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柴油机排气微粒控制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柴油机排放的大量微粒和NOx对环境的影响较为严重。回顾了柴油机排气微粒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柴油机排气微粒控制的三种方法,指出虽然采用缸内措施及燃油质量的改善可大幅度降低微粒排放,但面对未来更为严格的排放法规,需要使用微粒后处理装置,对催化转换器和捕集氧化系统的技术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述。  相似文献   

2.
车用柴油机微粒排放测量的稀释取样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用于柴油机排气微粒 (PM)测试的稀释取样系统的工作原理 ,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全流稀释取样系统费用高 ,但能满足世界各国排放法规的要求 ,能对PM排放进行精确测量 ;部分流稀释取样系统投资小、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3.
文章简要地介绍研究了国内外柴油机排放控制现状和发展,分析比较了国际上现行排放测试方法及技术,为合理控制和科学监测我国汽车柴油机的排气污染物排放,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汽车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和测试方法法规,确立了法规制定原则和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正>选取一辆装有微粒捕集器的柴油车,根据GB18352.5-2013标准内Ⅰ型试验要求在转鼓上进行试验,分析柴油车在NEDC循环工况中微粒数量的分布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柴油车微粒物主要在NEDC循环开始时的冷启动阶段以及高速段的加速工况下产生。汽车发动机排气微粒是排放法规限制的主要有害排放物之一,被认为是环境大气中悬浮着的大量微粒物的直接流动排放污染源。由于汽车发动机排气微粒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和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的实施,欧  相似文献   

5.
车用柴油机排放控制及欧Ⅱ阶段技术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降低排放的关键技术,包括缸内控制,废气再循环,可变涡轮增压,4气阀,共轨和排气后处理技术。介绍了东风汽车公司柴油机满足欧Ⅱ排放法规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工程机械所用柴油机动力排放的国家标准以及该标准对柴油机尾气排放限值的要求和试验方法,并分别对控制柴油机尾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几种方法即废气再循环(EGR)、燃料改性、排气微粒后处理系统、使用还原转换装置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7.
李军  向璐 《北京汽车》2015,(4):23-28
柴油机微粒排放控制技术已成为柴油机技术发展中的核心之一。文中探讨了微粒捕集器的捕集机理、过滤体材料特性以及再生技术。并利用AVL Boost软件建立模型,仿真分析了发动机的排气温度和柴油机微粒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的过滤孔密度对DPF的最高温度、排气背压和排气碳烟量的影响,提出了柴油机微粒捕集器设计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排气微粒捕集器燃气再生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提出了一种新的柴油机排气微粒捕集器的再生技术 ,即利用燃气与排气中的O2 燃烧清除微粒捕集器中沉积的微粒 (PM)。根据燃气的物化特性和排气中的含O2 量 ,对这种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 ,为解决柴油机PM排放控制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
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国内外排放法规的比较,综述了控制发动机排气污染的关键技术,预测了柴油机和汽油机的排气污染物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车用直喷柴油机稳定工况下排气微粒与烟度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刘忠长  刘巽俊 《汽车工程》1997,19(4):206-209
本文通过测量一台车用直喷柴油机50个工况下的微粒排放和烟度,得出了排气微粒及其干组份与滤纸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微粒的可溶组份与排气中气排气中气态总碳氢 之间的关系,并且回归成经验公式 。  相似文献   

11.
柴油机排气微粒捕集器技术是实现柴油机微粒排放控制最有效的技术。而柴油机微粒捕集器的关键技术是过滤材料和再生方法的研究,本文在介绍其过滤材料和再生方法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和研究了其特点和主要问题。对系统中各类再生系统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阐明了其优缺点和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柴油汽车微粒排放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国外柴油汽车同粒排放控制措施,主要方法有使用低硫燃烧过程,以秀害排放量的生成,采用排气后处理技术进一步降低微粒排放量。同时指出国内对柴油车辆微粒排放控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控制标准低,控制技术落后,因此加大柴油车技术革新改造和新技术使用,是我国今后的努力目标。  相似文献   

13.
泡沫陶瓷过滤器微粒捕集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柴油机排气微粒过滤的试验结果,对泡沫陶瓷过滤体的过滤机理及特性进行了论述,对泡沫陶瓷过滤体的过滤效率和排气背压有较大影响的几种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为柴油机排气微粒后处理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热重法测量柴油机排气微粒中有机可溶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热重分析中不同升温速率对柴油机排气微粒中SOF和无定型碳的热反应温度区间的影响,提出了热重分析柴油机微粒中SOF的方法及条件。试验表明,该方法和测量条件可准确测定柴油机排气微粒中SOF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柴油机排气微粒后处理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自行开发研制的以过滤体微波再生技术为基础的柴油机排气微粒后处理系统的总体组成、工作原理、设计原理及设计思想。详细分析了微粒过滤器的结构设计及微波再生系统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微粒后处理系统对柴油机排气微粒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净化率在50%~75%。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红外辐射能用于柴油机排气微粒过滤器再生的机理,并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红外辐射能可明显地提高柴油机排气微粒过滤器的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17.
王轶苏 《汽车维修》2004,(12):50-51
近年来,柴油发动机由于其种种优越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从总体上看,由于柴油机的负荷调节方法采用定量质调节方法,使柴油机的CO和HC排放量要比汽油机低得多,但微粒排放量却比汽油机多几十倍。为控制碳烟微粒的排放量,可对车辆进行自由加速排气烟度的检测,但该方法对排气冒蓝烟或黑烟无法测量。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与催化剂协同降低柴油机排气新装置的原理与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对减少柴油机微粒以及NOx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宋崇林  韩笑 《汽车技术》2000,(11):20-22
研究了热重分析中不同升温速度对柴油机排气微粒中SOF和无定型碳的热反应温度区间的影响,提出了热重分析柴油机微粒中SOF的方法及条件。试验表明,该方法和测量条件可准确测定柴油机排气微粒中SOF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范围内不断采取更为严格的法规标准来控制重型载货车辆排放,同时,在改善燃油经济性的要求下极大降低了排气温度,并显著增加了当前氧化催化传感器中贵金属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