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软土地基堆填活动施工期的周边建筑物防护是工程建设中的常遇问题,国内常采用搅拌桩或旋喷桩加固周边地基进行防护,而基于应力隔断理论的钢板桩防护则运用较少,无论是工程经验还是理论研究都有所欠缺。文章介绍了应力隔断防护原理;引述了日本的钢板桩防护简易计算方法:采用弹塑性弹簧模型模拟桩土应力,竖向受力平衡确定钢板桩沉降;以某实际工程为例详细阐述钢板桩防护方案的计算及设计,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钢板桩支护结构具有节能、高效、环保、绿色等特点,中国国内基坑施工过程中许多需要进行止水支撑防护,而钢板桩能够较为良好地适应需求。在施工手册和规范中虽对钢板桩有所提及但均不够详尽,本文以相关研究和工程实践经验为基础,对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类型——拉森钢板桩进行讨论。在本研究中介绍了拉森钢板桩常见的类型和使用的相关机械,并对拉森钢板桩施工和质量控制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洋口港人工岛地处游荡性辐射沙洲,为保证人工岛围堤结构的稳定,围堤护底采用软体排与钢板桩相结合的型式,以形成对围堤的立体防护.在钢板桩打桩施工过程中,钢板桩周边海床的沙面出现冲刷现象,在分析海床沙面冲刷成因的基础上,重点介绍采取的多种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珠海海管漏气修复施工的实践, 介绍了钢板桩施打、防护钢筋笼沉放、施打工作基坑钢板桩施工及基坑支护与开挖、防水施工及抽水等措施。本文总结了钢板桩围堰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实践证明钢板桩围堰工艺在海管修复工程施工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海港码头通常采用钢板桩等钢质结构,但其最大的缺点是锈蚀。特别是潮差段更易被腐蚀且难以防护。潮差段一般采用涂层保护,但施工质量难以控制。本文结合盐田国际3000吨级和1000吨级码头钢板桩潮差段防腐处理施工,详细阐述钢板桩水下表面清理、水下施工方法以及水下质量安全控制措施等。  相似文献   

6.
阿联酋富吉拉港某码头通用泊位改造成专业散粮泊位并新设装卸船机基础,现有钢板桩码头岸壁后方存在大量抛石棱体,常用的轨道基础支撑结构施工困难,而且桩基施工还会对现有钢板桩结构造成破坏。针对项目特点提出钢筋混凝土筏型轨道板基础结构形式,并通过Axis VM和PLAXIS有限元软件对轨道板结构现有钢板桩码头结构进行核算。该码头改造和装卸船机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以瓯飞一期围垦工程北闸双排钢板桩围堰为背景,介绍滨海超深厚软土地基中双排钢板桩围堰方案与施工技术。为研究双排钢板桩围堰结构安全性,对围堰抗倾覆和整体稳定进行演算,并利用有限元法对围堰施工全过程进行数值分析,得到不同施工工况下钢板桩、拉杆的受力状态以及围堰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围堰结构安全性满足相关规范规程要求,有限元法计算围堰变形比实际情况大,说明该计算方法分析围堰结构安全是偏安全的;围堰前后排钢板桩及拉杆内力最大值工况出现不一致,建议围堰设计时应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选择出各个结构最不利工况;围堰外侧海水位采用平均高潮位分析围堰结构安全存在一定的风险,建议采用设计高潮位。  相似文献   

8.
高桩码头钢板桩接岸结构锈蚀残余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天津港9~11段码头钢板桩接岸结构出现的锈蚀和破损现象,采用ANSYS有限元建立了钢板桩结构与土相互作用的数值计算模型,并进行了钢板桩在完好、锈蚀和局部破损3种情况下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得到了以上3种情况下的接岸结构及土体变形和钢板桩的受力状况。为钢板桩的安全性判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邱松  张洁  徐立新 《水运工程》2019,(5):170-176
为解决格形钢板桩结构振动沉桩选锤问题,分析了格形钢板桩结构特点及振动下沉阻力,总结了现有钢板桩振沉动侧阻力计算方法,编制锤型选择计算程序。港珠澳大桥香港人工岛工程格形钢板桩分项工程的案例表明,国外格形钢板桩振沉经验方法可以满足工程要求。格形钢板桩结构振沉时不可避免会发生挠曲变形,造成钢板桩锁口之间产生摩阻力,锁口阻力会大幅提高沉桩难度以至于决定钢板桩振沉不到设计高程。因此选锤时除要保证一定的富裕系数以外,需采取必要的工艺措施控制钢板桩的倾斜变形,尽可能降低锁口之间的摩阻力,从而保证钢板桩能顺利振沉至设计高程。  相似文献   

10.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利用ABAQUS软件建立格形钢板桩结构稳定性分析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分析比较不同土质内和不同入土深度情况下格形钢板桩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分析结果表明,土质变化对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很大,经过地基置换后结构的极限承载力显著提高;当基底为淤泥层时,增加结构的入土深度对提高格形钢板桩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