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刁天祥  秦建明 《隧道建设》2005,25(4):27-28,33
对不同地质段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了分析对比,采用对初支背后土体注浆技术,对地表沉降进行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近接隧道施工工序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广州地铁六号线昌沙区间隧道,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通过模拟上下台阶法施工过程,对比分析了临时仰拱的效果及右线施工对左线和地表沉降的影响,介绍了地表沉降、受力、位移及塑性区的发展情况,揭示了临时仰拱的作用和近接隧道施工对地表沉降和先行隧道的不利影响,为工程施工方案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浅埋暗挖隧道近接建筑沉降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云 《隧道建设》2004,24(2):40-43
在城市复杂的环境下,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及管线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北京城铁一段超浅埋暗挖隧道下穿一玻璃幕墙并控制其沉降的工程实例介绍,论述了采用动态注浆技术可以控制邻近建筑物沉降,为在城市复杂的环境下,浅埋暗挖法施工保护周边环境开发出另一条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深圳地铁近接隧道暗挖施工地表沉降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菁菁  宿文姬 《隧道建设》2014,34(11):1055-1061
为研究变净距近接隧道暗挖施工中开挖工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以期得到最优开挖工序,以深圳地铁近接隧道施工为工程背景,运用理论分析、FLAC3D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数据反馈等多种手段,对比了4种不同开挖工序引起的地表沉降,并对围岩支护后隧道施工在纵横方向上的地表沉降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到:1)若先行隧道开挖采用上下台阶法,后行隧道采用CRD法,那么后行隧道采用上下断面法开挖优于左右断面法,且先开挖靠近先行隧道的部分要优于先开挖远离先行隧道的部分;2)随着近接隧道净距的减小,开挖工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减弱;3)加固圈对抑制变净距隧道的不均匀沉降有着明显的效果;4)采用上下断面法开挖的近接隧道,上半部分开挖是控制地表沉降的关键,最大地表沉降值发生在靠近后行大跨度隧道中轴线一侧。  相似文献   

5.
天津地铁浅埋暗挖隧道地表变形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建波  焦苍  范鹏 《隧道建设》2006,26(1):18-20,24
 地铁隧道施工扰动地层,必然造成相应的地层变形。通过对天津地铁1期工程营口道车站中软岩、富水地层中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并对地表位移的现场监测和分析,得到了浅埋暗挖法修建隧道地表运动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地层变形的技术措施,在天津地铁1期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隧道开挖将引起地层变形和地表沉降,过大的沉降将影响地上结构物的安全。本文采用数值方法分析支护措施对浅埋隧道性状和地表沉降的影响,通过组合不同的支护类型和设置不同的支护参数进行参数分析,研究地表的沉降规律,为有效控制地表沉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8.
为深入了解富水软弱地层中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特征,以杭州紫之隧道北口浅埋暗挖段工程为依托,采用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与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地下水渗流作用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在地下水渗流作用下,横向和纵向地表沉降槽宽度系数的拟合值均大于文献中对黏土的建议值;2)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地层孔压下降范围逐渐扩大,地下水渗流是沉降槽宽度增加的主要原因;3)地表沉降主要发生在隧道外侧起拱线处、与水平方向成45°+φ/2的斜线之间区域(φ为隧道上覆土层平均内摩擦角)。  相似文献   

9.
运用岩土隧道分析有限元软件MIDAS-GTS对上跨厦深铁路隧道的新彩隧道进行了三维仿真模拟.通过对比隧道在暗挖、明挖两种情况下的施工力学行为,根据计算结果(变形、位移、曲率半径、衬砌最大弯矩、锚杆最大轴力)评价了两种隧道施工方法的安全性,从而为该隧道稳妥施工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韩冬  苏三庆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11):168-170,177
在我国城市地铁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的研究中,随机介质理论应用相对较晚。在对不规则隧道断面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预测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简化,并且预测结果与工程实际出入较大。本文在修正的随机介质理论基础上,利用标准变换原理,得出了随机介质理论解析公式的极坐标表达式,使其对于任意断面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计算同样适用。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工程的验证,证明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以河北省衡水-小榆林段高速公路加宽工程为研究背景,采用岩土分析软件PLAXIS,分析了三种不同的新路填料所产生的差异沉降,以及土工格栅的加筋作用对加宽工程差异沉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边坡滑动面三维空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提出了一种用三维潜在滑移面法分析三维边坡滑动面及稳定性的新方法,该方法根据弹塑性有限元的应力分析结果,用数值积分方法确定边坡的潜在滑移面、最危险潜在滑移面和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通过对大量三维边坡实例的稳定性安全系数及最危险滑动面的分析得出,三维边坡按平面边坡处理会引起较大的分析误差,三维边坡应该按三维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全样曲线拟合法在软基沉降计算中的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地基沉降量的计算方法及应用全样曲线拟合法计算最终沉降的方法。结合内蒙古集宁-丰镇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观测资料,用全样曲线拟合法推算了最终沉降量。计算结果表明,全样曲线拟合法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土质隧道施工期围岩变形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奥法监控量测理论及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的应用,并结合天恒山隧道工程实际,研究了该隧道某一典型断面围岩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该隧道的开挖方法及支护方式均比较合理,可为今后该类地区土质隧道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考虑多种因素的冻土路基温度场有限元方法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冻土路基温度场的有限元计算,目前基本上限于考虑第一类边界,即根据经验公司计算出地表温度进行计算,对辐射、换热、蒸发等第二、三类边界条件尚不考虑,通过综合考虑走向、风速、辐射、蒸发等多种因素,提出了在一、二、三类边界条件下考虑诸多因素的有限元计算方法,给出了相应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比较一致,说明本文方法是正确的。从而实现了冻土温度场有限元计算中能够如实地考虑各种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16.
杜洪泽  李守巨 《隧道建设》2020,40(Z1):241-246
以沈阳地铁1号线隧道为例,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盾构施工引起的横向地表沉降问题。引入地层损失和地应力释放的概念,分别在不同地层损失率、不同地应力释放率条件下,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根据实际施工时监测到的地表沉降值与有限元模拟的地表沉降值进行比较,发现地表沉降值与地层损失率和地应力释放率成正比,〖JP+1〗并通过最大地表沉降值的对比确定了该路段施工引起的地层损失率为1.747%,引起的地应力释放率为74.071%。利用同样的方法,确定了10座城市隧道开挖过程中引起的地层损失率区间为0.5%~2%、地应力释放率区间为60%~80%,并将地层损失率为1.747%和地应力释放率为74.071%时的衬砌混凝土管片处的最大弯矩与无地层损失、无地应力释放率模型管片处的最大弯矩值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最大弯矩值有明显的减小,分别减小了76.16%和71.82%。且2种方法得到的弯矩值非常接近,可以认为地层损失率模型和地应力释放率模型是等效的。  相似文献   

17.
浅埋隧道开挖纵向地表变形预测及其基本规律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将隧道围岩看作一种随机介质,将隧道开挖所引起的上覆岩土体的移动看作一随机过程,应用随机介质理论,对浅埋隧道施工所引起的纵向地表移动与变形进行了分析计算,推导了相应的地表下沉、水平移动、倾斜、水平变形以及地表弯曲曲率的计算公式。工程实例分析表明:计算结果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了浅埋隧道开挖引起的纵向地表移动与变形的一些基本规律,得出沿隧道纵向开挖只对工作面前后一定范围(2R)地表建筑物产生明显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结合实际工程的建设,实测了土工格栅加筋挡土墙不同填土高度时的拉筋应变;同时,应用ADINA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对土工格栅加筋挡土墙的拉筋应变进行了有限元数值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值与实测结果相一致,证明了ADINA有限元方法的合理性与可靠性,为土工格栅加筋挡土墙的设计、理论分析与工程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桥梁混凝土水管冷却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混凝土水管冷却温度场的计算问题,分析了当前冷却水管有限元分析的主要方法,对多重网格法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在不增加计算时间的前提下能更准确地计算出水管冷却温度场。基于这种处理方法,结合通用软件ANSYS对某高墩大跨刚构桥桥墩混凝土水管冷却温度场进行了仿真分析,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比较表明该方法计算精度是较高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线弹性力学和有限元方法,建立路面结构三维模型。计算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及其组合作用下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沥青路面表面开裂的机理。结果表明,沥青路面表面裂纹是水平荷载与垂直荷载组合作用导致的剪切或拉伸破坏,水平荷载是破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