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作为国际主要产业的汽车工业,其发展前程日益严重地受到能源、环保和安全三大危机的威胁和冲击。为了适应人类社会在更高阶段发展的需要,汽车工业将毫无选择地接受这三大挑战,进行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所以当前以至未来的国际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向有利于节能、环保和安全三方面发展。作为汽车工业中的客车工业也不例外,除了向这三方面发展外,还将继续向提高多功能性和舒适性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汽车工业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汽车零部件的使用性能和商品性能方面论述了无损检测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重要地位,它是现代汽车工业的基础。评述了国内外汽车工业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并根据未来汽车发展方面分析了无损检测发展的趋势,以及我国汽车工业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能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与应用问题己成为各国汽车工业积极探索的焦点。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技术高度重视,从汽车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的战略出发,颁布制定了优惠的政策措施,积极促进本国新能源汽车工业发展,以提升本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在全球汽车工业新一轮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4.
《汽车工程》2005,27(4):F0003-F0003
为了推动我国的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全面提升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竞争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于2005年12月6—9日在上海市国际展览中心举办首届“国际汽车零部件及制造技术展览会”。展会的主题为“交流、合作、竞争、发展,旨在进一步加强国内外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并且使汽车零部件企业适应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参与主机厂的产品配套工作,在满足国内市场需要的同时,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年来,汽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未来的几年内世界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将由量变达到质变。由美国、日本、欧洲为代表的汽车工业发达国家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先后从节能、安全、环保等方面制定了汽车技术的发展规划,并组织科技攻关。预计在未来几年里国际市场汽车结构将  相似文献   

6.
影响汽车市场及行业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有国家的政治要素,经济要素,社会要素和技术要素等,发展我国汽车工业,在政治上要完善国家发展汽车工业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切实发挥政府对汽车工业的扶持作用。在经济方面,要迅速提高中资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同时采取外资投资的融资方式,在技术上,要加强对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力度,启动国家创新工程,在社会要素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汽车消费市场和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第七届北京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的概况,特点,以及从车展所反映出的现代汽车发展技术趋势。同时,针对我国汽车技术创新与汽车后市场的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汽车用钢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钢板和特殊钢两个方面评述了汽车工业用钢现状和发展趋势。高强度,高耐蚀性和高质量是汽车用钢的主要发展方向,尽管存在代用材料对钢材的竞争,钢铁工业凭借生产工艺的进步,使钢材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汽车的主要材料。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进步,从量变到质变,出现了从合资发展转变为自主创新发展,汽车产品净进口转变为净出口,汽车产品出口转变为技术、资本输出,从融入世界发展转变为参与世界汽车产业调整等一系列重要的转折。在汽车产业技术和发展层次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表明了世界汽车加工制造业向我国转移调整的结束,出现了我国参与重新分割国际市场新格局的发展趋势。本文就在上两期发表的《我国汽车产业实现从合资发展转为自主创新发展的转折》、《我国汽车产品实现从净进口到净出口的转折》的基础上,再提出《实现从产品出口到技术、资本输出的转折》的研究意见,供汽车工业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进步,从量变到质变,出现了从合资发展转变为自主创新发展,汽车产品净进口转变为净出口,汽车产品出口转变为技术、资本输出,从融入世界发展转变为参与世界汽车产业调整等一系列重要的转折。在汽车产业技术和发展层次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表明了世界汽车加工业向我国转移调整的结束,呈现出我国参与重新分割国际市场新格局的发展趋势。本文就在上期发表的《从合资发展转为自主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考》的基础上,再提出《我国汽车产品实现从净进口到净出口的转折》的研究意见,供汽车工业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论述我国汽车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对我国现阶段汽车冲压件市场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汽车冲压件的技术现状与国际汽车冲压件的技术发展趋势,对我国汽车冲压件行业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重点介绍了冲压件模具设计技术与国外的差距,并提出一些我国冲压件行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2.
汽车覆盖件生产的柔性化冲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的水平和质量取决于生产工艺与装备水平,一个国家汽车工业和一个汽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又取决于装备的先进性和制造成本。正是近年大量先进生产工艺与数控设备的采用,使我国汽车装备整体上进入柔性化时代,才支撑着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己 《世界汽车》1994,(3):49-53
节能、环保、安全是当代世界汽车工业的三大主题,也是当代国际汽车产品的主要发展趋势,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在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开发新能源汽车,开发和使用清洁型汽车,提高汽车安全可靠性等方面正在进行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14.
加强协调领导,推动我国燃气汽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代表国有科委工业司出席’98上海汽车气化燃料技术安全设备国际研讨会,并阐述了推动我国燃气汽车发展方面的主要观战和作法,包括我国发展燃气汽车的任务,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液化石油气(LPG)汽车的推广使用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工业必将面临严峻的考验。本文在分析我国汽车工业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发展趋势,提出我国汽车工业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包括汽车工业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国务院颁发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从汽车产量规划,技术政策、产品发展重点、重点攻关技术以及家用轿车发展的战略想等方面展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市场和法规对汽车节能、环保、安全、舒适的要求与日俱增,汽车工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只有依靠技术进步。材料是构成汽车的物质基础,汽车中每个零件的生产制造都会涉及到材料技术,汽车技术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技术的发展。本文指出了轻量化与功能化是汽车结构材料的发展趋势并展开了相关论述,低成本和高性能是汽车材料开发面临的新挑战,针对我国汽车材料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二、21世纪初中国汽车工业在国际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第一,从产业规模、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看,中国汽车工业目前仍然是一个从整体上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关税税率的降低,非关税保护措施逐步撤除,汽车进口呈逐年上升趋势(见表1、2)。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车工业与世界汽车工业存在的差距,联合,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出路所在,中国汽车工业内联合的目的在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先进技术共享及对有效市场空间的合理分配,国际联合的目的是使汽车工业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国内联合可以采取收购,资产置换,控股和技术共享等多种方式,国际联合要注意全方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联合过程中要注意行政支持,国有资产盘活和处理好引进与自主发展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八章《零部件及相关产业》站在汽车工业全球化的高度,指出了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方向:“适应国际产业发展趋势”,“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努力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工业采购体系”。《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八章《零部件及相关产业》虽然没有“国产化”、“地产化”等名词,但是通篇都体现了强化自主开发的精神。应该说,其含义比“国产化”、“地产化”更加全面、更加开放、更加符合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和现状,具有战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