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磁流体耦合轮对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立了磁流体耦合对转向架车辆的动力学计算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较恶劣的小半径曲线通过工况进行了动态仿真计算,找出了磁流体耦合轮对转向前后轮对的耦合度对曲线通过性通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对传统固定轮对转向架、独立车轮转向架、磁流体耦合轮对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的比较,发现耦合轮对可以有效改善转向架的小半径曲线通过性能。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独立轮对柔性耦合转向架的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得知,一旦耦合刚度合理匹配,该转向架就会在二系悬挂系统和柔性耦合元件的协调作用下自动把前后轮对调整到径向位置,这说明独立轮对柔性耦合转向架有望彻底解决独立轮对的导向难题。然后通过数值仿真全面分析了耦合刚度对独立轮对柔性耦合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找出了其影响规律,获得独立轮对柔性耦合转向架耦合刚度的最佳匹配关系,为今后独立轮对柔性耦合转向架的方案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本文还提出了独立轮对柔性耦合转向架能产生类蛇行运动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耦合轮对转向架车辆的动力学计算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半径曲线的通过情况进行了动态仿真计算.通过传统轮对与独立轮对、耦合轮对的比较,认为耦合轮对具有更好的动力学性能.基于耦合轮对的特点,提出采用耦合轮对抑制粘滑振动的新方法,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由于耦合轮对蠕滑力的可控性,采用耦合轮对能有效抑制轮对的粘滑振动.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深圳地铁2号线综合检测车组转向架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特点,详细介绍了转向架构架、轮对轴箱组装、驱动装置、一二系悬挂装置、牵引装置等主要零部件结构。通过对整车动力学性能的计算,结果表明转向架动力学性能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跨坐式单轨车辆转向架方案,将相邻车辆的两个单轴走行部通过摇头回转弹簧联系在一起构成耦合转向架。理论分析表明,通过设置合适的耦合回转刚度,耦合转向架在圆曲线上能够处于径向位置,从而消除走行轮的侧偏力和回正力矩,同时减小导向轮的径向力。使用多体动力学软件UM仿真分析了跨坐式单轨车辆耦合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6.
转K7型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根据转K7型转向架的结构特点,建立了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对转K7型转向架副构架进行了受力分析和仿真计算,并就决定转向架轮对水平定位能力的主要参数对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马来西亚米轨机车C_0转向架的结构特点和技术参数,对构架、驱动装置、轮对轴箱、牵引装置、悬挂装置、基础制动装置等转向架主要部件进行了说明和分析计算。机车进行了动力学仿真计算和线路动力学试验验证,计算和试验结果都表明该型转向架完全能够满足马来西亚米轨机车货运100 km/h,客运120 km/h工况下对转向架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对世界各国不同型式变轨距转向架结构特点及变轨距机理进行总结分析,基于变轨距转向架的轮对相对旋转型式,将变轨距转向架分为独立旋转车轮变轨距转向架及传统轮对变轨距转向架。根据独立旋转车轮变轨距转向架及传统轮对变轨距转向架的性能特点,利用动力学仿真软件SIMPACK对其进行动力学建模分析,比较其动力学性能差异。  相似文献   

9.
阻尼耦合轮对是一种较新型的轮轨导向系统,现建立阻尼耦合轮对车辆的动力学模型,系统地分析了耦合阻尼对其直线稳定性和曲线上轮轨横向力的影响,并得出了轮对最佳耦合阻尼取值范围。研究发现,选择适当的耦合度时,阻尼耦合轮对的应用能够克服转向架临界速度的提高和曲线通过性能的提升之间的矛盾,使二者同时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0 km/h速度级C0-C0轴式大功率交流传动客运电力机车转向架关键动力学项点的研究,提出电机驱动系统弹性架悬的高速3轴转向架总体结构方案,分析了转向架3个轮对一系弹簧不等刚度的设计和牵引杆车体布置位置对其动力学的影响。详细介绍转向架的结构参数方案,并计算其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转向架具有优良的动力学性能,能满足200 km/h速度的运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