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轨车辆钩缓装置配置与头车前端底架的碰撞吸能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车辆的被动安全性,需提高车辆前端结构的防撞能力,城轨车辆需满足2列空载列车相对速度25km/h的碰撞要求。主要阐述如何合理配置车辆钩缓装置中的前3级吸能结构能量,并通过ISIGHT软件,优化第4级吸能结构,即头车前端底架的碰撞吸能区,使车辆4级吸能结构能够合理有序变形,吸收更多能量。  相似文献   

2.
模块化设计是当今国际地铁车辆技术的发展潮流。从广州地铁1号线地铁车辆上模块化的空气制动系统分析得出其模块化设计的基本思想;同时认为模块化设计是我国地铁车辆空气制动系统开发研制的必走之路。  相似文献   

3.
地铁车辆的模块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毅力 《铁道车辆》2003,41(7):18-20
介绍了模块化概念在地铁车辆设计和制造中的应用,对构成车辆的各个模块设计进行了系统阐述。综述了地铁车辆模块化设计及制造的特点,提出了模块化设计和装配中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专用吸能装置的设计是高速动车组车辆安全防撞系统的核心。本文依据DIN EN15227中规定的C-I类车辆碰撞要求,开发研制了国产标准动车组端部专用吸能装置,并对其进行碰撞仿真分析和台车碰撞试验。仿真分析与撞击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结果表明:该专用吸能装置的压缩变形稳定且有序可控,撞击平台力为2 000 kN左右,主吸能元件压缩变形率最小可达70%,可耗散冲击动能1.85 MJ,其吸能特性满足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地铁车辆碰撞吸能的设计思路,阐述了各级吸能元件的设计原理与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6.
地铁车辆电气布线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气布线是地铁车辆设计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地铁车辆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并能有效地降低制造成本,从模块化思想、电磁兼容和安全性等多个角度介绍了地铁车辆电气布线的方法与规则。  相似文献   

7.
模块化概念在城市轨道车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模块化概念在城市轨道车辆设计中的应用,并以模块化在英国和德国应用的实例,对地铁和轻轨车辆模块化概念进行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8.
从吸能元件的评价指标研究入手,采用仿真计算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轨道车辆车钩的吸能结构和过载保护功能,以及压溃式防爬器等附件在车辆被动安全设计过程中的选择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结构需要合理地布置附加式吸能元件对轨道车辆的整体吸能有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对现阶段轨行施工车辆作业特点及研制轨行施工车辆防撞报警器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介绍了轨行施工车辆防撞报警器的设计原理,相关技术条件及试验情况,结合轨行施工车辆防撞报警器的工程应用实例,展望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底架结构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车体结构设计中最重要且难度最大的部位。基于纽约资质审查项目(NYCT),从端底架吸能结构、底架边梁、底架中梁及整体结构等方面阐述了基于ASME RT-2—2014《重型轨道交通车辆结构设计的安全标准》的地铁车辆底架结构的设计方案和设计重点。阐述了所应用的碳钢及不锈钢材料的机械性能及焊接标准,对底架钢结构进行了静强度、吸能计算及相关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底架的强度、刚度和吸能值均满足车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