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快速、精确地计算任意坐标的对应桩号,在公路测量、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中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对组成平面线形的直线、圆曲线和回旋线3种线元的几何性质及其与任意点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研究,尤其是回旋线的研究,提出了计算任意点在每段线元上垂足的算法;通过遍历平面线形的每段线元,得到任意点在路线上的所有垂足;最后把垂线段长度最小的垂足的桩号作为其对应桩号。该算法已经在路线软件中实现,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应用;证明该算法搜索速度快、计算结果精确,可以适应于任意线形的公路。  相似文献   

2.
卵形曲线是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卵形曲线是一种特殊的复曲线,在公路和互通立交匝道线形几何设计中运用较为广泛,现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中对卵形曲线的使用条件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该文通过相关的理论计算,对规范中关于卵形曲线的部分条文规定的合理性、严密性进行了分析,可为有关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或修编规范过程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就公路平面线形设计中,几种主要线形组合的圆曲线半径和以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的长度的拟定及其计算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吴国荣 《公路》1997,(12):11-14
本文以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为基本线形元自由组合,构成适用于任何复杂的立交匝道平面线形布线基本图形。通过对整条匝道及两端控制线形元,进行设计参数自由度综合机动分析,建立了边界几何约束条件数学模型,提出了机动灵活的线形调整及边界几何闭合方法,扩大了设计适用范围,有利物线形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5.
栗志海 《公路》1995,(2):41-42
互通立交平面线形是互通立交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互通立交平面线形常用的有:单圆曲线、对称型曲线、非对称型曲线、卵型线、复曲线等等。所有这些线形在数学上均是由直线、缓和曲线(即回旋线)和圆曲线等三种线元组成。因此,将互通立交平面线形解释为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及其组和。三种线元分别由下列元素确定。门)直线:①FF线型代码(直线FF一见);②直线长度。门)缓和曲线:①FF线型代码(缓和曲线FF一2);②F偏转系数,左偏为。一厂;右偏为“十户;③A缓和曲线参数;④RO缓和曲线起点半径;⑤RI缓和曲线终点半径。(3…  相似文献   

6.
李方 《公路》1993,(3):18-22,37
本文介绍用于公路立交匝道布线的弦切线法,并编制出立交布线程序“LJBX-XQX.XEE”。设计者只需借助该程序便可求得构成匝道线形各单元的弦线、切线长及其位置,以布设出较理想的匝道平面线形。  相似文献   

7.
高等级公路线形设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从事高等级公路线形设计的实践,对有关问题,例如高等级公路线形设计要求,平面线形与纵面线形的组合,回旋曲线与圆曲线长度之比值,长直线,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段,断背曲线和直线与曲线比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对于直线上的车道驶出(驶入)道口,匝道是按一定的斜率偏离主线的,这时斜行的变速车道是一条直线,而对于曲线上的驶出(驶入)道口,变速车道不是直线而是按斜率规定的偏离度逐渐偏离主线的一条曲线.本文提出采用三次样条曲线来设计计算匝道端部曲线,并推广到一般的匝道线形设计.  相似文献   

9.
三次几何样条曲线在立交平面线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在总结目前一些基于样条的曲线设计思想和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针对立交匝道平面线形设计中经常遇到的“缓-圆-缓”组合形式,提出了基于三次几何样条曲线的线形设计计算方法,充分发挥样条曲线光滑连接,计算简便,与平面线相一致的特点,建立了初步样条曲线(反映线位约束条件和布线设想)与线形组合形式及参数之间的依存关系,实现了样条曲线向平面线形的自动转化,该方法对开发高效的正交CAD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喜安 《公路》1995,(3):24-27
公路线形多种多样。从圆弧、直线段、缓和曲线等复杂的组合中抽象出“圆弧”作为基本单元。以此基本单元为线元,可以迅速构造出任意公路线形。这样,这种公路线形用统一的线元格式输入数据求得计算结果,使线形设计大为简化。  相似文献   

11.
道路线形参数计算对于公路现状调查、道路优化设计、道路信息管理、安全分析和建立公路的三维空间模型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道路线形的特点,利用基于Hough变换的直线和圆曲线提取算法对数据进行分组,然后利用稳健估计对数据进行迭代平差,计算出道路各段线形参数,从而实现道路线形识别的目的。算法由Visual C 语言实现,在实践中证明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陈四平  宁晓霞 《公路》2021,66(11):63-67
公路路线线形是由直线、圆曲线、回旋线3个要素组成,标准的螺旋线从平面曲率上看是圆曲线.文中探讨的螺旋线是圆曲线与回旋线的组合.所谓单螺旋线,是路线起讫点切线方位角发生了360°变化.分别以四川省雅西高速公路和青海省大循高速公路工程实例为依托,探讨螺旋线在路线设计中的应用.另外,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和服务区选址与选型受地形、桥隧占比较高、基本农田保护严格等条件制约,在近些年的工程实践中较多地采用了两者合建形式,以山西省长安等3条高速公路工程实例为依托探讨两者合建方案与经验.  相似文献   

13.
双卵型曲线的设计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宣道光  姜太xin 《公路》1991,(1):26-31
一、前言目前国内公路在曲线设计中常采用回旋曲线和圆曲线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组合形式。本文研讨的是用二个回旋线连接三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型式(或称双卵型)的设计计算方法,此法可推广适用于多卵型。  相似文献   

14.
深入总结分析了高速公路立体交叉的功能特点以及选型的依据,阐述了远景交通量对立交规划和方案比选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交通量分布与匝道平面线形的关系。通过分析车辆在匝道上的运行轨迹、速度变化等特性提出采用以曲线为主的平面线形设计原则,并推导了卵形曲线计算中回旋线参数的取值。  相似文献   

15.
以服务区出、入口匝道的基本概念和相关设计指标为出发点,基于匝道平曲线设计的不同类参数,利用《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JTG B05-2015)(以下简称《规范》)中,匝道运行速度预测模型,构建服务区出、入口匝道最小长度计算模型.最后计算得到不同设计速度下高速公路服务区出、入口匝道长度的最小取值.  相似文献   

16.
互通式立交优化设计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立交平面形设计中的两种基本线形-圆曲线,缓和曲线作为构成互通式立交平面线形设计的线形元,并且考虑了行车条件,线形几何约束,超高要求等约束条件,建立了平面线形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以缓圆缓匝道设计为例,采用网络算法对非线民生规划问题进行了求解,避免了用牛顿法计算极值问题时要求隐函数的导数等困难。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外公路采用的曲线形式,主要是回旋曲线与圆曲线的各种不同形式的组合。比如,圆与直线之间采用回旋曲线连接过渡,是我们熟知的基本型式。其它形式的组合,如凸型曲线(用于克服极困难地段)和  相似文献   

18.
推导了汽车在缓和曲线上运行时的回旋线方程以及与曲率的关系,指出回旋线参数的特点和对平面线形设计的影响。深入分析了缓和冲击、行驶时间以及视觉条件与回旋线参数取值的关系,阐述了立交匝道卵形曲线中回旋线参数和长度设置与大小圆曲线半径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运行速度对某高速公路喇叭立交的连接部的回旋线参数进行安全性分析,提出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 一般情况下,在公路和城市道路上设置缓和曲线(回旋曲线)时,道路两侧的边线是不用考虑计算的。而在立交线型设计和立交桥设计中,当在立交主线或匝道上设置缓和曲线时,设计人员常常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如当一些建筑物邻近立交桥主线或匝道时,需保证立交设计主线或匝道与建筑物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匝道设置缓和曲线时,要求出匝道与主线的交点位詈(座标);当桥梁位于缓和曲线段时,需确定其准确的外型尺寸讲行结构设计;如在曲线内侧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互通立交的平面线形进行分析,将其分解成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三种基本线形单元,利用设计文件提供的各线形单元起终点桩号、坐标及偏转方向,反推出线形单元要素,然后利用弦切角计算出单元起点-终点、起点-P点的坐标方位角和P点切线方位角,计算出起点-P点的距离,进而推导计算出P、任意角度横向点H的坐标,为边桩和桥梁桩位的放样计算提供了依据。根据这一原理编制了程序计算框图,为互通立交放样程序编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