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正>1车辆及其缓速器介绍一辆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7月出厂(当年6月生产)的高档客车,车型ZK6146HS-1,已行驶里程45万km左右,搭载日野P11C-UR发动机、ZF6S1901B变速器(采埃孚机械变速器)。变速器总成带有ZF液力缓速器,缓速器最大制动转矩3 200 Nm。电器主要配置为整车进口ACTIA CAN总线、4IOU模块+CAN仪表,匹配国产行车记录仪。正常情况下应该在车辆速度大于10km/h左右,驾驶员松开油门踏板,通过拉动缓速器手柄开关,或者踩下制动踏板情况下,在常规气制动开始工作之前,液力缓速器开始工作,并点亮组合仪表上的缓速器工作指示灯。且在下长坡的路况下,此时如  相似文献   

2.
正1故障现象一辆2009年3月生产的JNP6122DE青年客车,已行驶了90万km,整车电系采用模块控制结构。由于制动性能差,制动鼓容易发热,曾更换过制动蹄片,制动效果不佳,并且在行车过程中,踩下制动踏板,仪表上缓速器的工作指示灯有时候不亮,车速里程表有时候不工作。驾驶员更换车速传感器后,车速里程表出现停止工作、缓速器工作指示灯不亮的现象,要求查找故障原因。2故障诊断与排除维修人员首先了解到,该车除发动机装用高压共轨电控系统外,其他电器系统由模块来控制,即由浙  相似文献   

3.
现代大型客车中为了保障制动的效果,和长距离制动的安全,都采用了电涡流缓速器。电涡流缓速器利用电制动来增强制动效果,大大提高了大型客车的制动能力,尤其是长距离制动的效果非常好。但是在使用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缓速器的线圈搭铁线断路缓速器一般安装在后桥前端或在  相似文献   

4.
<正>故障现象一辆2013年产厦门XMQ6771Y金龙客车,累计行驶里程约为9万km,配有电涡流缓速器和防抱死制动系统。据驾驶人反映,该车快速行驶过程中踩制动踏板,车辆减速效果差,仪表盘ABS灯常亮。故障诊断及排除接车后,首先试车,发现故障属实,ABS不工作。该车配备电涡流缓速器,有缓速器手动开关、气压联动开关,制动时,电涡流缓速器参加工作,理应增加制动减速性能。根据缓速器、ABS工作原理得知,只有在泥泞路面时,ABS系统检测到路面打滑,会使缓速器不  相似文献   

5.
缓速器是车辆的辅助制动装置。目前,我国高档大、中型客车已较普遍采用缓速器。缓速器有3类:电涡流缓速器、液力缓速器和磁力缓速器。磁力缓速器在日本应用比较广泛,其优点是维护成本较低,缺点是制动转矩较小。液力缓速器曾在厦门金龙XMQ6128、XMQ6ll8G和XMQ6llZG等型车上使  相似文献   

6.
周后瑜 《汽车电器》2008,(12):50-50
故障现象 一辆2007年6月出厂的金龙KLQ6977客车,已行驶了6万km,在未踩制动和未使用缓速器时,仪表制动指示灯、后制动灯常亮,要求检修。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带蓄能器装置的液力缓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采集整车试验数据,验证了带蓄能器装置的液力缓速器响应时间更快,明显提升了缓速器的使用性能。同时也分析了影响液力缓速器制动响应时间的因素,为液力缓速器的设计开发提供相应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避免制动盘或制动鼓因过度磨损而造成制动失灵,文章建立了客车液力缓速器、行车制动器、行驶阻力及整车制动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组建了客车制动性能仿真模型。仿真内容包括客车在平路和长下坡路上制动时,行车制动器单独作用,液力缓速器与行车制动器联合作用和液力缓速器不同充液率下单独作用的制动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和未使用液力缓速器相比,使用液力缓速器在平路和长下坡路上,可以减少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在下坡过程中,单独使用液力缓速器可以使客车最终保持在某一较低稳定车速;液力缓速器的制动作用随着充液率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液力缓速器工作原理,并给出了所研究液力缓速器台架试验得到的转子转速与制动扭矩之间关系曲线.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了车辆恒速下坡制动模型,通过仿真对比了控制周期、充液量初始值和每个控制周期内充液量变化值等参数对恒速控制效果的影响.根据液力缓速器控制参数的仿真结果,选定各参数最佳值进行了实车道路试验.结果表明,仿真得到的恒速控制策略应用到实际控制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正>无论是几万元的微型车还是上百万元的豪华轿车,转向、加速和制动等驾驶动作都要通过轮胎执行,而每条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积却只有巴掌大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轮胎是否可以用10年?一般情况下,轮胎的使用时间不超过5年,或在综合路况下的行驶里程不要超过6万km。若平时以非铺装路面行驶居多,则建议提前更换。在上述时间周期或行驶里程内,若轮胎出现以下信号,建议立即更换:·胎面厚度接近胎面磨损标记;·轮胎出现鼓包、胎面变形等受损情况,且无法  相似文献   

11.
双凸极电磁液冷缓速器兼具电涡流缓速器响应时间快、低转速扭矩大和液力缓速器表面温度低、无热衰退的优点。文章对双凸极电磁液冷缓速器的效能进行试验研究,分析最大制动扭矩、响应时间、热衰退和低转速区域制动扭矩四个方面,并与传统电涡流缓速器和液力缓速器进行比较。试验测试得到双凸极电磁液冷缓速器在最高制动挡位时最大扭矩为1 880 Nm,各制动挡位平均响应时间均小于0.6 s,平均热衰退率低于11%,传动轴转速400 r/min时制动扭矩即可达到最大制动扭矩的95%,为电磁液冷缓速器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完成HW19712带缓速器变速器工艺开发 为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和车辆安全性,降低运输成本,根据工信部出台的要求危险货物运输车、总质量大于12t的货车应装备缓速器或其他辅助制动装置的通知要求,中国重汽变速箱顺利完成HW19712变速器匹配福伊特液力缓速器的工艺开发. 自2012年5月接重汽技术中心HW19712变速器(15.01、拉式、双杆、细高齿、电磁式传感器、XS180、铝壳、带缓速器)试制计划后,变速箱部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根据项目需要和工艺路线,组织相关零件试制及机械加工、装配工艺设计.2012年9月,完成HW19712带缓速器的变速器工艺设计;2012年10月,完成HW19712带缓速器的变速器的试装,一次性试验成功;2012年12月,HW19712带缓速器的变速器发交技术中心进行台架试验和装车验证.  相似文献   

13.
重型车液力缓速器制动性能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液力缓速器、行车制动器和整车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组建了重型车制动性能仿真模型,模型包括液力缓速器模块和行车制动系统模块两部分.对液力缓速器各挡位试验、仿真数据分析表明,两者吻合程度较好;紧急制动时的车速、制动距离仿真表明,液力缓速器参与工作时制动效果更明显,从而证明了该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对客车辅助制动系统作了探讨,分析了辅助制动系统的制动效果,并就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电涡流缓速器、蔽力缓速器泳磁式缓速器和自励式缓速器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分析了各种辅助制动装置的优缺点和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5.
问:据悉北京购进的200多辆公交车全部安装了"缓速器",请问什么是"缓速器",有什么优点?答:缓速器是制动器的一种,是构成车辆辅助制动系统的主要部件。缓速器通过作用于原车的传动系统而减轻原车制动系统的负荷,使车辆均匀减速,以提高车辆制动系统的可靠性。这样的功能,对经常面临持续制动的矿山和山区公路上行驶的车辆贡献卓著。因此,经常在矿山和山区公路上行驶的车辆一般都被建议安装缓速器。  相似文献   

16.
针对重载货车制动负荷严重超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永磁涡流制动原理的车用辅助制动装置—永磁缓速器,其制动力矩可无级调节。为解决永磁缓速器长时间制动产生高温导致的制动力矩衰退、永磁体失磁等问题,采用磁-热双向耦合方法,以涡流盘磁导率和电导率为物理场相互影响因子,建立了缓速器磁-热耦合物理场模型,研究了考虑温度影响的缓速器制动力矩特性,为缓速器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试制了不同涡流盘材料和散热结构的多个永磁缓速器样机,并进行了台架拖动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磁-热双向耦合时的制动力矩仿真值和试验值吻合更好。  相似文献   

17.
基于现有并联液力缓速器,分别设计2.0、2.03、2.138三种不同齿轮增速比的缓速器驱动齿轮和被动齿轮,并装配样箱进行缓速器外特性实验,研究齿轮增速比对缓速器制动扭矩性能的影响。根据现有缓速器实验数据,通过理论计算,设计满足整车匹配缓速器所需的缓速器齿轮增速比及对应缓速器制动扭矩曲线。实验表明,可通过增大缓速器齿轮增速比来解决缓速器低转速区间段制动扭矩较小问题,进而满足市场上大马力小后桥车型匹配缓速器的需求,并可通过限制扭矩控制方法实现高转速区域缓速器制动扭矩的平稳输出。  相似文献   

18.
缓速器作为车辆的辅助制动系统部件,又称第三制动系统,它通过作用于传动系统而减轻原车制动系统的负荷,使车辆均匀减速,以提高车辆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延长制动系统的使用寿命,并能由此而大幅度降低车辆使用成本。缓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是一项必须定期进行的工作,是保证缓速器良好运行的关键,包括清洗和定期维护两个方面。本文以下Telma电涡流缓速器为例介绍。  相似文献   

19.
汽车制动系发生了故障,要作出正确的判断,才能迅速、准确地排除。气压脚制动器发生故障多数是制动失效或制动咬合。一、造成制动失效的主要原因1.储气筒没气或气压不足(低于4.5公斤/厘米~2);2.控制阀开度太小,给气不足;3.控制阀、制动缸、管路等漏气;4.气路堵塞;5.制动间隙不适宜,制动接触面积太小;6.摩擦衬带质量不好或有油;7.制动鼓变形,沟槽太深;8.摩擦衬带没铆紧;9.制动凸轮轴和轴套、制动蹄和销轴  相似文献   

20.
张敏 《驾驶园》2008,(7):60-61
目前技术比较成熟,适合装车的辅助制动装置有: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电涡流缓速器、液力缓速器和永磁式缓速器、自励式缓速器等。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在发动机排气管中装置阀门,当阀门关闭时,把发动机作为空气压缩机来工作。在排气冲程中,排气歧管中的空气受到压缩,发动机获得负功,从而产生制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