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提升自主品牌乘用车白车身结构设计水平及性能指标,分析近几年欧洲车身会议发布的白车身Benchmark数据,结合高强度钢、铝合金、复合材料及相应的制造工艺在白车身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目前新材料、新工艺在白车身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范围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白车身设计应适时适地提高铝合金、复合材料及高强度钢的应用比例,同时进一步开展新材料力学性能、连接技术、成形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汽车车身轻量化是解决汽车节能减排的重要方法之一。碳纤维复合材料是车身最理想的轻量化材料。选择发动机罩作为典型的车身件,以发动机罩的尺寸优化分析和结构设计要求为设计前提,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和发动机罩的结构进行设计,通过对设计后的发动机罩进行性能仿真分析,验证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动机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多材料混合车身设计是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手段,其中铝和碳纤维的连接是轻量化车身结构设计和工艺装配面临的挑战。研究了SPR、FDR、抽芯铆钉3种连接方式及结构胶应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铝合金异种材料的连接,测定了连接结构的剪切和十字拉伸性能,分析了连接方式和结构胶对力学性能和失效模式的影响,旨在指导碳纤维复合材料连接设计与选择。  相似文献   

4.
相比于传统铝合金、高强钢和玻纤复合材料等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减重效果和强度优势更加明显。在国内市场,虽然已有部分展车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车身局部及一些零部件上的应用,但目前尚处于样车、样件及研制品的阶段。如何开发出适用于汽车量产工艺和制造节拍的加工及连接工艺,同时降低制造成本,仍然是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量产汽车领域应用的重大难点。本文介绍了碳纤维的各向异性与复合材料设计方法、加工工艺及多材料连接工艺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车身结构中的骨架与底架、乘客门位置、行驶 面、超载超速行驶、设计、工艺等影响车身的寿命问题为依据,叙述了长途大客车车损坏现象及其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汽车车身包含白车身及四门两盖,在不降低性能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轻质材料、结构优化和先进工艺,同时兼顾车身性能、重量和成本三个因素,建立起轻量化节能技术平台,为达到降低油耗目标提供有效的技术平台。文章介绍了钢质车身中涉及到的轻量化、安全性及防腐设计。  相似文献   

7.
正混合车身骨架结构可以大幅度实现车身轻量化,车身新材料的应用使传统的连接方式面临挑战,FDS工艺可实现单面连接,也可以连接异种材料,通过对FDS先进连接技术的应用研究,为我国汽车制造中混合车身连接设计及其国产化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方案。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公司开始应用钢铝混合车身骨架结构,使用铝型材、铝冲压件、铝铸件,以及碳纤维等工程塑料和复合材料类部件,结合各种超高强度钢板,替代传统钢板构件或组件,实现车身框架结构的轻量化和高强度。  相似文献   

8.
汽车的四门两盖(左右前车门、后车门,发动机盖和行李箱盖或后背门),是汽车车身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汽车车身的外表开启件,装配后要与周围零件保持均匀的装配间隙,以达到良好的互换性,同时它们也是汽车塑形的可见表面。因此,要求门、盖外表面光滑平整,不能存在凹凸划痕,还要保证边缘过渡线圆滑。基于以上要求,四门两盖内外板之间装配不能采用焊接工艺,而要选用包边工艺。所谓包边工艺,是一种将零件上冲压产生的上翻边或下翻边压平后,使零件的内、外板连接在一起的装配工艺(通过折弯)。  相似文献   

9.
从1953年第一辆玻璃钢车身问世直至50多年后的今天,由于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时间相对较长,玻璃纤维和树脂等原材料价格相对昂贵、不易获得A级表面质量等多方面原因,复合材料在批量化生产的轿车上的应用十分有限,钢铁依然是汽车的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车身材料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更好地指导车身轻量化设计。在介绍车身轻量化理论基础上,对ECB车身材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了高强钢、铝合金、复合材料的应用现状和应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车身轻量化材料向多元化发展,多材料复合车身是未来车身的发展方向,高强钢和铝合金的应用随着市场波动呈现出一种此消彼长的交替变化关系,成本和产能是制约复合材料从高端车型向中低端车型扩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后举门钣金由于柔性大、刚性弱等特点,在气弹簧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影响实车尺寸匹配。文章以气弹簧力导致某SUV车型后举门变形的问题为实例,系统性分析解决后举门气弹簧变形这一实际生产问题。通过后举门气弹簧变形试验收集气弹簧力导致后举门变形量,并实施后举门整体位移、后举门钣金局部反变形方案妥善解决气弹簧力导致的后举门变形问题,为此类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小批量车身工艺设计思路并就南京依维柯客车A59.12车身工艺开发介绍其方法及内容,论述了工艺设计与产品设计、纲领、投资及质量关系,为小批量车身工艺设计提供参考经验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汽车车身装焊夹具的设计是一门经验性很强的综合性技术,在设计时首先要确定生产纲领.熟悉产品结构,了解变形特点,把握制件及装配精度,通晓工艺要求。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对焊接夹具进行全方位的设计。运用UG软件对汽车车身装焊夹具进行设计,符合装焊夹具设计参数化、模块化、智能化的发展特点。UG软件的功能很强大,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新车型白车身四门两盖焊装总成线工艺方案设计前期的准备工作、工艺方案初步甄选及优缺点对比方法;研究分析不同产量下的工艺方案投资风险及产能风险;同时对加班建储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分期投资、滚动建设的创新设计理念,综合考虑设计产能、投资风险等多方面因素甄选出最优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5.
汽车车身装焊是汽车车身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身装焊生产线的工艺设计质量对于车身的装焊质量和产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TD310驾驶室焊装线工艺设计依据、产品工艺性分析、工艺设计内容,同时分析了高顶双卧型驾驶室工艺设计难点,从产品结构改进和工艺方法两方面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难点,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板料成形CAE技术在车身设计同步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步工程技术在车身开发中的应用核心是,在车身设计的同时将汽车制造的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的四大工艺也设计出来。本文以某车型前围盖板内板在设计的同时考虑其冲压工艺为例。介绍了冲压工艺同步工程CAE技术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在车身设计领域,奥迪一直凭借先进的技术引领着行业的发展。在2017年的中国车身大会上,奥迪带来了新一代旗舰轿车A8的独特车身设计,其使用了铝合金、钢、镁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2018中国车身大会上,奥迪再次展示了A6/A7的白车身,其借鉴了一些A8的车身设计思路,并进行了很  相似文献   

18.
在介绍白车身工艺开发工作内容及车身制造过程的基础上,探讨轿车车身工艺开发过程中在同步工程、工艺规划及工装设计等方面进行降本增效的方法,为新车型项目车身开发和工艺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章道彪 《上海汽车》2005,(11):35-36
碳纤增强材料是一种高强度复合材料,具有质轻、高强度、耐腐蚀、抗老化、易成型等特点。在车身部件中使用碳纤增强材料可降低车身质量,并降低油耗,因此该材料在未来环保车型的开发中具有较强竞争力。文章具体介绍了碳纤车身覆盖件制造工艺及拼装等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从汽车车身防腐工艺上分析,结合汽车车身研发设计、汽车车身制造、汽车车身修复三个方面探究汽车车身防腐工艺的重要性。汽车不同的结构、不同的制造工艺以及不同的材料,直接影响着汽车后期的防腐工艺。提高汽车防腐工艺直接影响汽车外观、使用寿命及性能,构建创新性的技术工艺,促进汽车防腐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