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分析了箱涵在软土地基顶进过程中产生扎头的原因,提出了工程降水、预留滑板仰坡、安装钢刃脚等预防措施,以有效地控制箱涵在软土地基顶进时的扎头现象,确保工程质量及铁路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2.
在软土地基上顶进桥涵时,由于软土地基承载力低,经常出现抬、扎头及方向偏移现象。本文论述了在浙赣线软土地基上顶进箱涵时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在工程施工中形成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软土地基上顶进桥涵时.由于软土地基承载力低,经常出现抬、扎头及方向偏移现象。本文论述了在浙赣线软土地基上项进箱涵时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在工程施工中形成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4.
燕春 《铁道建筑技术》2014,(1):17-18,22
结合河北省黄骅市新海路下穿黄万铁路顶进桥施工实例,针对软土地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差、地表环境要求严、施工条件恶劣、降水条件受到限制等不利因素,深入分析了在地下水位较高的软弱地基上利用支顶法解决大跨径顶进框构桥"扎头"的施工技术和应注意的有关问题,以确保顶进的安全进行,可为类似施工作借鉴。  相似文献   

5.
加固软弱地基克服箱桥顶进时的“扎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弱地基箱桥顶进,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施工过程,影响因素很多,本文分析了软弱地基箱桥顶进,“扎头”的原因,介绍了用快硬混凝土对地基土进行加固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分析顶进框架桥产生"扎头"的原理,并结合工程实例对软弱地基控制"扎头"的底板钢刃脚切压、预注浆加固、基底加固导向等多种技术进行了综合研究,重点分析根椐地基承载力大小采取不同控制技术的适用情况,同时对顶进框架桥管幕法、盾构法新技术的应用做了展望,以期为顶进框架桥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评判在油罐地基充水预压地基处理中地基稳定性控制方法即应力路径法,并且结合工程实践进行了验证。在p-q,p′-q′平面中,油罐应力路径ESP有效应力路径和TSP总应力路径随着充水荷载增加变化明显,应力路径反映了地基孔隙水压力长消情况和土体应力变化情况,随着充水荷载的增加,油罐地基安全系数逐渐减小,然后又增加,但是充水过程中安全系数Fs均大于1,油罐地基是稳定的,基础中心下安全系数最小值FS=1.09。工程实践结果说明应力路径法在油罐地基充水预压地基处理中控制地基稳定性时,具有简单、直观和高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框构桥顶进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基处理不当或顶进中技术措施不到位,极容易出现扎头或扎尾问题,给施工造成很大的困难和影响。结合朔黄铁路K550+881处顶进桥施工中出现扎尾问题,分析了出现扎尾的原因,重点阐述了地基处理、梁体纠偏方案与工艺流程及施工过程中关键事项,为类似问题的处理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
南宁江北大道湘桂铁路立交桥框架扎头纠偏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南宁市江北大道铁路立交桥顶进施工扎头偏差达91cm的情况,提出了框架纠偏方案。因框架扎头使结构底板受力不在同一平面上,首先要对框架进行扎头纠偏调平;为使框架恢复到设计位置,需采用千斤顶对框架整体顶升;框架地基受力软硬不均,要采用浆砌片石回填并压注水泥浆的方法密实基础。在维持通车的情况下,短期内使框架安全复位,各项指标达到设计使用要求,避免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CFG桩复合地基持力层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卧持力层的受力变形特性是高速铁路地基处理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复合地基持力层模型试验研究,测试分析持力层在不同桩端处桩土应力比条件下的应力和变形.试验结果表明,持力层不同深度处桩土应力比随桩底初始应力比减小而减小,应力比沿深度逐渐减小;持力层的应力重分布现象与路基土拱极为接近,呈倒土拱形式,桩底处桩土应力比越大,倒土拱现象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