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MgCl2·6H2O为原料,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致沉剂,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法制备了纳米MgO粉体.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MgCl2的起始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煅烧温度和时间对MgO粒径及物化性能的影响,用XRD、SEM、TEM对纳米MgO进行了表征,并考查了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利用.结果表明,制备纳米MgO的最佳工艺条件为:MgCl2浓度为0.2mol/L,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8h,煅烧温度及时间为400℃煅烧6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纳米MgO具有规则的六方片状结构,平均粒径大小为10nm左右;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对MgO的产率和形貌不产生影响.与其他制备纳米MgO的方法相比,该工艺成本低、污染小、产率较高,具有一定的环保效应,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离子交换法制备硫酸钙晶须及其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离子交换树脂为模板,在20~80℃的温度条件和600 r/min的搅拌作用下,与硫酸盐溶液反应,制备硫酸钙晶须.讨论了不同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硫酸盐溶液浓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知,40~60℃的温度条件,2~4 h的反应时间,0.17~0.35 mol/L的硫酸锌浓度是最佳制备条件.同时由SEM、TG、XRD和IR分析的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可以得到形貌规整、均一的半水硫酸钙晶须.  相似文献   

3.
以离子交换树脂为模板,在20~80℃的温度条件和600 r/min的搅拌作用下,与硫酸盐溶液反应,制备硫酸钙晶须.讨论了不同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硫酸盐溶液浓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知,40~60℃的温度条件,2~4 h的反应时间,0.17~0.35 mol/L的硫酸锌浓度是最佳制备条件.同时由SEM、TG、XRD和IR分析的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可以得到形貌规整、均一的半水硫酸钙晶须.  相似文献   

4.
复合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i(OC4H9)4和Si(OC2H5)4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SiO2复合材料.通过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实验,确定制备纳米TiO2-SiO2复合材料的最佳条件,即Ti:Si=1:0.5,煅烧温度为500℃,制备溶胶pH取5~6.通过SEM测试,发现纳米复合材料的基本粒子为分散均匀的球形颗粒状结构;XRD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TiO2主要以锐钛矿晶型存在,颗粒粒径在10~30 nm.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按照最佳条件制备纳米TiO2-SiO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较好,在日光照射90min后,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可以达到100%.  相似文献   

5.
以Ti(OC4H9)4和Si(OC2H5)4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SiO2复合材料.通过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实验,确定制备纳米TiO2-SiO2复合材料的最佳条件,即Ti∶Si=1∶0.5,煅烧温度为500℃,制备溶胶pH取5~6.通过SEM测试,发现纳米复合材料的基本粒子为分散均匀的球形颗粒状结构;XRD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TiO2主要以锐钛矿晶型存在,颗粒粒径在10~30 nm.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按照最佳条件制备纳米TiO2-SiO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较好,在日光照射90 min后,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可以达到100%.  相似文献   

6.
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催化剂Co—Mo/MgO,以CH4为碳源,采用催化化学气相淀积法制备小管径碳纳米管.通过调整反应气氛和温度,优化反应条件.所得碳纳米管形貌分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950℃,H2,N4和CH4的流量分别为200,200和50mL/min时,可以获得管径约为10nm的小管径碳纳米管,产率达110%以上.  相似文献   

7.
在超声波作用下,使用均匀沉淀法制备了纳米Y2O3:Eu3+荧光粉,考察反应物配比、溶液pH值、反应时间、煅烧温度等制备条件对产物品粒尺寸及产率的影响.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透射电镜(TEM)和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表征产物,结果表明,该法制得的纳米Y2O3:Eu3+荧光粉颗粒为球形,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30 nm.与微米晶相比,该纳米晶的激发光谱发生明显红移,电荷迁移态最大值(CTS)红移12 nm,发射光谱中发射主峰蓝移8 nm.  相似文献   

8.
在超声波作用下,使用均匀沉淀法制备了纳米Y2O3∶Eu3+荧光粉,考察反应物配比、溶液pH值、反应时间、煅烧温度等制备条件对产物晶粒尺寸及产率的影响.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透射电镜(TEM)和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表征产物,结果表明,该法制得的纳米Y2O3∶Eu3+荧光粉颗粒为球形,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30 nm.与微米晶相比,该纳米晶的激发光谱发生明显红移,电荷迁移态最大值(CTS)红移12 nm,发射光谱中发射主峰蓝移8 nm.  相似文献   

9.
用四乙基碘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在常压下由苯胺和溴乙烷合成N,N-二乙基苯胺,研究了多种反应因素对目的产物产率的影响,提出了常压催化合成目的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是:苯胺和溴乙烷的摩尔比为1:2.5,催化剂用量0.6g,在40mL质量分数为30×10^-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温度55℃,常压反应5h,产品收率95.6%。  相似文献   

10.
用18-冠醚-6作相转移催化剂,在常压下由苯胺和溴乙烷合成N,N-二乙基苯胺,研究了多种反应因素对目的产物产率的影响,提出了常压催化合成目的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苯胺和溴乙烷的摩尔比为1:1.50,催化剂用量0.8g,在45mL35×10^-2(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温度55℃,常压反应4h,产品收率73.1%.催化剂通过溶剂萃取方法可以回收,总萃取率为20%.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用高温煅烧菱镁矿制备活性氧化镁,利用柠檬酸法测定其活性,采用XRD及SEM技术分析了原料配比对镁水泥微观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MgO煅烧温度为800℃时活性最好;镁水泥结构随着MgO含量增加变得更加致密,且原料配比为M5.5/H12时致密性最好;镁水泥结构随着水含量的增加而变得疏松,原料配比为M4.5/H15时结构最差;原料配比为M6.5/H12时,MgO煅烧温度对的镁水泥结构影响不大,原料配比为M4.5/H12时,MgO煅烧温度为850℃时镁水泥致密性最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纳米二氧化铈玻璃防雾剂的研制,经纳米粒度分析和透射电镜分析得出,纳米CeO2平均粒径为27.62 nm,且分散性良好.采用单因素优选法进行了防雾剂配方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防雾剂具有制备简单,涂布均匀、高透光率、防雾时间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应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Zn(Ac)/PVP复合纳米纤维,经650℃煅烧后得到直径为95 nm的ZnO纳米纤维.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ZnO纳米纤维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O纳米纤维由粒径约30~50nm的微粒组成,为粗糙多孔的网状结构.同时,研究了ZnO纳米纤维传感器的气敏特性.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300℃时对低浓度(10 ppm)的乙醇具有高灵敏性和很好的选择性.另外,讨论了ZnO纳米纤维的气敏机制.  相似文献   

14.
A new type of benzene adsorption material was prepared by using the airtight heat treatment method. This method can directly transform the organic impurities of the activated alumina waste into carbon with adsorption capability. The microstructure and carbon content of materia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X-ray diffraction (XRD), BET (Brunauer Emmett Teller) surface area analysis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influences of heat treatment temperature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 materials were discussed. The benzene adsorption capability of the material was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heat treatment process condition is airtight heating at 400°C for 2 h. The resulting sample has carbon mass fraction of 3.57%,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234.70m2/g, pore volume of 0.41m3/g, and average pore size of 6.59 nm. The samples show excellent benzene adsorption capability with an adsorption rate of 21.80%.  相似文献   

15.
利用流变相法制得层状LiV3O8,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对不同条件下合成的材料进行表征,通过Land电池测试系统测试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过程中乙二酸的加入有效改善了LiV3O8的形貌,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用流变相法制备、400℃低温处理的LiV3O8性能最好,其形貌为片状,0.1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37.1mAh·g-1,30次充放电循环后比容量为177.6mAh·g-1,该制备过程方便节能,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利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六方密堆积结构(Zn1-xMgx)TiO3(x=0.1~0.4)固溶体.采用阿基米德排水法和微波频率下Hakki—Paoli法测定了不同Mg^2+添加量在不同烧结温度下的陶瓷体积密度和微波介电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不同Mg^2+掺杂量体系在1100℃下烧结后陶瓷的形貌.结果表明,Mg^2+掺杂能有效稳定六方密堆积结构,避免其分解为反尖晶石结构的Zn2TiO4和金红石(TiO2).当Mg^2+掺杂量x=0.3,1100%下烧结时,可获得最稳定、致密的六方密堆积结构陶瓷体,且该陶瓷具有优良的微波介电性能:微波介电常数(εr)=27.1、品质因数(Q*f)=59000GHz、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65ppm/℃.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胶-凝胶法,用Ti(OC4H9)4、Zn(NO3)2.6H2O、无水乙醇、冰醋酸等原料,利用直接升温和保温-升温两种方法合成超细的六方相ZnTiO3粉体.利用TG-DSC、XRD、SEM等测试分析手段对凝胶的热分解、相转变以及粉体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ZnTiO3凝胶的热分析中,前躯体的热重变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其中DSC曲线在770820℃和850930℃间有多个小的吸热放热峰出现,对应于复杂的相变.在粉体制备过程中,先于700℃保温3 h再850℃加热5 h的处理,可以获得单一的六方相Zn-TiO3粉体.  相似文献   

18.
根据西南山区高速公路冰雪影响路段冬季气候特征,选用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氯盐类融雪剂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钙以及有机类融雪剂乙酸钾、乙酸钙,分别在-5,-10和-15℃条件下对这些融雪剂的融雪效果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内,氯盐类融雪剂的总体效果要稍好于有机类融雪剂;乙酸钾与氯盐类融雪剂差别不大;乙酸钙易使冰面出现龟裂和局部松动融化。考虑满足冬季高速公路保通、冰雪影响程度、气温及环保要求,提出了西南高寒山区高速公路冬季养护的融雪剂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以硫酸铝为原料,乙醇水溶液为溶剂,合成了具有立方形貌的氢氧化铝粉体材料.利用SEM、XRD、TG、IR分别对氢氧化铝的形貌、物相结构、热分解行为及官能团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水醇比为1∶1,反应时间24 h,反应温度为200℃时,可获得形貌规则、分散度良好的立方形貌的氢氧化铝粉体,并且在此条件下水热合成的粉体为薄水铝石相.经700℃和1 200℃焙烧后分别得到仍为立方形貌的γ-Al2O3和α-Al2O3粉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