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藏铁路北起昆仑山北坡西大滩,南至唐古拉山南坡安多560余千米为多年冻土区.这里人迹罕至,自然条件极其恶劣.采用遥感技术,通过冻土不良地质现象和冻土工程地质环境因素的综合判释,以冻土不良地质现象和冻融活动性特征为基础,通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表水体、水文地质、植被发育以及地形坡向等要素的专题制图和综合分析进行多年冻土工程地质分区,将多年冻土区划分为强烈冻融活动区、中等冻融活动区和一般冻融活动区.可依照不同等级的冻融活动区制定指导性的工程勘察技术原则.  相似文献   

2.
青藏铁路冻土工程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成 《铁道勘察》2007,33(3):84-87
冻土是一种特殊的土体,有着不同于普通土的许多特点。多年冻土的季节融化层每年都要发生季节性的冻融过程,并伴随着发生各种不良冻土地质现象,产生一系列的工程问题。融沉、冻胀和不良冻土地质是多年冻土区筑路工程最主要的问题。对青藏线多年冻土区各类路基工程措施进行了讨论和介绍,并强调全球范围内气温升高将改变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环境。为了应对高温冻土和全球变暖的严峻挑战,必须改变以往沿用的消极被动保护冻土的方法,而采用积极主动保护冻土的工程措施,即冷却地基的方法,应研究开发新的地温调控原理和技术,采用新的路基结构形式,以确保路基工程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3.
李成 《科技交流》2006,36(4):53-58
冻土是一种特殊的土体,有着不同于普通土的许多特点.多年冻土的季节融化层每年都要发生季节性的冻融过程,并伴随着发生各种不良冻土地质现象,产生一系列的工程问题.融沉、冻胀和不良冻土地质是多年冻土区筑路工程最主要的问题.本文简要地对青藏线多年冻土区各类路基工程措施进行了讨论和介绍,并强调全球范围内气温升高将改变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环境,为了应对高温冻土和全球变暖的严峻挑战,必须改变以往沿用的消极被动保护冻土的方法,而采用积极主动保护冻土的工程措施,即冷却地基的方法,因此,研究开发新的地温调控原理和技术,采用能冷却地基的新的路基结构形式,以确保路基工程的长期稳定,是我们要在青藏铁路工程建设中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周虎利 《科技交流》2002,32(3):68-78
本通过分析多年冻土的地质特性,结合青藏线冻土地区的不良地质现象和沿线多年冻土地段的病害,谈青藏线冻土地区工程地质选线。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多年冻土区冻土特性、冻土现象及其危害性的阐述,以青藏线部分地段选线实例为依据,重点说明线路通过多年冻土不良地质地段时,地质选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的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争平 《铁道勘察》2008,34(2):78-82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穿越连续多年冻土地区长度达546.43 km.多年冻土是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阐述了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分布的基本特征以及影响多年冻土分布的主要因素,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海拔高度和纬度、地形、地表水体、植被、岩性以及地质构造等.阐述了多年冻土区不良冻土现象及融区的分布特征,指出了多年冻土的勘察设计特点,为多年冻土区工程地质勘察和设计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罗霄 《铁道建筑》2012,(9):94-97
青藏±500 kV直流联网工程沿线多年冻土工程地质情况复杂,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在探明多年冻土地质情况的同时,选择合适的电力塔基类型,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稳定,在充分了解冻土区地质条件的前提下,针对工程沿线不同的地质情况,选用不同的电力塔基础和相应的辅助工程措施,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病害防治对策,对同类工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曹峰 《科技交流》2003,33(1):1-6
青藏铁路格拉段多年冻土区分布范围广泛,冻土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线路通过时难以绕避。本以多年冻土乌丽垭口区域线路方案比选为例,在详实勘察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冻土区选线的一些体会和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多年冻土地区铁路工程地质选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通过分析多年冻土的地质特征及多年冻土的不良地质现象,结合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地段的病害,浅谈多年冻土地区铁路工程地质选线及多年冻土地区的工程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青藏铁路唐古拉至安多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力学 《铁道勘察》2007,33(3):41-43
活动断裂、地表水漫流、多年冻土及不良冻土现象是唐古拉至安多铁路工程所遇到的主要地质问题,对此类地质问题分布特征和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