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研究我国某万吨重载铁路既有线提速的可行性,开展列车通过不同线路条件时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特性的仿真和试验研究。建立万吨重载货车在线路上运行的动力学分析模型,计算分析其空载、满载以及直线、曲线通过等多种工况下,不同运行速度对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的影响;对万吨重载列车开展了提速动力学试验,测试重载列车提速通过时的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特性。结果表明:万吨重载列车的轮轨动态相互作用均随车辆运行速度的增加而增大,曲线线路区段产生的轮轨相互作用更加剧烈,但均小于安全标准限值且有一定的安全余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万吨列车运行中的受力分析,并综合万吨列车静、动态试验数据,与实际运用情况相对比,确定合理的动力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3.
口泉站于2004年对一场到发线进行了万吨技改,并成功开行万吨列车。分析了路用列车对运输组织产生的影响,提出了调整路用列车的具体方案,以提高万吨列车的组织开行效率。  相似文献   

4.
张晓东 《铁道货运》2010,(5):20-22,43
通过对大包线开行万吨列车的必要性、万吨列车牵引方式和大包线万吨列车车站分布情况的分析,提出大包线万吨列车开行方案需满足其集运要求,并分别讨论了万吨列车集中集束到发、分散集束到发及交接口组合3个方案,最终大包线万吨列车开行方案推荐采用分散集束到发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线路条件对车辆横向动态偏移量的影响,从而为高速铁路限界的拟定提供理论依据,利用SIMPACK软件建立车辆一线路耦合模型,研究轨道不平顺、曲线超高对车辆最大横向动态偏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轨道不平顺会增大车辆的横向动态偏移量,在直线线路上车辆横向动态偏移量随列车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列车速度为350km/h时,动态偏移量增大到22.7mm;在曲线半径为300m的线路上,轨道不平顺使动态偏移量分剐增大了10.1mm;对于相同的小半径曲线线路,列车通过速度越大,车辆横向动态偏移量越小,但会加剧欠超高。列车通过速度过低,车辆存在倾覆的危险;建议确定车辆动态限界时应考虑轨道不平顺、曲线线路超高以及列车通过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重载铁路线路的不断开通,单元万吨重载列车操纵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降低单元万吨重载列车操纵安全风险,保障重载列车的运行安全和效率,阐述我国重载铁路牵引动力的主要机型,通过对仿真计算、试验数据与事故调研结果的分析,研究单元万吨重载列车机车工况转换、站内及坡道起车、列车空气制动及机车通过电分相区4种典型运行工况下的操纵安全风险。结合现场单元万吨重载列车操纵经验,采取试验仿真和专家咨询等方式,提出降低单元万吨重载列车操纵安全风险的对策,避免因司机误操作而导致的列车重大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7.
张伟  惠汝波 《铁道货运》2013,31(8):10-15
概述日照港区铁路现状,针对山西中南铁路通道万吨列车进入日照港的运输需求,提出日照港铁路万吨列车引入日照港Ⅵ场、Ⅱ场和万吨列车经日照站进港的3个改建方案。在分析港口翻车机卸车能力和各方案卸煤系统能力的基础上,对3个方案在主要工程量、作业流程、与港区规划衔接、地方政府、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最终推荐采用万吨列车引入Ⅵ场方案。  相似文献   

8.
随着既有高速铁路运营列车不断恢复设计速度运行,亟需研究列车运行速度提高对车体加速度的影响规律,进而判断列车提速是否满足乘客舒适性指标.通过对综合检测列车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及车辆动力学仿真计算,研究不同运行速度条件下的车体振动加速度变化规律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综合检测列车不同速度实测条件下,车体加速度比与运...  相似文献   

9.
铁路万吨组合列车机车重联通话是铁路运输机车同步操控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高效的重要前提。目前神朔铁路万吨组合列车(机车采用"2+2"或"2+1"方式)同步操控通话采用400 MHz+400 k Hz方式,随着神华号交流大功率机车开行,受交流大电流影响,400 k Hz电台基本处于瘫痪状态;而400 MHz电台受地形地貌影响,通话成功率和质量均较低,无法满足万吨组合列车机车重联通话的需求。为解决万吨列车同步操控重联通话安全畅通问题,研究万吨列车机车重联通话转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2007年3月15日,由中国南车集团戚墅堰机车车辆厂生产、经重联改造后的DF8B机车在铁道部举行的万吨列车试验中,不负众望,取得成功,创造了由内燃机车牵引万吨列车,牵引速度突破100km/h大关的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11.
不规则格网的LOD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再松  齐华 《铁道勘察》2005,31(5):32-34,38
不规则格网的LOD技术是解决大规模地形实时绘制中出现的海量数据问题的主要方法,还可用于飞行模拟器、三维动画等应用系统中。在研究了基于点、三角形以及四面体3种类型不规则格网LOD数据结构的基础上,对近期不规则格网的LOD算法进行了研究和比较,提出了一种多线程TIN的LOD算法构想。  相似文献   

12.
分析旅客列车空气制动安定性能试验存在的问题,从试验设备及客车分配阀两个方面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铁路无站台柱雨棚为四周开敞建筑,通常采用钢结构形式,为风敏感结构,本文通过对14个无站台柱雨棚风洞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共性特征,并与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无站台柱雨棚风荷载体型系数的一些分布规律,为结构计算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铁路无站台柱雨棚风压系数介于0.1~0.9之间,风吸系数介于-0.3~-2.0之间;(2)试验得出的风压体型系数一般小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类似参考值,而风吸体型系数两者较为接近;(3)檐口、洞口处的风荷载具有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14.
电压波动是常见的电能质量问题之一,会给电力系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严重干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电弧炉作为大功率非线性负荷,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电压波动,为了防止这种波动影响电力系统中的其他负荷,常采用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来抑制这种波动。通过对某钢铁公司70 t电弧炉冶炼过程中的电压波形进行分析,论证了SVC对电压波动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生产实际,针对非标螺纹进行工艺改进,解决了不卸轴修复螺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实施路局直管站段体制改革和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后,大多数站段及下属车间的管辖范围、管理跨度、设备和人员等都成倍增加,所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和压力都普遍加大,这对现场的安全管理和控制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面对这一新形势、新任务,如何提升现场的安全控制能力?结合电务实际,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重予以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在对25CrMo高速车轴合金材料车削试验和被加工表面残余应力测量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大量试验数据,分析不同车削参数、不同刀具类型对车轴表面残余应力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转速数控机床加工车轴合金材料时,车削参数及刀具类型对车轴表面残余应力值的影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8.
对铁路货物被盗丢失现象屡禁不止的危害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增强铁路棚车车门锁闭力度是铁路运输企业防止货物被盗丢失的重要途径,同时提出了使用密码防盗锁具有加强棚车货物防盗的建议和防止棚车货物被盗丢失的总体设想。  相似文献   

19.
基于铁路的第六次大提速,阐述了铁路货运除对原有“五定”班列、行包专列等产品进行优化以外,还应依据货运市场的需求,开发快捷运输等货运新产品及其策略。  相似文献   

20.
利用能够准确反映轮岔接触特性的车辆-道岔系统动态相互作用模型,从轮岔振动和轮岔接触几何关系两个方面,研究岔心区心轨关键截面轨顶高度降低值对高速道岔系统动力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通过设置合理的长短心轨关键截面轨顶高度降低值可以明显降低轮岔动态相互作用,达到道岔区低动力作用目的.针对现有某种高速道岔心轨轨顶高度设置,提出心轨关键截面新的轨顶降低值方案.与既有轨顶高度设置相比,本文建议方案在不影响轮岔接触特性前提下降低了轮岔动态相互作用,有利于延长道岔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