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低温冷启动时转向助力和回正助力减少的情况,提出了低温冷启动力矩补偿算法,此补偿算法根据车厢内温度的变化,调整转向助力和回正助力的增益.实车试验的结果证明,该补偿算法能改善汽车在低温冷启动时的转向性能和回正性能.而且驾驶员的操纵手感没有受到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肖柏青 《北京汽车》2013,(2):25-28,37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是汽车转向行业的发展方向,其中助力控制策略的选取在EPS中起关键性作用。根据简化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物理模型,建立转向系统和助力电动机相应的数学模型,选取转矩电流双闭环PID控制策略,建立了合适的助力特性曲线。在Simulink环境中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选取的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策略提高了转向系统的稳定性、轻便性、跟随性和路感要求,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日标,并分析总结出不同工况下的控制策略.建立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模型,结合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特性设计了带有串联校正的PID控制器.通过在助力控制策略下的仿真,验证了助力特性、校正方案和转向盘转角估算算法的正确性.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实际助力特性与理想助力特性之间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质量,减轻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开发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总成性能试验台。所开发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综合性能试验台,能对C-EPS各种类型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性能进行全面测试。与现有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综合性能试验台相比,能提供实时的车辆动力学仿真环境,可完成对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总成性能的多项试验。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环境温度以及转向高压油管性能的分析,提出了基于环境舱温度补偿的转向高压油管冬季试验方法。该试验将低温环境舱与道路试验相结合,可以对错失自然环境冬季试验周期的相关零件进行有效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环境舱温度补偿方法进行的转向高压油管冬季试验,与在真实低温环境下进行的冬季试验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电动转向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动转向系统(EPS,Electric Power Steering)是未来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该系统由电动机直接提供转向助力,省去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所必需的动力转向油泵、软管、液压油、传送带和装于发动机上的皮带轮,既节省能量,又保护了环境.另外,还具有调整简单、装置灵活以及无论在何种工况下都能提供转向助力的特点.正是有了这些优点,电动转向系统作为一种新的转向技术,将挑战大家都非常熟知的、已具有50多年历史的液压转向系统.  相似文献   

7.
对传统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当车辆在低附着系数路面上转向时,转向阻力矩会大幅降低,容易导致车辆侧滑甚至侧翻,因此助力控制必须考虑附着系数的影响。本文中在建立了整车动力学模型和Dugoff轮胎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横摆角速度和轮速实时估算出当前的附着系数,并据此设计了电流补偿助力模糊控制器。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构建了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低附着系数路面上,该控制策略可在保证转向轻便性的前提下提高驾驶员的转向力矩,且附着系数越小或车速越高,转向力矩增加的程度越大,有效地防止了车辆转向过度,提高了路感。  相似文献   

8.
奇瑞A3车转向系统使用一种机电一体化新一代汽车智能助力转向系统,即电动助力转向EPS(Electrical Power Steering)系统,具有结构精巧、紧凑、节能、环保等特点,汽车在不同工况下转向时,通过电子控制装置使转向助力电动机产生所需的辅助助力,达到操纵稳定、转向轻巧、行驶安全,使驾驶人行车有良好的路感。  相似文献   

9.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稳定性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七自由度状态空间数学模型。分析了采用比例控制时在大助力比例系数情况下引起的转向盘振动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大助力比例系数使系统不稳定,从而导致转向盘振动。提出了比例微分控制策略解决转向盘振动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比例微分控制在提高转向轻便性的同时能改善系统的稳定性,抑制大助力比例系数下转向盘的振动。  相似文献   

10.
多层前向神经网络在电动转向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电动转向系统助力特性存在非线性的特点,应用多层前向神经网络,对电动转向系统全车速下的助力特性进行拟合。文中设计了多层前向神经网络结构,并采用基于综合目标函数的二阶学习算法对其进行离线学习,最后在电动转向综合试验台上实现在线控制。系统实现了全车速范围的非线性转向助力,克服了转向助力盲区。  相似文献   

11.
由于汽车发动机试验台架的硬件及功能限制,在目前的汽车发动机试验过程中,机械式液压助力转向泵一直处于空载状态。为使发动机单体试验环境更贴近整车环境,则需要使机械式液压助力转向泵在发动机试验过程中能够带载运行,为此需设计一套模拟加载设备来吸收机械式液压助力转向泵输出的功率,文章重点介绍了该模拟加载设备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案以及应用效果等。经过验证,文章提到的机械式液压助力转向泵模拟加载设备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首先利用AMEsim软件建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设计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ECU模型。通过AMEsim与Simulink接口,将两个模块进行联合,实现两者的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控制策略、联合仿真算法是正确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ARM控制的电动液压转向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动液压转向(EPHS)系统能克服传统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助力大小不可调节的缺陷,且其助力较大,因此适用于大中型汽车的转向系统。通过研究EPHS系统的助力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ARM微处理器的控制系统。转向盘转矩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信号由ARM微处理器进行运算处理,输出PWM占空比来控制直流电机,以控制助力大小。试验表明,该系统能满足车辆在不同车速下获得不同助力特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助力转向油泵是汽车助力转向系统的关键部件,设计加工精度相对较高,对使用环境(主要是清洁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在助力转向油泵发生的故障中,除了转向油泵自身的问题外,非油泵原因引起的问题也占很大的比例.本文将结合典型的故障案例,介绍转向油泵安装和使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对用户和维修人员在处理此类问题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汽车转向系统,具有以往任何助力转向系统所不具备的助力效果和车速感应能力,其核心部件电控单元能根据车速和方向盘操控力矩的不同决定是否助力以及助力的大小.电动助力转向技术已目趋成熟,它有取代液压动力转向的趋势,是一项紧扣当今汽车发展主题,符合未来汽车发展趋势的高新技术.本文在介绍国内外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的发展现状,详细分析了电动助力转向的工作原理,从分析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关键技术入手,围绕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分析和控制策略两大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分析,为汽车电动助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黄安华 《驾驶园》2010,(1):74-76
三、电液助力转向系统 与前两种转向系统不同.电液助力转向系统的转向助力特性在工作时可以改变.它主要有两种类型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和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目前汽车上应用最多的是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相似文献   

17.
由于助力转向系统具有转向轻便、响应性好等优点,目前已在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根据动力源的不同,汽车上常见的助力转向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机械助力转向系统和电子控制助力转向系统。在机械助力转向系统中,以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最为常见,该系统的核心部件是机械液压泵,液压泵通过传动胶带由发动机驱动。本文将重点对电子控制助力转向系统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8.
助力转向油泵是汽车助力转向系统的关键部件,设计加工精度相对较高,对使用环境(主要是清洁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在助力转向油泵发生的故障中,除了转向油泵自身的问题外,非油泵原因引起的问题也占很大的比例。本文将结合典型的故障案例,介绍转向油泵安装和使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对用户和维修人员在处  相似文献   

19.
高强 《汽车维修》2011,(10):21-21
本田车系目前所采用的助力转向系统可以划分为两种不同型式:即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和电子助力转向(EPS)系统。1998款和2003款Accord,2002款和2003款Odyssey等车型均采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液压助力式转向系统由助力转向液储罐、阀体装置、动力油缸、助力转向油泵等部件组成。  相似文献   

20.
<正>一、技术背景带有取力器的变速器可为水泥搅拌、自卸车等车辆提供辅助动力,实现特殊功能;车辆的转向助力通常由发动机带动助力泵实现助力,从变速器取力的紧急转向取力器可在转向助力泵无法提供转向助力时为车辆提供转向助力。变速器在恶劣工况下使用时,飞溅润滑常常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导致齿轮副啮合面润滑不足,进而带来点蚀等早期失效,强制润滑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