火扑灭才未酿成恶果,另一起发现较晚,机车侧墙玻璃全部烧损,机车破损严重,不得不返厂修理,直接经济损失近10万元,因此,对机车动力室火灾事故的发生和预防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根治.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对机车质量提出非常高的要求,“长交路,大轮乘,单操或双司机值乘”顺利实行,必须要有质量过硬的机车作保证。内燃机车“机破”是各机务段最头疼的事之一,它直接干扰机车运输组织,影响行车安全。因此,控制机车“机破”,确保行车畅通有序,意义重大。在众多  相似文献   

20.
列尾装置的运用管理及维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尾装置 (货物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 )是适应货物列车取消守车后 ,保证列车运行安全而设计生产的行车安全防护设备 ,所以 ,《技规》第 180条明确规定 :货物列车尾部须挂列尾装置。列尾装置由固定在机车司机室内的司机控制盒和安装在列车尾部的列尾主机两部分组成 ;在正确建立“一对一”关系 ,确保不可能误动的前提下 ,列尾主机通过列车无线调度系统的机车电台与司机控制盒进行通信 ,受本列本务机司机控制盒的单一控制。列尾装置具有标识列车尾部标志、检查风压、排风制动、主管风压不正常自动报警等主要功能 ,及时向机车乘务员准确提供列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