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提出在车辆起步和换挡过程中通过CAN动力网络控制发动机的输出扭矩来改善AMT换挡品质的新方法,制定扭矩控制与离合器接合控制策略,并在装有AMT的某重型商用车上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换挡过程中通过控制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并与离合器的接合过程相协调,可显著提高AMT的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2.
单缸EGR发动机压缩比优化及涡轮增压器匹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台气道喷射单缸EGR发动机上,独立控制EGR缸喷油及点火,实现燃料改质,研究了不同压缩比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此外还匹配了不同涡轮增压器,用于改善外特性扭矩。试验结果表明:单缸EGR能有效改善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NOx和CO排放性能均所改善,但THC排放恶化,动力性能下降;提高压缩比能有效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降低燃油消耗,但过高压缩比使发动机爆震倾向严重,限制发动机外特性扭矩;通过匹配小涡轮增压器低速扭矩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3.
车用汽油机稀薄燃烧的实现及排放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车用465汽油机稀薄燃烧的实现与机内净化策略,借助于缸内存在的滚流运动,采用适当的气道内喷射方式,实现了均质稀薄燃烧,不同负荷时的稀燃极限可达21~22,分析了汽油机稀燃排放的特征,NOx排放先升高后降低,HC和CO排放明显降低,合理控制稀燃空燃比,可降低NOx排放。  相似文献   

4.
作为本田公司的下一代发动机系列,配装于Accord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新型2.0 L汽油机具有燃油耗低和排放性能好的特点。采用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电子控制系统,具有2种特定凸轮(即功率凸轮和燃油经济性凸轮)。功率凸轮作用持续期短,用于大功率输出和发动机起动;燃油经济性凸轮作用持续期长,可通过延迟进气门关闭正时,获得阿特金森循环效应。还采用了冷却废气再循环(EGR)技术,并对控制系统进行了改进,实现了低燃油耗目标。首先,能确保EGR阀前后压差的新型控制系统改善了EGR流量的控制性能。其次,改进了扭矩控制,可以预测因点火延迟引起的发动机扭矩下降。驱动性和燃油经济性在极苛刻的条件下保持原有水平。最后,采用了基于大气压力改变运行点的控制技术,即使环境发生变化,仍可保持低油耗性能。开发了混合动力车用催化转化器的新型快速预热系统。在发动机起动阶段,通过改变电机运行来控制发动机负荷,这样可有效预热催化转化器,从而使尾气排放降低到能满足特超低排放车SULEV 20标准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进气道对火花点火发动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火花点火发动机缸内空气运动的滚流与涡流强度,可以增加燃烧室中的湍流强度,加快火焰传播速度和燃烧速率,从而改善燃烧过程,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通过对2气门TJ376Q汽油发动机进行试验,设计了新型进气道,稳流试验台检测表明,所设计的新气道涡流比,滚流比和流量系数比原气道都有较大提高,进气系统的流动特性得到改善,提高了发动机的最大扭矩和最大功率输出。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的节气门开度、转速、空燃比、点火提前角等运转条件下,对改装的4RB2天然气发动机和原发动机的扭矩、功率等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当发动机由燃烧汽油时的工作状态直接变换为燃烧天然气时,发动机的扭矩或功率下降非常大;增大点火提前角和增加点火能量,可使发动机燃烧天然气时的动力性得到改善;发动机燃用天然气时,与浓混合气条件相比稀混合气条件的扭矩在高速时较大,低速时较小。  相似文献   

7.
以某2.0 L发动机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和仿真分析燃用氢-汽油两种燃料各自的优缺点。结合万有特性曲线,确定双燃料发动机的燃料切换点,并基于扭矩连续的控制策略计算得到了切换期内的节气门开度和两种燃料各自发出的扭矩值及燃料流量值。通过控制节气门开度、混合气浓度可实现双燃料切换过程中的扭矩连续变化,表明该控制策略可行。  相似文献   

8.
陈强  刘书亮 《汽车工程》1999,21(6):369-373,343
本文提出一种改善五气门电控气道喷射汽油机稀薄燃烧的新方案-组合喷射稀薄燃烧,并对影响稀燃性能和排放的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两个喷油器的喷油量和喷油定时对油耗和 明显的影响。采用组合喷射稀薄混合气燃烧与采用单进气道喷射相比,在部分负荷时的排放和油耗都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以采用双VCT和可变进气管的V6气道喷射发动机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不同的VCT和可变进气管对发动机充气、燃烧、油耗和排放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恰当的进排气VCT开度组合辅以不同的进气管容积腔状态可以有效改善发动机充气效率和降低排放:不同的进/排气门开启时刻、气门重叠角以及进气管容积腔大小对放热规目的影响不大:恰当地控制进/排气门开启时刻和气门重叠角,再结合点火提前角的优化有助于改善油耗.  相似文献   

10.
对螺栓动、静态扭矩进行阐述,采集静态扭矩数据,运用SPC和3Sigma方法确定静态扭矩的控制范围。结合得到的静态扭矩控制范围和实际生产经验,总结出一种计算静态扭矩控制范围的经验方法,并在实际检测中得到验证,可在保证螺栓装配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一种天然气发动机空燃比控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电控天然气发动机的空燃比控制精度,是改善发动机经济性、动力性和降低尾气排放的关键环节。本文将模糊神经网络与PI控制技术相结合构成一种模糊神经解耦混合控制器。新控制器在控制过程中借助模糊神经网络的自学习算法实现控制参数的在线调整。将该算法应用于天然气发动机空燃比控制中,利用宽域空燃比传感技术,通过调整喷射脉宽控制发动机的空燃比,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大发汽车公司在原KF型发动机的基础上开发了新款KF-VE7型及KF-VET2型发动机。新款KF发动机采用了以下4项关键技术:高滚流比气道、喷雾液滴颗粒化喷油器、发动机多次点火系统,以及小型燃烧室。通过应用以上技术,可有效改善燃烧过程,并提高燃油经济性,同时使其最高功率及最大扭矩与原KF机型维持在同一水平,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排放指标。  相似文献   

13.
《重发科技》2004,(2):13-13
最近,德尔福公司开发出一种名为“最大扭矩制动器”(MaximumTorqueBrake)的新式刹车盘系统。它可提供极高的扭矩性能,并大大改善散热状况,有利于减轻质量,降低噪声、振动及提高行驶平顺性(NVH)。  相似文献   

14.
怠速控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发动机输出扭矩不断修正。来得到稳定的怠速。一般是通过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来实现的。比例/微分部分作用较快。一般是通过点火实现。而积分部分作用较慢,一般是通过进气实现。现代汽车怠速控制策略,基本上不采用控制喷油量实现怠速转速控制,因为它会导致空燃比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在VTEC机构的DOHC发动机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开发了VTEC-E,VTEC,DOHC VTEC三种较为理想的新系列,其主要性能及参数见表1,对于VTECE发动机,采用了缩短燃烧时间,提高着火性,规定稳定燃烧的极限及控制空燃比等技术,在低转速区域,用停止一个进气门工作来实现稀燃,降低了燃油消耗,在高转速区域,用四气门全部工作,实现高功率性能,VTEC发动机用改变进气正时和升程的办法,兼备低转速区域的大扭矩与高转速区域的大功率,DOHC VTEC发动机通过分别改变进,排气门正时和升程的,办法,同时实现高转速高功率与低转速大扭矩。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不同偏移量的气道进行气道稳态试验和发动机台架试验,得到气道流量系数,发动机扭矩、油耗、排放数据,得出满足要求的气道参数,为后续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完成了基于扭矩的控制模型匹配标定,包括驾驶员需求扭矩模型匹配标定,摩擦扭矩和泵气损失扭矩匹配标定,每缸进气量与平均指示压力关系匹配标定,点火角效率损失和空燃比效率匹配标定,节气门模型匹配标定,空气系统模型匹配标定。标定结果表明,随着转速和平均指示压力升高,摩擦损失逐渐增加。随着冷却水温的降低,摩擦损失逐渐增加,随着进气量和转速的增加,泵气损失增加,平均指示压力和每缸进气量基本为线性关系。自主开发的控制系统经过匹配标定,能精确控制发动机稳定运转,表明开发的控制系统能达到预定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8.
2009款讴歌RL     
《车时代》2008,(6):285-285
2009款讴歌RL的创新始于讴歌有史以来最强劲的发动机。全新开发的3.7升V6发动机首次在进气门和排气门同时使用了VTEC机构,能够输出高达370牛米的最大扭矩和307马力的最大功率具有更高的压缩比,此外还采用特殊的双级镁进气歧管,使进气能够根据发动机工况发挥单充气增压或双充气增压功能。  相似文献   

19.
混合动力汽车模糊逻辑控制策略的建模和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PHEV)中内燃机和电机之间存在动力的耦合和分离过程,能量管理策略比较复杂。文章提出了基于模糊逻辑控制扭矩分配策略,建立了各功能组件模型,并利用ADVISOR2002的仿真环境,完成了该模糊逻辑扭矩控制策略和电气辅助控制策略仿真比较。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模糊逻辑控制策略对提高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改善排放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发动机进气系统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气系统性能的好坏严重影响发动机和整车性能。文章利用GT—Powe,软件,以4100型汽油机为原型机进行一维建模仿真,介绍了不同进气总管管长和管径在发动机不同转速时对充气效率、扭矩及功率的影响。表明进气总管结构参数主要影响进气系统波动效应,提出发动机在中低转速时对充气效率影响较大;而高转速时,对充气效率、发动机扭矩和功率的影响较小。对汽油机进气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