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软质开孔型聚氨酯泡沫吸油实验研究,表明了该种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油性能,不仅可用于静态水中吸油,还可作为过滤吸油材料。阐明了流速及水质改变对吸油效果的影响;滤层的合理高度;累积吸油量对水头损失的影响;废水中悬浮物对泡沫过滤吸油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吸油后泡沫的挤压再生方式和泡沫在吸油过程中老化的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由于泡沫吸油是一种物理吸附现象,因此水温及进水含油浓度的变化会对泡沫过滤吸油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实验对上述影响做了一些探讨。一、实验方法在一根(?)90mm透明有机玻璃柱中装填泡沫至40cm,装填密度为42.8kg/m~3。将原水通入实验柱的下部,使之自下而上通过泡沫层,用流量计控制过滤流速为26.2cm/min。实验中交互改变水温  相似文献   

3.
聚氨酯泡沫作为一种过滤吸油材料在工作过程中长期受到油质的浸润和过滤水流的冲刷,在再生过程中还要承受高温水(>45℃)的浸泡和外力的挤压。这些因素都会对泡沫产生破坏作用,泡沫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之中必然会导致其凿化速度加决。当然泡沫老化的表现也是多方面的,然而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聚氨酯泡沫吸油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软质开孔型聚氨酯泡沫吸油特点的分析,提出该种材料的吸油是一种物理吸附起主导作用的吸附现象,这种吸附现象具有明显的多分子层吸附的特点;聚氨酯泡沫在吸油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表观吸油量是由表面吸附量和毛细凝结量二部分组成。从而对泡沫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殊特现象做出了解释。软质开乳型聚氨酯泡沫以下简称泡沫具有良好的表面亲油性及内部多孔性,是一种极好的吸油材料。本文从表面物理化学的角度对该种泡沫材料的吸油机理做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使用聚氨酯泡沫过滤除油工艺处理含油废水时,泡沫层厚度是工艺设计的重要参数。在确定的水质条件下,不同的滤层厚度会影响泡沫层的吸油量及工作周期。实验中发现泡沫滤层的合理高度与水质条件有一定的内在关系,并且还受到过滤水头损失及泡沫本身的压缩强度等因素的限制,不能无限制地增高。本文将对如何确定泡沫层的合理高度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基于不同应变率加载条件下不同密度闭孔泡沫铝能量吸收曲线,进行轨道车辆碰撞吸能用泡沫铝材料优选设计,实现了泡沫铝的高效选择。提出轨道车辆碰撞吸能用泡沫铝逆向设计流程与优选方法,通过初选碰撞场景,确定泡沫铝专用吸能元件设计总体需求,构建其标准化应力与单位体积标准化吸能量之间的映射关系,预选厚度,正向计算碰撞条件下的应变率及对应的能量吸收能力,并进行需求比对,循环迭代,直至收敛于最优密度及厚度。最后,通过动车组头车耐撞性吸能元件设计实例,验证了泡沫铝密度与厚度优选的高效性,所提方法可大大提高轨道车辆碰撞吸能用泡沫铝的选材效率。  相似文献   

7.
通过仿真研究了填充泡沫铝对吸能元件性能的影响,然后针对轨道车辆吸能装置中填充泡沫铝圆管元件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研究以质量最小为优化目标,以薄壁厚度、圆管直径以及泡沫铝密度为优化设计参数,以刚度为约束,运用序列二次迭代(SQP)法进行优化.最后,运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MSC.DYTRAN进行碰撞分析并验证了优化结果.结果表明:泡沫铝填充材料对元件的比吸能以及其他耐撞击性能的改善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针对不同的吸能要求,泡沫铝密度需合理选取;填充泡沫铝的薄壁圆管壁厚度不宜取太大;泡沫铝材料的密度的选取应随压溃力的提高而适当增大.  相似文献   

8.
滚石灾害严重威胁山区铁路桥墩建设及运营安全。针对现有桥墩防撞装置存在缓冲效果差、不易安装修复等不足,开展防撞装置耗能机理及缓冲效果研究,提出采用具有优良耗能缓冲性能的泡沫铝和聚氨酯材料多层组合的防撞装置。结果表明:泡沫铝和聚氨酯材料均具有稳定的变形破坏模式和较长的应力平台区,可持续稳定地吸收能量;组合结构耗能效果与缓冲材料的厚度和密度分布相关,增加泡沫铝材料厚度和密度,组合结构吸能总量增幅较大,吸能效率和吸能稳定性受组合结构中的聚氨酯材料的影响较大;防撞装置缓冲材料按上层(表层)50 mm聚氨酯、下层(底层)50 mm泡沫铝的双层结构配置,防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总容量在500m^3以上的石油库油罐区均应设置固定泡沫灭火系统,要使用低倍数泡沫液;选择泡沫液应综合考虑储存油的性质、泡沫液的保存时间、喷射方式(液上或液下)以及泡沫液废弃后对环境的污染等因素,对原油、重油罐区不宜使用普通蛋白泡沫液。应根据储油罐的形式、油品的性质、泡沫液的种类选择灭火喷射方式。设计中要认真做好系统各组件技术参数的计算、选型,要考虑施工、安装以及现场使用安全、有效、便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沙化地区普速铁路和高速铁路人工清扫积沙劳动量大且搬运困难的问题,研发出一种安装在轨道车上的气力吸取式轨道吸沙机,并进行最大吸沙量、沉降沙粒的最小粒径等性能参数的理论计算、参数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现有轨道和轨道车安装空间及供电条件下,推荐轨道吸沙机的风量为0.22m~3·s~(-1),最大风压60 000Pa;吸沙管内径38mm;贮沙筒内径按照车辆限界空间限制尽量取最大值0.9m;旋风分离筒排风管直径150mm;滤网过滤网孔直径0.2mm。依据推荐设计参数和选型,气力吸取式轨道吸沙机最大吸沙量约1.76m~3·h~(-1),贮沙筒内沉降沙粒最小粒径约0.06mm,旋风分离筒分离出沙粒的最小粒径、最大粒径和分割粒径分别为0.025,0.45和0.10mm,过滤筒内过滤出的最小沙粒粒径约0.15mm。研究结果可为吸沙部件的设计和选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综合滤清器爆裂是因为清洗机油中的杂质附于过滤元件之上,使有效过滤面积减小,综合过滤器内压力较高,超过了其外壳的抗拉强度,从综合滤清器的使用上提出了预防措施,从而避免了此类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为了设计四模块低地板有轨列车耐撞性车体防撞装置,实现列车被动安全保护,采用数值仿真技术进行准静态和动态压缩计算,研究不同孔隙率下泡沫铝防撞块的吸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泡沫铝防撞块准静态压缩的压溃力呈现明显的弹性阶段、稳定压溃阶段和致密化阶段;泡沫铝防撞块的压溃力和吸收的能量随着孔隙率的减小而增加;同一孔隙率下,动态压缩过程初始压溃力的变化趋势与准静态压缩的压溃力大致相同,而随着泡沫铝的压实,准静态压缩的压溃力呈线性增大。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齿轮泵直接抽吸的方式吸扫罐车余油所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武昌南机务段研制的齿轮泵真空扫油装置的结构组成、工作过程、原理以及技术参数等。使用证明该装置经济、有效地解决了扫油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水平公路隧道为研究对象,分析30 MW火灾下的排烟速率理论计算方法及排烟阀下方发生吸穿现象时的烟气层厚度临界值。通过数值模拟,获得不同排烟速率下排烟阀下方的温度、流速、烟气层厚度,验证了排烟阀下方烟气层吸穿现象的存在,为集中排烟模式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轨道吸污装置吸污能力不足和污染周边环境的问题,提出吸风循环吸污的解决方案,即将吹风机产生的全部风量仅供给一侧吹嘴吹风吸污,将吸风机产生的排风供给另外一侧吹嘴吹风吸污,形成吸风机排风的循环利用,并通过调节风门开启的大小,调节吹风的风量和风速,从而增强轨道吸污装置吹风吸污的效果.基于流体力学,在忽略空气黏性力和密度变化以及不同流速气体混合时能量损失的前提下,对按照解决方案改进得到的吸风循环式轨道吸污装置吸污能力及能耗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作业速度为10 km· h-1时,吸风循环式轨道吸污装置能够吸净单层粒径分别达5 mm的铁屑和14.3 mm的石子;相比改进前的轨道吸污装置,吸收污物的最大粒径提高了7倍左右,污物吸净率高于98%;吸污作业功率节省74 kW,能耗下降2o%.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要叙述安全拆除130m^3重油所采取的水封、充氮、加高效泡沫等工艺。这套工艺简便、宜行、安全可靠,与外包工程队预算相比节约费用8万余元。  相似文献   

17.
针对钢轨打磨列车走行油泵频繁损坏的情况,通过进行油泵拆检、现场测试、计算分析的方式查找故障原因,得出是由于油箱中回油过滤器位置偏高和工作液压油温偏低造成油泵吸油口压力过低从而导致气蚀的结论。采取提高工作油温和更改液压油箱布局的措施,使故障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8.
油箱中油不足,采用不合适的油类,毛线对轮对轴颈贴合不紧宓,毛线失去吸油及传油能力等都是导致牵引电动机抱轴轴承损坏的主要原因。此外,不遵守巴嚷德合金轴瓦浇注工艺及车轮——电动机装配工艺,或者由于电流流过轴瓦时的电腐蚀同样会引起轴承过早损坏。抱轴轴承润滑油,夏天用45号工业油,冬天用30号工业油(ΓOCT1707—51)。如果没有这些油,则夏天可用Л号轴油,冬天用Э或C号轴油(ΓOCT610—48)。  相似文献   

19.
在铁路机务段、车辆段的白合金挂瓦工艺中,有旧瓦退铅工序,由于轴瓦上涂有32号通用车轴油或其它型号的车轴油,在350℃的退瓦炉溶退残余白合金时,就会产生大量油雾铅烟和其它杂质(主要是饱和烃、芳香烃、无机铅等近20种成分)呈气溶胶形式悬浮在空气中,不但影响工人健康、而且污染环境、腐蚀建筑物和机械设备。目前铅烟油雾治理措施主要有三类;1.液体吸  相似文献   

20.
结合轴承清洗工艺,综合考虑生产和环保问题,提出了新的清洗机制,研制出新型轴承清洗剂,因而从根本上杜绝了废脂的产生。清洗后废脂分解产生的油可回收,废液过滤后可回用,废渣干化后可作一般固体垃圾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