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结合汾离高速公路路基填筑施工,从黄土冲沟路段、湿陷性黄土路段、填挖交界处、高填方路段、半填半挖路段、三背(挡土墙墙背、桥台台背及涵洞台背)填土、原地面洞穴(陷穴、暗穴、墓穴、树坑及窑洞等)的处理等方面阐述了黄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填筑的方法。可供今后在黄土地区修建高速公路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各个省市加快基础建设速度,各条高速公路也在全面提前进行修建。尤其是目前待建的高速公路的施工难度加大,高填深挖的路基比比皆是。因此本文通过对贵州省茅台高速公路第11合同段高填方路基处理强夯试验路段施工技术及试验成果的介绍,为提高高填方的路基处理质量以及保证高填方填筑质量提供基础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结合昆曲高速公路K86+380处高填方施工情况,分析控制路基高填方施工质量应注意的重点技术问题,提出从地基处理、碾压、填挖结合部处理、排水处理几方面采取措施,对高填方质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4.
以某高速公路高填方软岩路基工程为依托,对软岩填料物理力学特性参数开展了室内外测试。依据实验结果对高填方软岩路基压实提供建议,同时利用数值软件对高填方软岩路堤分别进行了工后变形及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土工格室对一般路基的性能影响显著,但在两侧挡墙高填方填土路基中增加土工格室对路基承载性的提高程度还不明确。通过模型试验,设置无筋和3种不同加筋间距等4种工况,研究土工格室在两侧挡墙路基中的应用效果、不同层间格室和挡土墙的力学特征。试验表明:加筋除了对承载力的影响显著,同时对路基初始模量有较大改善,在达到容许荷载时,其依旧能保持结构自身完整性;筋材所受拉应力与深度呈反比,首层格室所受拉应力和提升速率均远大于其余层;挡土墙受力呈三角形分布,于0.22H处突然增大。  相似文献   

6.
依托山西左权至黎城高速公路工程和阳泉至左权高速公路工程,对冲击压实技术在黄土路基填筑中的应用技术进行研究,以解决难以压实的技术难题,在保证高填方黄土路基压实质量的同时提高路基填筑的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7.
结合昆曲高速公路K86+380处高填方施工情况,分析控制路基高填方施工质量应注意的重点技术问题,提出从地基处理、碾压、填挖结合部处理、排水处理几方面采取措施,对高填方质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高填方路堤常见的病害和成因的分析,综合自身的实践经验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加强与同行的积极沟通交流,减少高填方路堤危害的发生,提高高速公路路基高填方路堤填筑质量,保证车辆的安全通行。  相似文献   

9.
介绍采用无砂混凝土小桩新技术对河南省南邓高速公路No.1合同段高填方软土路基进行后处理的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情况,给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在高速公路的施工当中,高填方路基、填石路基是不可避免的。对于这一类施工,必须要优先考虑施工的地质水文条件,选择合适的工艺和技术,这样才能保证高速公路施工的质量。根据实际情况,针对高速公路的路基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广大的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1)在新建公路中由于碾压不均匀,出现填土局部未压实或两侧密实度不够,使路基产生不同程度的沉陷,形成裂缝;(2)改建公路中新老路衔接处处理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造成路基不均匀的沉陷或滑坡,形成裂缝;(3)填土含水量偏大,在冻胀作用下形成裂缝;(4)沥青混合料摊铺时,接缝处理不当,造成路面渗水或面层压实未达到要求,在行车作用下形成裂缝;(5)沥青含蜡量偏高,粘度偏于下限,沥青层抗拉强度低,加之受当地资源的影响,出现公路两侧空、重载失调,长期在行车作用下形成裂缝;(6)傍山公路一半是挖方,一半是填方,如果施工时未按规范要求处理,易造成自然沉降,经长时间行车的作用形成裂缝。  相似文献   

12.
平原区高速公路合理降低路堤填筑高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平原区人口及路网相对密集.为满足高速公路两侧居民生活、生产的需求,设计基本采用主线上跨被交道路的设计方案.导致路基设计高度普遍较高。高填路基能够满足路基工作区要求,有效阻隔毛细水上升.使路基保持中湿或干燥状态。但是.当路基填土较高时.必然会带来占用土地多、软基处理费用高等问题,加之施工质量控制等因素.路堤及地基工后沉降较大.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改建模式多为在早期修建的双向四车道的路基两侧加宽路基,扩建成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但在原路基两侧加宽路基很容易产生新旧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影响公路的使用质量,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故保证原路两侧新填路基的强度以及新老路基的整体稳定性,成为施工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经常会遇到的过湿土问题。阐述了过湿土充当路基填料,掺灰(石灰)处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对我省杭嘉湖等平原地区航道改造挖出的土方可充分利用、节约土地和工程造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改建模式多为在早期修建的双向四车道的路基两侧加宽路基,扩建成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但在原路基两侧加宽路基很容易产生新旧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影响公路的使用质量,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故保证原路两侧新填路基的强度以及新老路基的整体稳定性,成为施工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速公路网的细化,高速公路也从平原微丘区向山岭重丘区延伸,同时在高速公路地基处理方面也迎来了新的挑战。通过山西省几条高速公路地基处理的经验,做了归纳,总结出高填方路基、特殊性岩土、采空区、滑坡等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地基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路基沉降是常见的公路病害之一,尤其是在路基填土高度大于6m的高填方路堤,此类病害更为多见.路基沉降病害的发生大多与天然地基的承载力不足有关。因而必须对路基下伏的天然地基进行加固。在运营状态下高速公路,对这类病害进行根治.到目前为止,处治措施可大致分三种,即树根桩法、旋喷桩法和压力注浆法。  相似文献   

18.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为双向4车道设计标准.利用原有高速公路,在两侧各加宽8m后.变为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大部分工程量为两侧路基拼接加宽施工.并且保证原有高速公路交通的正常运行。本标段路基施工主要包括路堤填筑和路堑石方爆破开挖拓宽施工。泉厦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近10年.原有路基已沉降稳定.而拼宽填方路基由于填筑施工时间有限,如果按正常路基填筑方法施工不能保证其稳定沉降,极易产生裂缝和新老路基衔接错台等现象。  相似文献   

19.
介绍采用无砂混凝土小桩新技术对河南省南邓高速公路NO.1合同段高填方软土路基进行后处理的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情况,给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推广高填方填石路基在山区公路建设中的应用进展,提升公路建设的绿色化水平,先以高填方填石路基为研究对象,在深入研究其施工及工后阶段沉降机理和沉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明确了路基压实对其整体施工质量的关键意义;再借助DEA方法中的CCR模型,基于有效性指标对提出的4项压实工况备选方案进行了比选,最终给出了最佳的压实工况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