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骨料高强混凝土自收缩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种细骨料(机制砂、天然砂)与2种粗骨料(石灰岩碎石、花岗岩碎石)分别组合配制4组高强混凝土为研究对象,进行混凝土自收缩性能对比试验研究。分析细骨料和粗骨料对高强混凝土自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提出自收缩变形的预测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钢筋混凝土粮食立筒仓仓壁设计中水平配筋及裂缝控制的计算方法,及采用II级钢筋时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计算的配筋,采用HRB335级钢筋时在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下的配筋,得出配筋率变化规律,从而了解各种情况下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声-应力相关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的结构组分决定其力学性质,同时影响超声波在其中的传播。通过试验研究和数据处理分析,得到了对混凝土声——应力关系最为敏感的骨料粒径、骨料种类、水灰比和砂率,为混凝土工作应力声测技术的研究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富春江船闸扩建改造工程混凝土浇筑方量大,结构复杂,耐久性要求高,混凝土裂缝控制要求严格。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通过骨料级配优化试验,选取最佳骨料级配;采用大掺量矿物合料技术路线,在混凝土中掺用矿粉和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升;通过试验选择最佳砂率,以提高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减少收缩;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南美洲秘鲁某港口用混凝土联锁块耐磨性参数检测实例,将同一块混凝土联锁块加工为两个样品,分别采用中国标准《GB 12988-2009无机地面材料耐磨性能试验方法》及英国标准《BS EN 1338:2003 Concrete paving blocks: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进行耐磨性试验,共90组样品。采用SPSS分析数据,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出的试验结果具有极强相关性,回归方程为Y=1.73+0.46*X,相关系数为0.822。  相似文献   

6.
通过骨料级配试验、砂率试验,混凝土配置强度对比、水胶比试验及用水量的确定,对草街航电枢纽主体工程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进行确定,实际工程应用证明该混凝土配合比强度等级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王亮  宋名先  洋强 《水运工程》2023,(10):133-136
岷江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的主体施工具有工期紧、混凝土浇筑量大、施工强度高、温控要求严格等特点。岷江流域天然砂的细度模数偏低,达到了特细砂的标准。通过对筛分系统进行设计研究,验算筛分系统的设计生产能力,设置3级破碎工艺,并采用天然砂和机制砂的精准掺配,系统整体采用环保封装,多角度综合体现了系统设计的先进性,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通过理论计算所得相关参数,结合骨料总级配曲线(富勒曲线)简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相似文献   

9.
介绍港口机械防风安全标准的分类及现状,给出现行的港口机械防风标准清单,重点分析了《港口装卸机械风载荷计算及防风安全要求》(JT/T 90-2020)与交通运输部防风政策的演变情况、标准主要内容及存在的不足,对比分析了对港口机械防风安全有重要影响的水运工程建设标准《码头附属设施技术规范》(JTS 169-2017)、国家标准《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和机械行业标准《起重机抗风制动装置》(JB/T 12984-2016),给出了港口机械防风安全标准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混凝土搅拌工艺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先拌水泥砂浆法、先拌水泥净浆法、水泥裹砂法、水泥裹石法、粗细骨料全造壳法等二次搅拌工艺,测定其3d,28d的抗压强度和氯离子扩散系数,并与传统搅拌工艺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二次搅拌工艺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氯离子抗渗性能,尤其是水泥裹砂法和粗细骨料全造壳法对改善混凝土的强度和氯离子抗渗性能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液态渣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力学性能对比试验,在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冻性能及微观结构分析方面,揭示了用液态渣直接可以代替天然砂混凝土的细骨料,其抗压、抗折强度和抗冻性能与普通混凝土相当。通过粉煤灰石混合回填料的在地承载力试验,揭示了用粉煤灰石灰混合料做港口回填材料,有较镐的地基承载力,其值达到250~350KPa。为电厂液态渣和粉煤灰在港口工程中的综合利用找出了一条有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以往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混凝土浪费现象,根据类似工程经验,混凝土综合剩余率高达2%。本文利用混凝土在终凝前承载力极低的特点摒弃传统处理废弃混凝土的方法,采用新型砂石分离机探索了对终凝前废弃混凝土的综合利用,实践表明:筛分及水洗终凝前废弃混凝土,对混凝土骨料的回收利用率达95%,分离出来的砂、石可重新用于拌制混凝土。该方法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对终凝后混凝土进行破碎、整形、分形以及按一定比例混合应用等一系列复杂工艺,只需筛分水洗便解决了一般项目废弃混凝土的处理难题,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对砂、石等不可再生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铺面联锁块已在我国水运工程道路堆场得到广泛应用。联锁块形状是异形的,具有双向联锁作用,其抗压强度是JTS 257—2008《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中要求的必检指标。GB/T 28635—2012《混凝土路面砖》及 GB 32987—2016《混凝土路面砖性能试验方法》中抗压强度试验方法没有规定异形块体承压面积的测定方法,不能满足联锁块抗压强度试验检测的需要。为此,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标准,结合工程实际所采用的试验方法及检测经验,提出了具有水运工程特点的联锁块抗压强度试验检测方法,以正确评价联锁块抗压强度,保证联锁块铺面工程的安全性,促进水运工程道路堆场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杨华 《水道港口》1996,(1):13-18
液态渣是燃煤热电厂液态排渣炉排放出的一种工业废渣.本文通过大量的试验结果,从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方面.阐述了液态渣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异同.指出用液态渣可直接代替天然砂作混凝土细骨料.这一成果为液态渣在工程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按照现行《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设计的粘贴钢板加固受弯构件;文中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的要求,利用一次二阶矩法计算了由使用功能改变引起的粘钢加固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的可靠指标。计算结果表明按此方程设计的粘钢加固混凝土梁可靠指标基本大于3.7,满足《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的要求,可以按此方法进行混凝土梁的粘钢加固。  相似文献   

16.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而言,砂石骨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会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混凝土之中,砂石骨料的占比在70%左右,因此,砂石骨料的性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基于此,本文着重研究混凝土用粗骨料的颗粒级配,通过统计地方石料颗粒及配检测的数据,发现问题,分析影响,提出建议,希望通过检测手段来优化和指导施工,从而保障和促进水利工程建设工程混凝土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现行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规范尚无装配式高桩码头节点结合面的抗剪设计方法,比较研究了美标ACI318、欧标EN 1992-1-1、日本装配式建筑规范和我国工民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的推荐设计方法。从破坏机理出发总结了影响装配式节点的抗剪能力的主要因素:结合面的粗糙度、键槽作用和纵向钢筋的销栓作用。最后通过典型设计实例,比较不同标准下装配式节点竖向结合面的抗剪能力。建议在需要进行结合面的键槽设计时采用日本装配式建筑规范。  相似文献   

18.
海洋疏浚泥陶粒混合骨料混凝土有两个关键问题对其推广应用至关重要,一是陶粒强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二是新拌混凝土离析问题。文中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由于混合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远比单一骨料混凝土要复杂,因此本文利用细观模拟方法,通过将混合骨料混凝土划分为五相有限单元网格,通过数字试验对不同强度混凝土进行模拟,分析了陶粒在混合骨料混凝土破坏中的表现,结果认为,采用疏浚泥陶粒,制备出的MC40混凝土,其破坏断裂主要发生在水泥石部分。另外,文中通过理论与试验研究,给出了新拌混合骨料混凝土离析现象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混合骨料混凝土抗离析能力较高。本研究为加快疏浚泥陶粒混合骨料混凝土的应用提出了新大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验研究了轻骨料不预湿、浸水预湿、加压预湿、真空预湿等施工预处理方法对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施工性能与长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之目前国内常用的浸水预湿法,采用真空预湿法、加压预湿法可更为有效地提高高强轻骨料的预湿程度及所拌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对混凝土施工有利,但应注意控制轻骨料在新拌混凝土中的上浮问题;采用加压预湿法会显著降低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采用真空预湿法、浸水预湿法对轻骨料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发展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20.
目前人工砂技术指标均执行建设部标准,而其中的人工砂石粉含量允许值较大,且未对抗冻混凝土中的人工砂做出具体规定。通过采用河砂与人工砂按不同比例混合,单掺粉煤灰和双掺粉煤灰及矿粉分别配制抗冻混凝土,分析各因素对抗冻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强度、耐久性的影响。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单一的人工砂级配较差,宜与河砂进行适当比例混合,可有效控制石粉含量;掺入适量掺合料可改善人工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力学和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