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在浅埋暗挖条件下,采用源于盖挖逆作法与施工优化的PBA工法有机结合创新的暗挖逆筑法修建大跨度双层地铁车站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
特大跨度超大断面地铁车站通常采用侧洞法、中洞法或双侧壁导坑法进行施工,其开挖导洞多,施工工序复杂,技术难度大。文章以广州地铁11号线流花路车站为工程背景,结合实际水文地质情况,对大断面地铁车站暗挖施工工法进行了优化,并采用Midas-GTS对优化工法的安全性及结构的可靠性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工法对缩短施工工期有利,结构沉降及隆起量均满足要求,其施工安全性和结构可靠性均能得到保证;同时应在实施过程中加强现场监测,注意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施作时机。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铁15号线奥林匹克公园站下穿大屯路隧道为国内首例大断面隧道长距离顺行密贴下穿既有隧道的典型工程。该工程原设计施工方案采用四上四下八导洞PBA工法,由于存在群洞效应,且车站主体结构赋存于富水的软弱粉质粘土中,使得其施工风险极大。鉴于此,文章对该地铁车站的施工方案进行了优化,取消了原方案下侧的4个导洞,改为施作长钻孔灌注桩,并针对改进的四导洞洞桩法的工程特点,最终形成了暗挖导洞大直径桩施工工艺。在车站施工期间对既有大屯路隧道结构进行跟踪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车站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案合理,新施工工艺能够确保既有隧道结构和地铁车站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为了优化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保证结构的稳定性,首先阐述地铁深基坑支护施工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列举出当下常见的基坑围护结构中的常见围护形式。并针对具体问题,给出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施工的解决策略,并分别从设计专项、渗水措施、周边荷载、地连墙施工及加固施工等方面进行叙述。为今后相关技术人员研究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设计提供借鉴,通过对深基坑围护设计具体方法的探讨,进一步优化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建设,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地铁车站深基坑建设的风险及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5.
盖挖逆作地铁车站的结构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铁车站所处的建筑环境极其复杂,对于多层多跨的大型综合性地铁车站一般应首选盖挖逆作法施工.深入研究盖挖逆作地铁车站的结构特点,不仅可以优化地铁车站的结构设计,而且可以促进盖挖逆作施工方法的关键技术的进步,及其在我国城市地铁车站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应用信息模型的工作量大、效率低、模型数据运用不充分、优化施工方案效果差等问题,以施工单位为应用主体,以施工流程为应用主线,从地铁车站信息模型应用标准化角度展开研究。首先定义地铁车站施工信息模型应用标准化流程,为施工单位在地铁车站施工中应用信息模型和优化施工方案提供一种通用的方法;其次进行少规格、多组合、多站场调用的标准化构件设计,基于Revit平台对标准化构件库管理系统进行设计,并运用Revit API二次开发技术和MySQL数据库实现其管理功能;最后以无锡地铁S1线南门站项目为例,调用标准化构件库进行标准化场地布置方案设计,验证应用标准化流程和标准化构件设计与管理的高效性,提高施工信息模型的应用质量。  相似文献   

7.
依托大连地铁5号线石葵路站大跨度浅埋暗挖车站工程,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进行三维数值建模,详细分析拱盖法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衬砌和围岩应力的变化情况,针对各施工阶段力学响应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施工措施,并对大断面导洞合理的开挖控制间距进行优化,最后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大断面主体导洞的开挖是引起地表沉降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上海轨道交通的发展和地下空间的应用,线路间将会形成越来越多的换乘节点。由于换乘线路有时不能同期进行建设,新车站施工会对已运营的车站造成影响,这就涉及到对已建成地铁车站的保护。通过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换乘节点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换乘形式中新车站施工对已建成车站影响的规律,从而选择更加优化的施工方案和保护措施,为将来的换乘节点的施工作必要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售票能力冗余导致城市电力资源及地铁公司运营成本闲置的问题,分析普通车站日常客流分布,综合考虑地铁车站售票设备成本和乘客的时间成本因素,建立地铁车站售票设备开启数量优化模型,同时通过排队论和Lingo软件进行计算,获得最优化的地铁车站售票设备开启数量。以郑州地铁农业南路站的日常客流为例,应用地铁车站售票设备开启数量优化模型,计算得到农业南路站售票设备优化方案,通过优化方案进行节能成果分析证明,该方案可有效节约城市电力资源及地铁公司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地铁2号线石门一路车站建设的施工和管理,对车站施工和环境保护的问题作探讨,特别是对离车站仅为4m左右的中央公寓这一建于解放前的老建筑物,车站在施工前和施工中采取了降水纠偏、树根桩隔新区和踊跃注浆等保护措施。此建筑物虽在车站施工前、中和后有一定的沉降、但由于控制好了它沉降势态,直至车站施工结束,没有发生门、窗无法关启的现象和裂缝,为地铁施工和环境保护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复杂条件下地铁车站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杂条件下为使地铁车站项目的施工质量、工期、造价和安全目标得以实现,关键施工技术的正确采用至关重要。文章以沈阳中街地铁站为例,针对工程施工所面临的复杂条件,对施工技术路线的确定和施工方案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工程实践及良好的施工效果表明,项目施工中采取的注浆加固、大跨度扣拱、超前地质预报以及施工防水等关键技术,对近接建筑物、不稳定地层下开挖大跨度隧道施工中有效控制地表沉降、保护周边建筑物及管线安全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超长地铁过江区间隧道及其车站型式设计布置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铁车站型式和区间隧道断面的选择,结合结构施工的合理性及环控设计的简洁性,对南京地铁1号线西延过江线过江段隧道区间和车站方案进行分析比选,并对设计进一步优化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3.
广州地铁六号线东山口站为国内首例在周边环境复杂条件下实施"先隧后站、盾构隧道扩挖"修建地铁车站的工程。文章介绍了该站左线站台隧道在盾构隧道的基础上扩挖形成地铁车站的主要修建技术及施工特点和难点。实践证明,采用盾构与明(暗)挖法相结合修建地铁车站的施工技术,是城市繁华地区修建地铁车站有效解决区间盾构隧道与车站施工相互干扰难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提高地下车站的防水效果,就地铁项目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施工要点、施工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做到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盾构法以其安全快速可靠等优点在我国的城市地铁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区间盾构施工和车站施工在速度和组织上的矛盾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也就是盾构过站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使得盾构法施工速度快的优势得不到发挥,同时可能带来较大工期风险.结合国内目前的技术和经济水平,提出一种新的盾构过站问题的解决方案,即盾构先行贯通全线大部分车站行车隧道,再结合明挖法或浅埋暗挖法在适当的时机拓展建造地铁车站.文章以北京地铁四号线角门北路站作为目标车站,对该方案进行了结构设计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对于提高地铁建设质量、加快地铁建设速度、降低地铁工程造价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单洞双线盾构隧道基础上通过浅埋暗挖等工法扩挖形成地铁车站可以解决车站段与区间段施工工期的矛盾,避免盾构机拖拉过站,减小车站施工对周围环境的扰动。文章依托北京地铁机场线西延北新桥站工程,开展了盾构隧道扩挖地铁车站方案研究,设计了采用PBA工法扩挖形成两连拱车站和三连拱车站两种方案。采用MIDAS对两种方案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推荐采用三连拱扩挖方案作为最优方案,并对三连拱车站结构合理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7.
大跨浅埋暗挖地铁车站中洞法施工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多块多工序施工的大跨度车站,以位移量作为监测控制值在测读和评判分析上有一定难度,而以应力应变体系作为监测及评判量有一定的优势,对于了解隧道支护结构的受力机理及结构的安全性能可提供直接有效的依据.文章针对大跨浅埋地铁车站的施工工法特点,选择合理的监测手段及技术,对北京地铁5号线天坛东门站施工过程中围岩压力、变形及结构内力进行了系统监测及数值分析,并对中洞法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及车站结构受力、变形特点和与施工进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中洞法施工的安全性进行了论证,可供同类工程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结合深圳地铁26标(世界之窗站)明挖车站的施工和裂缝实例,从材料、结构、施工等角度对车站结构开裂,造成结构受损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裂缝的控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为加强地铁车站与商业衔接空间的安全管理,分析了现状及问题,从地铁车站属地管理角度探寻了商业衔接空间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开通运营各阶段的管控原则及常态化管理措施,对推动地铁车站属地管理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以期为同类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上海地铁1号线地下工程的主要技术特点。11个地下车站及18.8km区间隧道都处于市中心并建于很软弱的困难地层中。地下墙深基坑施工法及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法用于地铁工程的建设中。考虑到上海软粘土的压缩性和流变性,根据时空效应的理论在深基坑和盾构施工中为经济有效地控制地层移动而采用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和适当的施工参数。本文还介绍了用于区间隧道衬砌防水和靠近深基坑和高层建筑工地的隧道保护的实际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