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由于IPv4网络的广泛影响,其向IPv6网络的过渡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IPv4协议和IPv6协议长期共存,过渡网络的管理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此问题,分析了拓扑发现的一般方法和在IPv4/IPv6混合网络环境下拓扑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方案综合了SNMP网络管理模式和traceroute6网络管理技术,解决了匿名路由器和交叉链路的发现等问题.实验表明该方案工作效率较高,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IPv4地址日益匮乏,IPv4向IPv6过渡早已迫在眉睫.通过对双协议栈、隧道、IVI等多种IPv4 到IPv6的过渡技术的了解,并针对校园网这类高校园区网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校园网IPv4过渡到IPv6会遇到的3个常见问题.根据这3个问题,参考其他多所高校建设方案提出了使用双协议栈技术为主进行IPv4到IPv6过渡的策略为最简最优策略.然后阐述如何利用该策略实现IPv4到IPv6的过渡.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IPv6的技术原理以及与IPv4相比较的优点,提出了IPv4向IPv6过渡的方法以及各种方法在实际情况中的应用,阐述了作者对IPv4向IPv6过渡机制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依托学校网络实验环境和校园网,构建IPv6网络教学平台。一方面建立IPv4/IPv6双栈试验网,IPv6网络设备互连使用链路本地地址,IPv4则使用私有地址,分别启动ripng与ospf动态路由协议,实现校园网内部IPv4与IPv6的互联互通;另一方面搭建基于IPv6的应用服务,通过配置Apache与Bind,提供了Web及DNS服务。  相似文献   

5.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4,28(4):110-110
IPv6/v4无线路由器是由北京交通大学IP网络技术实验室独立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网络节点设备.它可以同时支持IPv6和IPv4网络,并且实现了移动IPv6技术,具有家乡代理的功能,填补了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网络地址翻译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信息社会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IPv4下其可用的IP地址越来越少,NAT(网络地址翻译)协议的实现除了能解决IP地址耗尽的问题外,还可以完成隔离外界,保护公司和个人的隐私和安全,负载平衡,备份系统等功能,而且人们对网络的服务和安全要求是IPv4无法满足的,IPv6的引入势在必行,NAT协议的后继版本还可以从IPv4到IPv6的演进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移动IPv6协议原理,介绍了协议的不足,提出了新的移动IPv6协议.针对传统移动IPv6协议这一缺点,新的协议采用区域累计使用时间来确定家乡地址、家乡代理,在技术上使用动态缓存表,并采用OPNET仿真软件对新的协议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新协议时,网络性能得到明显提高,以目标客户机平均响应时间为例,采用老协...  相似文献   

8.
移动IPv6支持主机在Internet上移动,但它并不支持任意一个网络在Internet上移动.随着无线通信日趋成熟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将会出现这种移动网络,比如:在一列火车、一辆大巴上,许多顾客带有手提电脑,这就构成了一个移动网络.本文分析了移动IPv6直接应用于移动网络所带来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一种对移动IPv6作一些改进来支持移动网络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对当前移动IPv6的切换技术进行了分析,包括标准移动IPv6切换技术、层次移动IPv6管理方案等技术.分析了这些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运作的优缺点.并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软件预测的移动IPv6平滑切换机制,对该机制的原理和实现做了阐述,给出模拟实验数据并做出比较.  相似文献   

10.
《轨道交通》2009,(2):18-18
近期,摩莎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宣布旗下EDS一510A成为市场中首款可以打上IPv6 logo标签的网管型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取得IPv6 Ready logo项目组认证,意味着EDS-510A和IPv6强制核心协议兼容,并与其它符合IPv6的设备兼容。IPv6是为了解决全球范围的IP地址紧缺而设计的,IPv6提供128位的地址。支持无阻碍的网络流量和双向通讯。Moxa将接下来着手该公司全系列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都可以符合IPv6规范。工业以太网络支持下一代的IP协议,EDS-510A可以提供无虑的自动IP地址配置,最高安全性和内置的QoS。  相似文献   

11.
全球已建立了很多IPv6试验网络,在没有专门IPv6设备和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构建自己的试验IPv6网络进而研究IPv6网络的核心技术.讨论了IPv6 oer IPv4隧道技术和Linux路由技术,就如何结合这两种技术构建校园IPv6试验网络做了深入分析,给出了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在探测法的基础上,结合IPv6的服务质量机制,提出了一种IPv6网络环境中基于选择性探测法的多路径QoS路由算法.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不仅能以较少的探测包,搜索出多条可行路径,而且能减少网络链路拥塞,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下一代网络(NGN)是目前网络发展的趋势,是今后通信业务和互联网业务的核心,其核心承载将使用IPv6技术。作为IPv6内在组成部分的移动IPv6技术,对于下一代网络,尤其是对于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通过移动IPv6技术,可以各种接入方式,将宽带、移动互联网和现有的无线系统等都无缝地集成到IP层,通过一种网络基础设施提供所有通信和信息服务,即是下一代网络发展的方向,也是移动IPv6的核心优势。  相似文献   

14.
OSPFv3路由协议在Linux下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IPv6的网络路由器的原理和在Linux上的实现OSPFv3路由协议的具体方法.讨论了在Linux下如何组建IPv6网络试验平台,讨论如何将Linux工作站配置成路由器.重点介绍了静态路由和动态IPv6路由服务OSPFv3在Linux下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A distributed and adaptive framework (DAF) was proposed for provisioning quality of service (QoS) in IPv6 network. In DAF, per-flow admiss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reserva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a new IPv6 flow label mechanism, can be performed instantaneously in a fully distributed and independent fashion at the edge of network without hop-by-hop signaling. The flow label helps in resource reservation and packets forwarding for aggregated traffic on an edge-to-edge path basis. In addition, a bounded directional probing technique for DAF was designed to reconfigure resource reservation adaptively between every pair of edge router for aggregated traffic according to the fluctuation of its traffic loa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DAF provides QoS guarantees to individual flows with minimal overhead, as well as keeping the scalability characteristic like DiffServ.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P2P网络中存在的不同地址前缀区域拓扑不匹配,即物理网络中相邻的两个区域在覆盖网络中相距很远,反之亦然,以及由此造成的底层路由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采用IPv6地址层次性和其泛播通信机制对节点标识符的重新设计,改进了Chord6模型.该方法不仅使得各个区域间具有拓扑一致性,而且使得路由表具有地址聚合的特性.实验表明,该方法与Chord6相比,在覆盖网络中路由跳数上减少了约10%,在物理网络中端到端的延时降低了约10%.  相似文献   

17.
移动P2P网络具有高度动态性,但节点的频繁移动影响整个网络的可达性,降低了网络的服务质量.为了维护节点的可达性需要减少节点移动时的切换时延,为此文中提出了基于超级节点的分层预切换方法HPH.该方法在基于超级节点分层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移动IPv6的快速切换的思想,对节点的域间移动采用预切换机制,解决网络中因节点频繁移动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仿真结果分析表明,较之传统KaZaA切换方法,HPH方法的切换时延降低了20.5%,丢包率降低了10.2%.  相似文献   

18.
可重构路由器具有开放的体系结构,可以灵活重构,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Click提供了一种可重构路由开发软件平台,其基于构件的模块化特性使其在配置路由器及性能测试方面高效、灵活.文中给出了基于Click的模块化路由器性能测试方法,并设计了路由器性能测试的收发包Click结构,应用Click构件对模块化Click IPv6路由器的吞吐量、丢包率及时延进行测试.测试的方法方便灵活,且可用于可重构路由器模块和整体性能的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