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高等级公路平面线形设计、纵断面线形设计,以及平、纵面线形的组合设计。  相似文献   

2.
姜德林 《科技交流》2002,32(1):29-34
本结合工作实践,论述高等级公路方案中线形设计的重要性及设计体会,并就如何使线形与地形、地物、自然景观相协调,使平、纵、横线形组合均衡,使道路建设与天然景观相得益彰,以保证汽车行驶安全、快速、舒适与经济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近几年我院承担的几条高速公路设计经验,结合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就线形设计中直线、缓和曲线、小偏角平曲线、纵断面设计及平、纵断面组合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4.
从公路线形与景观环境协调配合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公路规划设计,公路的平、纵线形设计,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使公路线形达到内部协调性和外部融合性的统一,并提出了公路线形与景观协调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实例对山岭重丘二级公路线形设计的一些主要特点进行分析,论证了其重要性,指出了线形设计中易被忽视的地方,探讨了在线形设计中应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6.
改建既有公路是提高公路运输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线形设计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技术标准的选择,以尽量利用老路基、降低工程造价,同时要重视平面线形与地形、地物、环境、景观的协调。  相似文献   

7.
客运专线速度高,平纵断面设计高舒适性要求是客运专线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理念。引入舒适度的时间和频率效应概念,对影响舒适度的因素及平、纵面设计中对舒适度的考虑均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结合多个高速公路隧道选线及洞口线形设计实例,对隧道选线和洞口线形设计的原则和规范要求进行了深层次阐述,对隧道洞口设计过程中对线形一致的理解歧义给予了明确意见。避免隧道洞口的线形突变,保证洞口视距需求是隧道洞口线形设计的主要精髓。  相似文献   

9.
结合张家界至罗依溪二级公路纵断面线形设计,提出了山岭重丘区公路纵断面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以往公路隧道的研究和总结,对公路隧道的线形设计、结构形式的选择及防排水等关键技术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着重从行车安全的角度提出了隧道线形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分析比较多种型式隧道的设计特点,提出了各自的适用范围,针对隧道渗漏水问题,提出了“分区防水”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为复杂山区公路隧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高等级公路线形设计中,在两种常见情形下,应用“曲线法”进行S型曲线的设计与计算。并以此为基础,以VC++5.0的开发环境下编程,实现了基于AutoCAD14.0图形环境的S型曲线的人机交互设计。  相似文献   

12.
复线线路的线型设计与整体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复线铁路线型几何设计的方法和平,纵面整体优化设计的方法,从理论上证明了铁路线路平、纵断面整体优化设计可以分为两步,纵断面优化和平面优化,这两步交替运行就可得到最优解。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先期施工预留轨道交通特大跨度公铁两用钢桁梁斜拉桥在荷载作用下变形较大,且与轨道交通设计线路纵断面线形不匹配的现状,根据梁面实测标高和桥梁设计变形,在既有线路设计纵断面基础上重新设计轨道施工时的纵断面即轨面控制标高.在满足限界、最小轨道设计高度等基本要求的同时,使新纵断面下的轨面线形及标高能够适应施工过程中、施工完成后和列车活载作用下的桥梁变形.目前工程已通车运营,现场轨道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4.
1主要技术性能 城市轨道交通调线调坡集成技术,综合运用了应用计算机图形学、科学计算可视化、计算几何、人机交互、虚拟现实、计算机动画等理论和技术,对数字高程的提取、地铁限界技术的应用、断面模型的建立、线路平纵横断面的交互设计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研发出调线调坡设计双边线形约束等优化算法,对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在有限的三维洞体空间里进行三维协同设计,实现线路平、纵协同设计,满足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要,并可进一步推广到国铁、磁浮等相关领域,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设计工效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路建设是一项新技术含量高的系统工程。在高速铁路设计中,线形设计是高速铁路建设成功的首要条件。本文对京沪高速铁路线形设计的有关标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线形指标的合理选择不但有利于行车安全,也有利于路基工程稳定和环境景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环保优先”的原则,更新设计理念,搞好山区高速公路的线形设计,使公路路基与地形地貌相吻合,避免高填深挖工程,为行车安全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新建广州至珠海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容桂水道特大桥上部结构为(108+185+185+115)m连续刚构.上部结构的悬臂浇筑过程中,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通过实时监测和动态调整,及时掌握了结构的整体线形状况,精度控制在2 cm之内,合龙精度高,合龙误差仅为0.8 cm,成桥线形与设计目标线形吻合.保证了成桥结构的线形和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18.
王仕春 《铁道建筑》2007,(11):75-78
论述了跨座式单轨交通线路平纵面设计标准,高架、地下、水上等不同路段线路设计应着重考虑的因素,以及线路设计中的特殊问题与加强管理、优化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分析地铁线路平纵断面设计与地铁调线调坡设计间的关系,将地铁线路设计CAD技术应用到地铁调线调坡设计中,提出"双边线形约束"优化算法理论,系统介绍双边线形约束的基本特性和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并提出地铁调线调坡设计中基于距离法和面积法的优化算法。将该理论和算法应用于地铁调线调坡优化设计软件中,并给出地铁调线调坡优化设计系统的构成模块:数据编辑模块、平面设计模块、纵断面设计模块和图表输出模块等。结合设计实例,说明地铁调线调坡优化设计的具体操纵过程。  相似文献   

20.
小半径曲线桥悬臂施工线形控制及监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安(康)石(泉)二级公路马岭关汉江大桥线形控制特点,分析对线形影响的因素,简要介绍线形控制方案和监测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