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韶山1型机车加装的自动转换两级电阻制动装置的主电路、换制电路及其制动特性。该装置能增加机车低速运行区的电制动力,满足了“技规”第214条对机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制动电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阻制动,由于简单、使用方便和运行可靠,在电力机车、电动车组和电传动内燃机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韶山1型电力机车自7号车起及韶山2型电力机车都采用了电阻制动随着机车动车的不断发展,对制动电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目前的一般高速动车,在开始制动的较短时间里制动功率要求是额定功率的两倍左右,即要有一定的过负荷能力。这就需要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制动电阻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电力机车在电阻制动时,牵引电动机作他励发电机运行,把列车的机械能变成电能,在制动电阻中变为热能消耗掉。机车采用电阻制动能提高列车下坡时的限制速度,减少闸瓦磨耗,避免轮箍和闸瓦过热而弛缓,使列车下坡时运行安全可靠。韶山1型电力机车安装着TZZ_2型制动电阻柜,额定电流420A,电阻值2.84Ω(一组),制动功率为3500kW。电阻带的材质为0.55mm×65mm的Cr20Ni80。每台机车装有两个电阻  相似文献   

4.
1 前言 随着铁路的改革和发展,广梅汕铁路公司管内全部使用了内燃机车作为列车的牵引动力,但内燃机车的优越性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如有些DF4B型机车出厂时是装有电阻制动装置的,但未完全投入使用即己被拆除,拆除的原因是个别台次装有电阻制动装置的机车运行中发生电阻制动装置帆布罩起火.拆除的行为说明人们普遍关注内燃机车的牵引性能,而忽视了它的动力制动性能.由于电阻制动装置没有很好的使用,不仅其优越性能未得到充分发挥,相反还造成很大的浪费.在<机车操作规程>第27条规定:"装有动力制动装置的机车,列车调速时,应首先使用动力制动,当动力制动不能控制列车速度时,及时配合使用空气制动."因此,应当恢复并使用电阻制动装置,尤其在龙川-汕头区段显得更为必要.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速铁路牵引动力电气化的步伐,铁道部田心机车车辆工厂和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联合设计制成一台新型的韶山3型电力机车。它吸取了韶山1型、韶山2型电力机车的成熟经验,并在韶山1型机车的基础上作了较大改进。采用可控硅级间调压,桥式整流电路,牵引电机容量增至800千瓦,并有电阻制动、空气制动和手制动。转向架采  相似文献   

6.
韶山1型电力机车是我国铁道电气化牵引动力的主力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此型机车运用到今,尚未发现重大的质量问题,但就辅助电机而言,还有一些容易造成机车机破、临修的惯性故障。本文就笔者所掌握的一些情况进行粗略分析。众所周知,电力机车是一种大功率机车,为了保证正常运行,机车上需要装设许多辅助机械。如平波电抗器、牵引变压器的油散热器、整流装置、牵引电动机和制动电阻等,在运行中将发出大量的热,需要通风机进行强迫风冷;牵引变压器需要装设油泵强迫变压器油循环;机车和列  相似文献   

7.
李亚可  刘利 《铁道机车车辆》2012,32(3):118-121,138
西昌机务段正在着手准备对现有的韶山3型4000系列电力机车进行改造。改造的目的是使韶山3型电力机车在使用紧急制动后仍然能使用动力制动(电阻制动)。笔者认为该项改造很有必要,能在危急时刻,提高整个列车的制动力,缩短列车制动距离,防止事故,确保列车的运行安全。但是,笔者也发现在改造的方案中也存在着不足,并提出补救方案。  相似文献   

8.
由于电阻制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运行可靠等优点,在电力机车、电传动内燃机车和电动车组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早在60年代中期,国产内燃、电力机车先后采用了电阻制动,但当时由于机车重量、总体布置以及电阻设计、生产水平有限,机车电阻制动功率较小,且运行故障较多。随着我国机车电传动技术的发展,电阻制动也得到不断发展,安装于SS3电力机车上的制动电阻装置,其制动电阻功率可达4000kW。东风_4内燃机车用TZZ5型制动电阻柜是在SS3机车TZZ4型制动电阻柜的基础上,对其电阻带  相似文献   

9.
一、电阻制动的优缺点电阻制动对于提高列车运行安全和改善运行指标具有重大意义。而电传动机车的优点之一是可进行电阻制动,这是利用电机的可逆性原理,将牵引工况的电动机运行转变为制动工况的发电机运行。列车采用电阻制动有下列优点: (1)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列车除机械制动系统外,由于配备了电气制动系统,因而提高了列车运行安全性。随着列车速度、载重和长度的迅速提高,电阻制动的作用更加明显。因为机械制动随着列车上述因素的增长,其制动效果下降,机械摩擦系数随着温度明显下降,故在高速时列车的机械制动系统呈现不  相似文献   

10.
电力机车电空制动系统中设有电空联锁控制环节,机车电阻制动时,有0.4kgf/cm~2的初制动,经过20~28s延时后,初制动自动缓解。该初制动的作用时间由电子继电器454控制。如图1所示。机车电阻制动时,换向手柄置制动位,调速手柄离开0位进行电阻制动操纵,电源由N326经63Z、64Z、88、105、215、SK_(1s)、SK_(2s)和并联的84常开联锁,再由N391经SK_(1s)或SK_(2s)、风道继电器265、267、266、268、279送至  相似文献   

11.
1 前言 目前我国生产的电力机车普遍采用的动力制动方式为电阻制动和基础制动.其中电阻制动是利用直流电机的可逆性原理,将牵引工况的电动机转化成制动工况的发电机运行,将机车的动能转化成热能消耗掉,对实现列车的平稳操纵、提高运行速度,保证列车安全运行,减少闸瓦和轮缘磨耗,实现机车自动控制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司机操纵不当,机车故障和机车设计固有的缺陷,常造成机车制动电阻带烧损,浪费了机车大量的材料费和检修费,给我段安全生产造成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例如迎水桥机务段2002年1季度,电阻带落修情况就十分严重,具体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2.
SS3型机车制动电阻柜采用立式安装,机车运用在制动工况时,由于人为和机械因素影响,造成制动电阻带过热变形,以致烧损,直接威胁运输安全,增加检修成本,文章对SS2型机车电阻制动工况的制动风机控制电路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矿用电机车的控制,在作电阻制动时,就是利用剩磁发电的,它的原理如图1所示。它是利用运行时留下的剩磁(见图2)。断开主电源,构成图1的回路,1D、2D发出的电势,通过相互的主磁极,并同时以电阻R作为负载构成回路。因而生成的电流又成为1D、2D的励磁电流。改变R的大小,能调到需要的制动力。  相似文献   

14.
JZ-4型接触网作业车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JZ-4型接触网作业车的结构特点和技术性能,阐述了该车的低速液压运行系统的设计原理及其无线遥控技术。该车的动力充足,传动系统和制动系统采用了机车的成熟技术,在提高最高运行速度的同时,实现了0~10km/h低速范围内的无级变速,低速运行平稳,制动准确。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以电机为牵引动力的电传动机车的明显优点之一,是可以进行电气制动。在上一讲介绍了机车的电阻制动,本讲将介绍另一种更有经济效益的电气制动,即再生制动。目前我国大功率干线电传动机车是交直型,无论是内燃或电力机车均普遍采用电阻制动。在电传动内燃机车上采用再生制动必要性不大,因为反馈电能除可供辅助机械使用外,无处可用;而在干  相似文献   

16.
机车在牵引和制动状态下,某一轮对发生空转和滑行时,粘着被严重破坏,机车的牵引力和制动力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同时造成轮对和钢轨间的有害摩擦,为了能使这种现象的危害性尽可能减小到最小程度,8G机车设置了空转和滑行保护装置。下面就该保护装置的原理作一说明。一、空转保护当轮对发生空转后,保护系统动作,自动给空转的轮对撒砂,以恢复粘着,从而恢复牵引力。动作原理:如图1,在牵引工况下,控制电路牵引制动联锁开关SA1-Ⅰ闭合,使  相似文献   

17.
周期性制动是货运列车在长大下坡道运行时的一种常见操纵策略,该过程中车轮会因频繁抱闸而温度上升,过高的温度会危及行车安全。为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考虑列车周期性制动对热流密度和对流换热系数2个车轮温升关键因素的影响,基于ANSYS软件建立二维车轮"运动—温度"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比已有研究实验数据,模型的数字实验结果表明模型有效,且得到:在设定前提下,无电制动力损失时,车轮温度不超过350℃;1台机车电制动力损失和电制动力完全损失时,坡道分别超过-23.7‰和-12.5‰后车轮温度会超过400℃;减压量每增加10 kPa,车轮最高温度平均增加13.6℃;制动限速每降低5 km/h,车轮最高温度平均降低16.2℃。研究结果可为线路坡道设计及电制动失效后的运营组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机车的基本工况和工作范围电传动机车基本工况是牵引、惰行和制动三种工况。其中主要是根据运行的要求,不断地调节机车牵引或制动力的大小,来控制列车的速度。图1—1以相对值表示了牵引或制动力和速度变化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原来,东风型内燃机车施行电阻制动时,是由调节反馈电阻R_(fk)的阻值来调节制动电流大小的。原理线路如图1所示,由于F_1F_2绕组磁势方向与励磁机L的主磁势方向相反,因此,当减小R_(fk)阻值时,反馈电流增大,则削弱励磁机的励磁,最后使制动电流减小。反之,制动电流就增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GK型机车两种制动形式的比较,对单、双侧制动的制动能力得出正确的概念,并对两种制动优劣作出评述:单侧制动方式能够很好地解决机车的闸瓦偏磨问题:如果采用合成闸瓦,则双侧制动时的制动力明显大于单侧制动时的制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