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缸内气体流动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自编FLOW软件,对缸内气体流动进行计算,并分析了挤流面积、初始涡流比、燃烧室形状对缸内气体流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稀薄燃烧技术是建立在混合气分层燃烧的基础上,分层燃烧是指在着火时刻火花塞周围分布适合于着火的浓混合气,而燃烧室其他位置为稀混合气。在气缸内如何形成适合的混合气浓度梯度分布是稀薄燃烧的关键技术。介绍稀薄燃烧方式、GDI分层稀薄燃烧、GDI滚流分层稀薄燃烧和空燃比反馈控制式稀薄燃烧技术。  相似文献   

3.
水泥比表面积检验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T 8074—2008)对水泥比表面积进行测定,运用不确定度评定的相关理论,进行水泥比表面积检验的不确定度评定,可为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功率铁路机车柴油机的工作过程进行仿真计算,仿真计算得到的数据与实际试验数据相符合,将整个缸内工作过程按放热率规律分为三个阶段并分别进行研究分析.设计两种不同的燃烧室方案与原机型进行比较,讨论燃烧室喉口直径和燃烧室深度对于柴油机放热量、污染物排放量和缸内微观流场的影响.对比结果显示,当喉口直径为198 mm、燃烧室深度18.16 mm时,碳烟排放量和氮氧化物排量比喉口直径为188 mm、深度20 mm时分别下降了84.2%和43.4%;当喉口直径增加到208 mm时,缸内温度整体有所升高,氮氧化物排放量有所下降但是碳烟排放量增大.  相似文献   

5.
离散元数值模拟中,不同的制样方法会导致土体孔隙比和均匀性存在差异,进而对浅基础承载力的模拟计算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分析不同制样对浅基础承载力影响的问题.本文分别使用粒径放大法、Distribute法、GM(grid method)法和欠层压实法对无黏性砂土进行制样,且试样在10g的重力场下进行地应力平衡;利用测量圆对不同位置土体孔隙比、水平应力和竖直应力进行监测,得到试样平均孔隙比e和小于1的侧向土压力系数K0值;通过在试样表面放置刚性墙体并以相同的速度加载来模拟浅基础承载力试验,研究不同制样方法对浅基础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M法与欠层压实法生成的试样,其孔隙比接近最初设置的目标孔隙比,误差约为3.5%;而粒径放大法与Distribute法生成的试样,其孔隙比会小于目标孔隙比,误差为20.0%左右;在试样整体均匀性方面,GM法得到的试样均匀性最好,随后依次是欠层压实法、Distribute法和粒径放大法;由于不同制样方法所得的试样孔隙比和K0不同,在浅基础承载力模拟计算中不同制样方法得到的承载力关系为:GM法<欠层压实法<...  相似文献   

6.
嘴里念叨着开宝马,坐奔驰,但有多少人却打开了奥迪的车门。理由何在?夹缝中的生存之道就是攻防兼备,操控与舒适完美结合,这也逐渐成为了奥迪的一大特色。更何况奥迪比其它车企更懂中国,哪怕是一款紧凑的运动型轿车都能加长,全新的A4L带给我们太多新意!  相似文献   

7.
耗子  Eric 《家用汽车》2010,(6):62-81
嘴里念叨着开宝马,坐奔驰,但有多少人却打开了奥迪的车门。理由何在?夹缝中的生存之道就是攻防兼备,操控与舒适完美结合,这也逐渐成为了奥迪的一大特色。更何况奥迪比其它车企更懂中国,哪怕是一款紧凑的运动型轿车都能加长,全新的A4L带给我们太多新意!  相似文献   

8.
浅谈山区高速公路的选线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汕梅高速公路新亨至北斗段的工程实际,通过设计过程中提出的A、B、C、D、E、F等路线方案,进行比选论证,总结出山区高速公路选线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为了抑制外部扰动,改善空燃比控制精度,将H∞控制理论应用于气体燃料发动机空燃比控制系统中,通过对发动机空燃比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进行H∞空燃比控制器的设计,然后对所设计出的H∞控制器进行仿真比较与实验测试。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H∞控制器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跟踪性、鲁棒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能改善稳定工况与过渡工况时发动机空燃比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桥梁方案比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桥梁方案比选中,先经初步分析比较,排除不适合方案。然后引入数学模糊综合评判法。综合考虑桥梁的.奠全性、适用性、经济性、美观性,推荐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桥梁方案比选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种高强化柴油机排放和燃油经济性的数值模拟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某型柴油机为对象,开展了缸内燃烧过程三维模拟计算,对其排放特性,包括碳烟分布、碳烟生成总量变化、Nox分布、Nox生成总量变化,以及燃油经济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和分析,研究了燃烧室结构和喷嘴参数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挤压面积更大的燃烧室更有助于改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采用适当增加喷孔数、增大孔径等方法,尽可能缩短燃油喷射持续期,有助于降低油耗,改善排放.  相似文献   

12.
柴油与LPG/柴油双燃料喷雾特性的对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高分辨率数码照相机对柴油与LPG/柴油混合喷雾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LPG掺混比的增大,喷雾油滴的平均直径减小,油滴尺寸数目分布曲线向小颗粒方向偏移,小颗粒油滴数目增多,雾化质量提高,使发动机碳烟排放大幅度降低;大颗粒油滴尺寸变化不大,小颗粒油滴尺寸变小,相对尺寸范围和发散边界扩大。随着喷雾贯穿距离的增大,柴油油滴的粒度增大;混合燃料的油滴尺寸的数目分布向小颗粒偏移,累积容积油滴直径则增大;相对尺寸范围和发散边界呈减小趋势,油滴容积分布在较大油滴的范围内渐趋均匀;喷射距离较长,油束射程总是等于油束到达燃烧室壁面的最大距离。  相似文献   

13.
基于OpenGL的柴油机缸内温度场可视化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OpenGL将读取到的柴油机缸内信息转换成容易接受的图像形式,绘制了柴油机燃烧室的网格图和温度场的伪彩图,实现了柴油机燃烧过程中缸内温度场计算结果的可视化。并将OpenGL与Techp lot 2种软件的绘图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OpenGL所绘制的网格图和伪彩图基本正确地反映了燃烧室内的温度分布。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不同进气氧体积分数,实现汽油机富氧燃烧。氧体积分数分别为21.1%,22.6%,25.5%条件下,试验研究了在怠速工况下汽油发动机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汽油机中怠速工况下,随着氧体积分数的增加,缸压、瞬时放热率明显增大,峰值相位出现时刻提前,累积放热量明显增大;进气中氧浓度加大,循环波动率下降,提高了发动机缸内燃烧的稳定性,燃油消耗量基本保持不变;在怠速工况下实现富氧燃烧,可以大大降低THC和CO的排放,NO2的排放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处于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采用模块化结构建立了涡轮增压器实验台的涡轮,压气、燃烧室和转子数学模型、以微机为基础,在MATLAB/SIMULINK系统仿真环境下实现了GarrettT51涡轮增压器的动态仿真,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接近,对进一步研究涡轮增压柴油机的动态特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定容燃烧弹中开展了当量比、燃料组分、初始压力对低热值气体燃料层流燃烧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建立了准维双区模型,基于在定容弹内实测的压力曲线,计算了规范化质量燃烧率.研究结果表明:燃料中氮气比例的增加导致压力峰值降低,火焰发展期和燃烧持续期增长;化学计量比附近的燃料燃烧进行的较充分,压力峰值最高,火焰传播速率最快,燃烧持续时间短;初始压力的增加使质量燃烧率下降,燃烧持续期有所延长.  相似文献   

17.
船用柴油机排放控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控制柴油机有害气体排放的要求日益强烈。文章以6150ZLCZ型柴油机为对象,对三种燃烧室结构方案从Nox排放、油耗和烟度三个方向进行了对比试验,选取了压缩比为14,喉口直径为86.4mm、中间凸台锥角为137°的燃烧室结构.该试验研究为船用柴油机满足排放标准拓宽思路,也为该机型的进一步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车用汽油机采用稀薄燃烧技术,能大幅度地提高燃油的经济性并改善发动机排放性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内燃机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稀薄燃烧技术建立在混合气分层燃烧的基础上,在气缸内如何形成适合的混合气浓度梯度分布是稀薄燃烧的关键技术。介绍汽油机稀薄燃烧方式、PFI稀薄燃烧技术、GDI稀薄燃烧技术和汽油机稀薄燃烧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电厂天然气锅炉富氧燃烧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传统燃烧方式下和应用富氧燃烧技术(O2/CO2燃烧技术)时电厂天然气锅炉内的燃烧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大,整个炉膛的高温区分布趋于集中,烟气温度增加,火焰分布更为集中,充满度也越来越差.当氧气浓度为25%时,炉膛内的温度分布和烟气辐射特性与传统燃烧方式下最接近.当氧气浓度由21%上升到40%时,炉膛内烟气温度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燃烧器所在截面温度上升300 K以上,火焰充满度变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