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建立相互协调的运行调度系统是实现换乘枢纽不同交通方式动态衔接的有效手段,本文从换乘枢纽接驳交通方式的最短换乘时间出发,对换乘枢纽内的车辆运营调度进行协调组织,以确定换乘枢纽不同时间区间的车辆配置数、动态发车时间与动态发车间隔,并以公交线路接驳某铁路枢纽为例,进行最短换乘时间调度研究。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效益的发挥离不开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现阶段,以非机动车为主的慢行交通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结合常州地铁1号线新桥站的接驳现状,借鉴国内外相关城市慢行轨道换乘站点的规划理念,在慢行接驳换乘优先的理念下,对常州市新桥站进行了站点一体化接驳的规划研究。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交通衔接是实现城市公共客运系统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提高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衔接换乘效率,提升公共交通占比及服务效率,创新研究了公交接驳设施设计要点。首先,结合设计规范及广州市公交接驳轨道交通实践经验,确定规划思路,明确规划目标、原则及用地选址方法;其次,根据常规公交换乘客流与服务公交线路数,计算得出常规公交设施(含公交首末站、公交停靠站)的配套规模要求;最后,从设施供需平衡水平、换乘效率等方面构建衔接方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衔接方案对实现衔接轨道交通线路功能定位所起的作用。为后续常规公交衔接设施规划设计及方案评价提供有力的科学指引。  相似文献   

4.
正在城市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的背景下,打破各种交通方式孤立发展的格局,形成多种交通方式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换乘体系,是当今交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完善的接驳系统可以实现各种交通方式与有轨电车出行的高效换乘,也将吸引更多的居民采用有轨电车出行,扩大有轨电车交通的社会影响与社会效益。接驳公交作为接驳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完  相似文献   

5.
换乘优惠政策被认为是能够有效提升公共交通系统吸引力的方法,提出基于换乘优惠数据和手机信令数据的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特征分析方法,以了解换乘优惠条件下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换乘特征.以苏州市为例,分析乘客换乘的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并以实例分析城市外围轨道端点站和中心区站点换乘接驳、换乘服务范围的差异.研究表明,早高峰期间...  相似文献   

6.
对规划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进行研究,重点分析几个影响换乘站综合换乘效率的问题:人流导向系统的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衔接换乘;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的合理接驳,总结如何合理有效地完善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设置,这对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大量、快速、公交化的优势,缓解和改善城市的交通压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乌鲁木齐交通现状,分别从线网布局规划、换乘点规划、运营协调规划三个方面对乌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与现有BRT的换乘衔接进行研究,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为将来乌鲁木齐城市轨道交通与快速公交的换乘衔接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以城市轨道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整体出行服务的综合效益与吸引力,结合深圳、佛山等城市开展城市轨道交通接驳体系规划研究经验,对轨道交通与接驳交通一体化的规划设计、设施布局、实施组织、运营管理等进行研究分析.从研究阶段、用地保障、布局原则、换乘距离、实施落实、使用效果、出行便利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轨道交通与接驳交通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接驳可以提高换乘效率,解决城市轨道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城市轨道交通与自行车的换乘研究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了杭州地铁3个典型站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与自行车接驳的行为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为城市轨道交通接驳自行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优化广州地铁四号线大学城南站交通换乘,通过对大学城南站进出站乘客的属性类别和交通转移意向调查,结合有换乘条件下乘客出行总时间与全程使用公共汽车的乘客出行总时间的对比分析,得出大学城南站的接驳时间远远大于有效接驳时间。根据大学城南站的地理位置因素和乘客群体属性,需要采用建设车辆寄存场、增设一般换乘站或搬迁公共汽车停靠站的换乘优化方案,大学城南站换乘优化实施后接驳时间约为3min,约31%的乘客将实现交通方式意向转移。  相似文献   

11.
由于各种交通方式缺乏统一布局和规划,且不同方式之间的管理机制和运营模式等各不相同,导致中国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存在诸多交通衔接问题。针对日本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典型案例,系统研究综合客运枢纽的交通衔接布局模式。从提高枢纽换乘便利性以及枢纽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两方面,总结日本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交通衔接设计和布局的经验。从客流组织角度出发,提炼综合客运枢纽交通设施衔接布局的关键要点及对中国的启示:换乘距离最短化、优化信息服务和换乘空间、票务支付系统一体化、共享出行信息、交通设施与城市功能融合。  相似文献   

12.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建设与周边用地开发具有紧密的互动关系,其一体化建设迫切需要相关规划设计理论的指导。结合国内外经验,探讨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周边用地一体化建设的范围、空间布局模式、用地性质及开发强度等要素,并在这几个方面对中国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建设提出对应的指导建议。然后,以实现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和公共交通主导为目标,从交通接驳设施、枢纽周边道路网络和步行系统三方面阐述一体化换乘系统的规划设计策略。最后,梳理城市客运交通枢纽与周边用地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和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减少客运交通枢纽缝隙及其负面效果,无缝衔接逐渐成为共识。然而,对于什么是"无缝"、怎样做才能"无缝",业内仍然存在分歧。首先对客运交通枢纽的三大功能——换乘衔接、运输组织、引导开发进行梳理,强调换乘衔接是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针对换乘衔接功能的核心理念"无缝衔接"进行分析,指出其目标是换乘综合成本系统最优,体现在距离、服务、时间、费用4个方面。最后,针对对外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交通枢纽、常规公交枢纽、停车换乘枢纽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如何利用无缝衔接理念增强枢纽换乘衔接功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增加轨道交通客流、完善运营组织方案并提高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基于深圳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现状,从网络、线路、车站三个层次分析轨道交通客流发展规律和时空分布特性。针对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及运营提出几点建议:考虑车站周边开发强度对客流的影响,不断完善车站周边配套设施;根据客流特征采取相应的行车组织方案;做好换乘站设计,满足乘客换乘便捷性、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重视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为乘客提供舒适的接驳环境;完善公共汽车交通接驳设施等。  相似文献   

15.
北京火车站是北京市的主要客站之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和运输化的需求客观上需要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以保证客流及时、高效的疏散。针对北京站乘客换乘不便的问题,论述北京站客流节点的交通特征,以及区域交通接驳条件、问题症结,尤其是铁路与轨道交通的接驳问题。交通节点的问题放大到区域交通背景的研究,突显了北京站外围道路通达性不高、交通供给能力有限且无增容空间等问题,但是轨道交通2号线线网的剩余能力相对充裕,且客流到发晚高峰与通勤晚高峰不重叠。通过客流节点特征分析、区域对外接驳条件量化分析,为北京站交通接驳问题提出解决思路与对策,即充分利用轨道交通的运载能力,提高其接驳比例,释放区域更多的道路资源,避免对外交通与城市内各种交通方式无法实现有效的衔接。  相似文献   

16.
大城市对外客运枢纽与公共交通衔接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外客运枢纽衔接规划是对外客运枢纽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对外客运枢纽与轨道交通车站衔接的模式,以换乘乘客换乘总时间最短为目标提出了轨道交通运营衔接模型;然后,分析了对外客运枢纽与常规公交的衔接模式,以场站换乘客流换乘总距离最短为目标提出了常规公交场站衔接规划模型,并根据常规公交的接运能力提出了常规公交接运线路的衔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城市快速路网络布局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大城市快速路网络规划布局的基本要求、基本原则以及一些关联因素;并针对武汉市快速路发展状况,提出了网络布局规划方案,最后对不同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8.
轨道交通建设发展是破解交通拥堵、交通污染、绿色出行环境差和停车难等城市病的有效途径。在轨道交通大发展机遇期,有必要探讨如何科学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促进城市集约发展和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研究总结城市交通的内涵,即城市形成和发展中的内在要素,提出城市交通应服务于人的需求、组织城市高效可持续运行。从车辆技术成熟度与国产化水平、轨道交通制式多样化、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规模与城市形态和发展阶段的适配性、认证和标准体系、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融合的一体化土地开发、多模式公共交通衔接换乘等角度出发,梳理发展现况并归纳问题及症结。重点针对结合市情的轨道交通基础性问题,就科学规划城市和都市圈的轨道交通系统提出指导思想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结合武汉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三规"同步修编,如何做好新时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工作成为当前亟须思考的问题。首先对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地位、作用及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回顾武汉市已开展的三轮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实践,指出既有规划在一体化发展、枢纽衔接与合作、土地开发模式、交通与空间发展的协调性等方面的不足。结合武汉市新一轮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从交通引领发展、建设枢纽城市、交通规划转型、优化交通结构等方面阐述需要重点研究并解决的问题。规划修编强调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规"高效衔接与互动融合,通过一系列政策保障城市交通行动计划的推进。  相似文献   

20.
仇保兴 《城市交通》2011,9(6):1-3,55
“十二五”期间,中国城镇化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及发展方向问题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介绍了美国和欧盟两种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交通模式,指出要避免犯美国城镇化的错误,就必须充分重视城市公共交通对城市发展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提出要抓住两个机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先把城市空间资源分配给公共交通,并与其他各种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