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长距离交通方式和旅游的发展,进入景区的最后一段路程成为旅游出行新的瓶颈,众多景区首选轨道交通破解这一难题,急需新的规划方法满足旅游轨道交通发展需求。通过分析旅游交通出行链,确定旅游轨道交通主要承担区域出行和景区内漫游功能。结合客流特征和工程实施条件,提出4种线路规划形式:旅游轨道交通线路衔接景区游客集散中心与城市交通枢纽、穿越景区连接景点与交通枢纽、连接景区内不同景点、兼顾观光功能及作为纯体验项目。通过对主要旅游轨道交通系统制式对比分析,初步确定旅游轨道交通系统制式的选择原则。研究有利于旅游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过程中明确功能定位、选择系统制式,协调轨道交通与景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规划中的沈阳轨道交通旅游专线穿越沈阳棋盘山旅游景区,线路采用跨坐式单轨交通制式.通过对线路走向、轨道与车辆制式的选择,以及车站设置、高架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旅游景区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的影响.该线路充分考虑了与既有或规划道路的结合,采用了对景区环境影响小的轨道及车辆制式,在车站设置和高架结构设计上做到了与景...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以其运量大、污染少、乘坐舒适等特点,被越来越多名胜景区所利用。合理的线路方案是决定旅游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系统分析旅游轨道交通线路方案规划的特点,从旅游轨道交通线路服务功能分析和交通供需理论出发,提出线路方案评价体系结构;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旅游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的多目标决策优选模型;通过分析计算优选最佳方案。以某著名景区旅游轨道交通线路方案研究为例,为旅游轨道交通线路方案规划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悬挂式单轨系统作为一种设置灵活、占地少、建设快的制式,在国内旅游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前景较为广阔.旅游轨道交通的客流特征主要体现在客流时间分布、客流空间分布和客流需求特征上,由于线路功能与城市轨道交通截然不同,采用常规的行车组织设计方法不能较好满足客流需求.结合客流特征,研究旅游轨道交通的行车对数、列车运行交路、旅行速度的设计方法.最后以某景区旅游轨道交通为算例进行行车组织设计,以满足不同时期的旅游客流.该算例表明悬挂式单轨系统在旅游轨道交通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为具体工程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低速磁浮作为一种新型轨道交通,其技术特点能否适应旅游景区发展需要综合分析评判。通过对景区发展需求进行归纳总结,对比分析中低速磁浮交通与传统轮轨交通技术特点,结合凤凰磁浮文化旅游项目研究中低速磁浮交通在景区交通中的适应性。研究表明,(1)景区交通发展需解决景区可达性,促进景区经济发展,优化景区交通线网,保护景区生态环境。(2)中低速磁浮具有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线路适应性优、投资成本低等特点。(3)中低速磁浮在景区交通应用中应与景区发展相适应、与交通规划相适应、与客流水平相适应、与建设条件相适应、与经济效益相适应。(4)在凤凰古城的应用中,磁浮交通促进客流初期增长70.69%,改变71.6%的游客和71.4%的居民出行方式,相较出租车旅途时间缩短66.67%。  相似文献   

6.
齿轨铁路是一种"小而美"的新型旅游轨道交通,拥有极强的爬坡能力,最大可达480‰,为常规铁路的6~12倍,是山地景区旅游交通的极佳选择.依托具体设计案例,结合齿轨铁路技术特点和景区旅游交通需求,总结齿轨铁路总体设计的关键思路及要点.研究结果表明:齿轨铁路总体设计首先应进行上位规划,设计速度选取关键"慢游"而非"快旅";...  相似文献   

7.
以长白山规划旅游示范线为例,探讨旅游景区的轨道交通在衔接规划及线路走向等方面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鉴于山岭区旅游轨道交通项目的系统性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基于旅游乘客的观光需求、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山岭地区的线路条件等特征,确定山岭区旅游轨道交通车辆的选型依据和选型原则。以典型的有轨电车为例,对车辆结构、轮轨型式、地板型式等车辆选型的主要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建立了山岭区旅游轨道交通车辆选型的策略,并对其实施重点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9.
作为西部大开发路网建设一部分的兰州至成都铁路选线设计,从线路通道的地理位置出发,综合分析线路走向沿线的人口、资源分布以及经济社会效益,特别是在国民经济中和路网中的作用,结合沿线地形条件和各类资源分布及开发前景,提出按干线与支线相结合的原则布设区域路网的设想,所提出的线路走向既有利于少数民族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又成为国家路网宏观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兼顾了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结论为:兰州至成都铁路线路方案宜采用经临夏、合作方案,定位为客货共线的区域路网铁路干线,同时考虑兼顾九寨沟旅游客流及沿线地方货流量需要的支线联络线路。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地面轨道交通方式在旅游景区的适用性,以普陀山智轨为例,从景区规划、客流需求、交通资源利用等方面论述智轨系统与景区需求的契合程度。普陀山作为宗教性质的景区,整体发展趋于成熟,年游客总量仍有小幅增长的空间,极端高峰日、高峰日、平日的时间分布特征明显,布局规划智轨线路与景区规划、客流需求、交通资源利用的适应性较强,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客流状态灵活组织运营方案,提升全岛交通运行效率。智轨线路建设周期短,工程量小,可在不影响景区运营的情况下快速投入使用,对应对普陀山景区大客流冲击,提升景区发展品质,改善游客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山区米轨旅游轨道交通线路线形设计对行车安全性、乘车舒适性有重要影响,为合理确定其线路线形设计标准,结合米轨快速旅游交通车线系统特点,利用线路参数分析方法对线路平纵断面关键参数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实设最大超高建议值取80 mm,欠超高允许值一般地段取45 mm,困难地段取65 mm.(2)时速120 km条件下,线...  相似文献   

12.
旅游轨道交通是一种新型的交通方式,受地形及增加景区收益属性要求,以往选线及桥梁设置理念已不能满足要求。针对桥梁与旅游轨道的适宜性分析,总结旅游轨道交通桥梁设置的特点。运用力学公式、有限元软件对大纵坡、小半径空间复合曲线梁体及落石防护等进行计算,以及对景观设计发展进行探讨,得出结论:七星山地形适宜采用山底轮轨、登山段齿轨、山顶悬挂式空轨的多制式组合系统;梁端部加牛腿的构造可有效简化外界受力,适应大纵坡下梁体设置;小半径空间复合曲线梁的计算复杂,空间多自由度力学问题研究不足,需要进一步研究;大纵坡,小半径条件下宜多采用连续刚构桥式;旅游轨道桥梁应重视外观概念设计,以增强景区适应性,我国桥梁亟需提高景观概念设计及研究水平;高桥段落落石防护宜采用桥梁和防护结构一体化结构;桥梁装配式施工的核心问题是构造尺寸标准化设计,需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内旅游市场持续旺盛。在旅游高峰期,景区与景区、景区与城市间客流集散点之间的交通拥堵问题和客运服务供需矛盾问题日显突出。通过对旅游轨道交通的市场机会与需求特点、几种轨道交通模式的特性、实现客流聚集地和旅游景点之间的有效连接形成旅游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就旅游轨道交通的有序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悬挂式单轨系统在山区旅游轨道中的可行性与适应性,采用分析、归纳与总结的方法,在提出山区旅游轨道制式选型原则的基础上,介绍了适用于山区旅游的轨道制式,并重点研究悬挂式单轨应用于山区旅游轨道时的适应性。研究表明:(1)悬挂式单轨对山区的地形和气候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2)灵活编组的方式可满足景区淡旺季不同时段的客流需求;(3)悬挂式单轨轨道结构轻盈,与景区周边环境协调性好;(4)牵引供电方式可根据线路及周边环境灵活选择;(5)受制式本身的制约,悬挂式单轨在山区中的故障救援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以列车自救和工程救援车救援为主;(6)悬挂式车厢内部视角通透,观光效果较好,可带来独特的旅游体验;(7)作为景区旅游产品,其票价可根据旅游客流消费水平、运营公司效益等方面,经综合考虑后制定。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玉溪至磨憨铁路控制性工程元江特大桥,在该区域地形险峻、地质复杂的条件下,进行桥位及线路多方案研究比较,确定合理的线路方案,并总结类似地区的设计原则。分析该区域的各种控制因素,拟定可能的线路方案,根据控制因素的重要性及投资,对各方案进行优缺点比较研究,得到甘庄顺直方案最为合理、可行,同时总结类似地区要坚持重大控制工程优先选址、地质选线等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在部分高速铁路工程独立坐标系搭接区域,由于坐标系设计及线路设计不当产生了线路中线无法平顺衔接的问题。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了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案,对高速铁路坐标系设计及线路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结论:通过对坐标系搭接区域出现问题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坐标系设计时,应控制相邻两个坐标系投影变形之差;在线路设计时,应正确选用坐标系换带后控制点;在坐标转换时,相同的控制点在不同坐标系下应使用坐标换带方法转换。  相似文献   

17.
以贵阳地铁2号线为研究对象,对山地城市轨道交通在长大坡道地段的线路设计进行研究。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对平面进行多种方式展线,纵断面采用不同坡度设计,从线路条件、车站埋深、运营条件、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法。对提出的线路设计方法,从车辆的牵引、制动适应性进行验证,以保证线路设计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八纵八横"高铁线路的全面贯通改变了区域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提升了沿线区域旅游发展的质量。本文以京沪高铁沿线10个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建立通达度模型、旅游经济联系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测度高铁运营前后通达性、旅游经济联系量以及二者的协调发展程度。研究结论:(1)高铁大大压缩了沿线旅游城市的时空距离,通达性提高幅度显著,沿线旅游城市通达性提高幅度均在50%以上,其中济宁通达性提高幅度最大,达到70. 37%;(2)高铁开通前后,沿线旅游城市旅游经济增长幅度差异很大,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较弱的城市高铁驱动影响显著;(3)从时空变化来看,协调度变化呈现出协调度增长、协调度下降和协调度先降后升三种状态,其中协调度先降后升现象显著;(4)本文研究从理论视角完善了高速铁路的区域旅游效应测度方法,从实证的视角验证了高速铁路区域旅游协调的表征,可为高速铁路与区域旅游规划管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以及"快进、慢游"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概念的提出,玉溪市急需发展旅游轨道交通以提高城市旅游竞争力,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本文对玉溪市的社会经济、城市交通及旅游发展特征进行全面梳理,通过分析交通症结以及研究旅游与城市通勤客流相结合的城市人口出行特征,剖析城市轨道交通层次划分,提出玉溪市城市旅游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结论:(1)预测2050年城市客流的发生、吸引量为616万人次,多集中在老城组团和通海组团,且科创新城组团及大街组团增幅最大;(2)规划城市旅游轨道交通网络包括区域快进的高速铁路和国铁干线,全域互通的高速铁路和市域轨道,内部通勤的立体轨道;(3)提出"H+倒L"形结构线网,共5条线路,长145. 6 km;(4)构建了旅游轨道交通线网综合评价体系;(5)建议线网分先期、发展、完善三个阶段建设;(6)本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城市旅游轨道交通规划提供一定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不良地质区域是影响铁路选线设计的重要控制因素,以防灾减灾为核心的区域选线方法能够合理规避各种不良地质灾害.为进一步完善不良地质区域铁路选线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以西宁-成都铁路西宁至黄胜关段为对象,进一步研究复杂艰险山区的铁路选线设计.利用前期地质研究工作成果,分析线路行径区域存在的复杂地质灾害问题,并充分结合相邻线路及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