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目的:以法国铁路高速道岔技术为对象,对其高速道岔的研制理念、研制理论、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对我国铁路高速道岔的设计理念、结构设计、设计技术提供借鉴.研究结论:通过对法国铁路高速道岔主要技术特性的研究与分析,阐述了其系统化的设计理念和出发点;将道岔结构与无缝线路整合技术进行有机结合,才能保证道岔线形的稳定;严格控制道岔的制造精度,才能保证道岔几何形位的高平顺性;坚持工电一体化设计理念,使锁闭系统适应尖轨、心轨的自由伸缩,才能确保道岔的安全可靠运行.所有这些为我们全面掌握高速道岔技术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铁路》2007,(8):74-74
德国BWG公司从事铁路道岔的研发和制造业务,并在道岔运输和线路短时间封闭的条件下完成安装调试等方面掌握了独特的技术。道岔在工厂完成轨排的安装,并可以在实验室进行ICE列车运行的动态模拟试验。该公司的道岔被用于德国和亚洲的高速铁路,可满足直行300km/h和曲线运行220km/h的速度要求,道岔最长达180m。[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孙韶峰 《中国铁路》2005,(12):29-32
根据德国铁路基础设施管理和维修的实践经验,德国铁路基础设施主要采取轨道不平顺管理的线路维修体系和项目管理的线路大修标准.在既有线改造和高速铁路建设中,将质量和环保的理念贯穿于建设的全过程;大力发展无碴轨道,满足快速、高速、重载铁路的要求.道岔的研究设计方面有其先进性,优化和完善铁路轮轨系统的力学性能,道岔的结构和功能更加合理,制造和安装工艺规范,确保了道岔质量.  相似文献   

4.
60kg/m钢轨12号可动心轨辙叉提速单开道岔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60kg/m钢轨12号可动心轨辙叉提速单开道岔的设计铁道部专业设计院线路所许有全按铁道部的安排,铁路四大干线今明两年将全面提速,而制约线路提速的关键设备之一即是铁路道岔。为此,部工务局要求设计提速用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及与其相配套的岔枕。6...  相似文献   

5.
在各种电加热除雪、融雪剂除雪不能满足铁路道岔除雪要求的情况下,我们总结以往经验,对采用气压喷射道岔除雪技术进行了重点研究。本文从除雪喷嘴和道岔内输气管路的设计及安装,电磁脉冲控制阀的选用以及现地控制机的设计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气压喷射道岔除雪系统采用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既有线提速以来铁路轨道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既有线提速以来 ,铁路轨道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无碴轨道技术、无缝线路的铺设、轨道设备和道岔结构的加强等进行简要的介绍 ,对今后铁路轨道的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道岔密贴自动监测装置是由电磁感应器件、电子元件及机械部件构成。将其安装在钢轨的特定位置,对铁路道岔进行实际、实时监测。其特点是,直接测试道岔尖轨与基本轨间的实际密贴状况。监测精度准确,全天候工作,设计新疑、结构合理、安装简例独特,绝比性强,维护方便。并可在站场停电和站场局部施工中单独对道岔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8.
秦沈客运专线18号和38号可动心轨辙叉单开道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铁路既有线道岔概况,以及日本、德国和法国高速铁路道岔发展的概况;阐述了秦沈客运专线18号和38号道岔的设计原则,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主要结构特征以及相关试验的情况,并总结了秦沈客运专线道岔所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提出了我国今后道岔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铁路》2005,(4):51-51
2005年3月1-2日,铁路客运专线道岔技术国际交流会在北京中土大厦召开。本次交流会的主要目的是与国外交流铁路道岔技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水平。铁道部副总工程师杨建兴出席了技术交流会并致开幕词。中方相关单位以及国外生产道岔的公司、科研机构参加了技术交流会。  相似文献   

10.
开展400 km/h高速铁路设计、建造、运营、维护成套技术研究,推动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实现新提升,打造一条400 km/h新建高速铁路示范线是当下新的战略任务.道岔是铁路线路中引导列车换线运行的关键设备,本文基于高速道岔设计理论,开展400 km/h高速铁路道岔选型研究,从道岔结构、站场条件、工程投资、铁路运输、道岔应用...  相似文献   

11.
德国铁路道岔技术介绍铁道部工务局韩启孟根据中德铁路道岔技术交流及国内有关专家论证,一致认为德国铁路道岔技术在我国应用的可能性很大,且有必要。德方愿意无偿提供一钢轨组合拼焊固定式辙叉铺设于我国铁路繁忙干线上试验;同时邀请中方技术人员对德国铁路道岔技术进...  相似文献   

12.
道岔板铺设精密测量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新建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设计时速350 km,正线50号高速道岔和部分18号高速道岔采用整体道岔板式无砟轨道技术。整体道岔板是新型道岔整体道床施工技术,相比其他无砟轨道道岔技术的优点是:精度高、分块安装施工速度快、在无岔轨情况下可铺轨临时通过,从而缩短整体施工工期。其精密测量是道岔板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3.
重载铁路是我国铁路建设的又一发展方向,道岔作为铁路线路的关键设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我国重载铁路道岔实地调研,分析病害原因,从尖轨、辙叉、钢轨强化等方面介绍我国重载铁路道岔新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提速道岔技术水平提升与全面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针对近几年来国内外高速、客运专线道岔技术的发展和我国铁路建设对道岔技术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分析已在我国铁路线路上全面应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提速道岔的技术发展方向,旨在尽快提升铁路提速干线道岔整体技术水平。研究结果:通过对国际高速铁路道岔技术、我国客运专线道岔技术的分析,结合提速道岔十几年来的运用情况,借鉴200 km/h 60 kg/m钢轨可动心轨单开道岔技术优化成功运用的经验,提出"对现有各主型提速道岔以理论分析为基础,从道岔线型到主要关键零部件结构进行全面优化设计,彻底消除既有提速道岔存在的安全隐患,迅速开展全面优化升级工作"的建议,从而为提升提速道岔的整体技术性能和水平,更好地适应铁路建设发展的需要,满足运营要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经过15年列车运行速度达270km/h的运营使用后,法国的第一条TGV高速铁路需要进行保养。1996年,法国国家铁路(SNCF)开始对两种轨道组成部分进行改造更换,即石碴道床和道岔。该线路全部规范化地设计为石碴道床轨道及无缝线路。但是,对于钢轨、道岔作业及轨道铺设的技术要求与其他线路相比有一些更进一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秦皇岛地区铁路主要由京山、京秦、大秦、秦沈客运专线 4条Ⅰ级干线和东西 2个疏解区及 9个车站组成。4条干线在秦皇岛站两端咽喉接入车站。 92号道岔组处在秦皇岛站东咽喉 ,因京秦下行线在咽喉区和京山下行线共用1条线路 ,均占用了 92号道岔组 ,造成 92号道岔组能力饱和 ,从技术上探讨该问题解决的方案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王子豪 《中国铁路》2023,(11):39-44
在以人工为主的铁路道岔换铺施工环境下,依托机械自动化装备,提出一种道岔运输、换铺一体化施工技术。为有效降低劳动力,利用重型轨道机车、员工专用机车、CDC-16道岔捣固车、WY-100Ⅲ物料运输车、道岔整组带枕运输车、吉斯玛公铁两用换铺设备、铁路平车及CQS-550道岔全断面道砟清筛机,替代原有施工工序中的小型机具,降低人工参与度,并结合现有施工技术,将清筛作业前置以避免单线施工设备间干涉。考虑道岔拆旧及换新的耦合性,有序对施工装备进行编组,制定一条龙式施工技术,从而实现以机械化装备为主的道岔“整组运输,机械换铺”工艺模式。该模式具备“工完料清”的特点,不需要占用临线,提高了现有设备利用率及道岔组装精度,极大地减少了劳动力。  相似文献   

18.
铁路道岔转辙机是安装在铁道旁进行道岔转换的关键设备,为了确保道岔转辙机的可靠运行,需要为转辙机提供充分的润滑.基于太阳能的铁路道岔转辙机自动润滑系统充分利用太阳能技术,采用独立单元式设计,不会对铁路通信信号设备产生干扰和影响,能够根据设备运行和环境状况对铁路道岔转辙机进行充分润滑,保证铁路道岔转辙机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9.
与一般跨区间无缝线路相比,高原铁路面临阳光辐射强、日轨温差和时变率大等问题,为提升青藏铁路等高原铁路道岔的长期安全服役性能,对高原铁路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可行性进行分析。梳理和总结高原铁路及高温差铁路沿线40年的气温分布规律,并基于最速下降法的神经网络算法完成海拔、气温和纬度等复杂条件下的轨温预测,开展高原铁路无缝道岔工程实践与理论检算。结果表明:高原铁路岔区接头处病害突出,实现跨区间无缝线路具有强烈的现实需求;从年、日轨温差分析,青藏铁路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的环境与已完成跨区间无缝化的兰新铁路、滨洲铁路接近;高原铁路道岔尖轨伸缩量满足规范要求,道岔工电设备基本适应高原铁路跨区间无缝线路运营环境,高原铁路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是可行的。最后提出高原铁路跨区间无缝化试验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中国铁路》2007,(7):72-72
无联锁道岔及线路集中监控系统适用于铁路机务、车辆段内,以及其他无联锁道岔线路的车站、货场等进行机车整备作业、调车作业的安全监控与作业信息化管理。该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和模块化设计原则,硬件由道岔检测模块、机车自停模块、股道定位模块三部分组成;软件包括主控机控制软件和局域网客户浏览软件。整个系统由线路控制子系统(上位机)、通信管理子系统(股道下位机)、机车定位子系统、机车信号子系统、道岔子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