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港口建设改变了区域的生态环境要素,为研究其对区域生态环境需水的影响,本文以大连市长兴岛为例,基于RS、GIS技术和生态学方法对临港区域进行景观生态分类,构建临港区域植被需水、湿地需水和城市需水的计算模型,并对临港区域各类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对比,分析临港区域开发建设前后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增加程度,从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视角,为港口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区域临港产业发展优化中存在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综合考虑经济发展、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等3方面,以绿色GDP最大为优化目标构建了区域临港产业发展优化模型;以上海地区临港产业发展优化为例,对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兼顾经济、资源和环境等方面对区域临港产业的发展进行综合优化,可以为区域临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余旭日 《中国水运》2007,(12):20-21
台州港具备深水港区开发的条件和潜力,沿海滩地资源十分丰富,临港产业布局与发展的空间广阔,综合运输条件日趋改善。  相似文献   

4.
赵伟  李靖宇  张璐 《中国港口》2006,(11):24-26
《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2006年初隆重出台,把开发长兴岛作为“十一五”期间大连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重大战略举措,力争使其发展成为综合性深水港口及大型临港产业区,为大连率先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基本建成国际航运中心主体框架创造条件。一、依托长兴岛的综合优势,打造临港工业示范区长兴岛作为我国北方第一大岛,有着优良的深水岸线资源、土地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是理想的临港产业特别是重大装备制造业转移的承接地,对于推进大连市工业结构和城市空间布局调整,增强大连对辽宁及东北地区的辐射…  相似文献   

5.
长江南京以下12. 5 m深水航道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提升了长江干线江苏段的航道通过能力。针对江苏沿江港口如何依托深水航道推动自身发展的问题,在分析深水航道对到港船舶大型化提升、航运成本下降、运输组织优化、沿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促进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和畅洲水道航道条件、整合港口资源和优化布局、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临港产业布局、改善口岸通关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委、市政府为配合广州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实施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空间优化战略,以保持其在区域经济中的综合竞争力。其中南拓的目标是使南沙地区成为产业布局合理、经济辐射能力强,具有现代化物流和现代化临港工业特色的生态型海滨新城。为确保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广州市已对南沙港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现就南沙港区发展江海联运的业务模式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促进川南港口群临港产业的发展,采用实证研究分析法,提出试点地主港模式、优化临港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构建区域大交通体系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促进临港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为了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以加强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南拓、北优、西联、东进”的战略目标,并计划打造与之相协调的基础设施,重点建设“北部空港、中部信息港、南部海港”。其中“南部海港”战略是指以广州南沙港口为重点,充分发挥南沙优越的地理位置、滨海岸线及水运资源等优势,将南沙地区建设成为产业布局合理、经济辐射能力强,具有现代化物流和现代化临港工业特色的生态型海滨新城。  相似文献   

9.
如何发挥宿迁内河集装箱运输物流体系优势赋能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聚力打造运河宿迁港成为"千里运河第一港"显得至关重要。通过构建港口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择10个城市内河港口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模型对运河宿迁港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量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运河宿迁港的直接发展能力相对于其他内河港所处水平较低,而潜在发展能力处于平均水平。最后,提出完善绩效管理闭环体系、促进绿色临港产业发展、系统谋划临港产业布局等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铭 《水运管理》2007,29(9):15-18,25
为充分发挥宁波市港口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宁波市港口经济,分析目前宁波市临港产业的发展情况,研究宁波市发展临港产业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结合宁波市实际重点提出宁波市临港产业的发展模式,并进一步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认为宁波市应根据自身的产业特点,依托深水大港,重点发展石化、能源、造纸、钢铁、修造船和汽车等6大临港产业,对临港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建设环保型临港产业,选择合适的临港产业模式,加速临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