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该文以金陵科技学院水系改造工程方案设计为例,介绍了河道治理的设计原则和水系控制运用方法,对河道护岸的设计进行了一些探讨,为水利建设向环境水利和生态水利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代背景下,河道设计景观化理念深入人心,如何在山区河道上进行水利景观融合设计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现以福建南平武夷山市水美城市工程为例,探讨了水利景观融合设计的主要流程,设计期间各专业关键传递参数,同时从总体设计、平面设计、竖向设计、堤防设计、亲水设施设计等方面研究了水利景观融合设计的主要内容,为以后的山区性河道水利景观融合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虹桥机场东片区内现状水系布局及排水系统与机场东片区规划存在较大差距。由于片区开发需要,拟对现状水系进行填埋。对河道填堵方案进行了探讨,并详细论述了填堵河道对区域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GIS空间分析技术,诊断1950年以来上海中心城区的河网水系变化特征,及其对水系连通性和城市水安全的影响.研究表明:(1)采用景观生态学方法中的廊道连接率、环路指数等连通性指标,较好地诊断了河网地区的高密度网状水系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过程,四个典型河网连通指标之中,以环路指数对水系结构演变的响应较为敏感.(2)近70年来,上海中心城区河网密度下降了68.54%,消亡河道多为1 km长度以下末端村镇级河道,占总消亡河道的77.13%.(3)1994年之前区域水系连通性指标高于1,而此后开始低于1,河网水系环路指数剧烈下降,上海中心城区基本不再具有典型的网状水系结构特征.(4)河网萎缩导致水面率锐减和河网连通受阻,近70年来,雨水泵站排水能力增强与河网总长度和河网连通性变化均存在显著的响应关系,其中对河网总长度变化的响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河道旁路处理技术在我国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选择合适的河道旁路处理工艺是首要步骤,直接影响污染物去除、占地面积、工程造价、运维费用、生态景观等。现总结主要河道旁路处理技术,进行比较和分析,并结合华东地区某水系旁路人工湿地处理工程实践,总结和分析旁路人工湿地工艺设计特点、运行效果及优势等,总结相关工程设计经验,以期为相关工程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水利的发展对中国整体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水利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河道费"的征收不仅可以更好为河道的监管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耶有助于推动我国水利经济的发展。所以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将重点对"河道费"征收的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河道治理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阐述上海市河道水系的现状分布、整治情况、治理成绩和存在问题 ,并根据水环境保护和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 ,提出整治上海市城区河道的主要目标、治理标准 ,整治任务和具体的治理方向  相似文献   

8.
该文通过《南湖竹排冲水系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桥梁美化亮化提升》项目的实践,对桥梁改造首先提出了"分区规划"的总体策略。逐步深入研究,挖掘周边区域的历史文化内涵,对原设计主题进行提升,展现特定地域性特色。在设计手法上景观装饰与照明亮化进行一体化设计,达到无缝衔接、和谐统一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小型河道是我国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些年由于人类随意的开发建设,导致中小型河道出现水土流失严重的现象,并且河道的断面也在不断的减小。加之中小型河道防洪能力较差,所以在出现暴雨时,将会导致河道断面淤堵引发洪水灾害,对河道两岸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产生威胁。于此同时,若中小型河道生态环境被破坏,生物链系统将会失去平衡,水环境污染也会接踵而来,对我国生态水利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是较不利的。所以应该加快中小型河道生态的治理,提高中小型河道的功能,增强其防洪能力,为保护生态水利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该文论述杭州市十字港河整治总体设计,体现市区河道整治与以往水利河道整治的区别,强调环境综合保护治理,探索河道经营路线实现以河养河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河道作为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载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很多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对河道景观设计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河道景观设计中,栈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景观元素。该文主要通过介绍栈桥设计中涉及到的位置选择、结构形式、桥面铺装、栏杆样式等,来探讨栈桥的做法及注意事项,探讨如何对栈桥进行设计才能更好地满足景观及游人亲水、观水、休闲、娱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城市排涝河道设计流量的近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许多城市的防洪规划中,水利部门和市政部门采用的河道流量计算方法均不能满足河道设计流量计算的要求。该文参照等流时线法的原理,提出一种近似的计算城市排涝河道设计流量的方法,可供从事城市河道设计的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马如彬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11):73+85+27-28
通过对工程位置、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的分析,针对区域血防实际情况,且满足滨水景观设计要求,河道护岸结构采用砌石墙身+格宾基础方案。该护岸结构方案配合生态石笼护坡后,既达到了河道行洪期间护坡防冲刷的目标,又实现了景观亲水,同时将结构对河道水生态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相似文献   

14.
河流综合整治中的环境景观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城市河流综合整治工程中防洪与环境景观的关系 ,阐述河流综合整治规划设计中需遵循的指导思想 ,并较为详细地介绍水质改善型、生态环境型及滨河景观型这三种河流综合整治基本型式  相似文献   

15.
曹坤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4):96-99,I0009
城市主干河道往往兼做城市防洪排涝的主通道,对城市防洪起重要作用。在相关城市规划、水利规划指导下进行工程设计,利用数学模型模拟验证防洪河道工程设计,可以得到设计方案下的水流流态,以及工程范围内上下游水位工况。基于模型,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使其与规划相符,验证该河道工程作为城市防洪是满足规划要求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景观水体是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一抹绿色,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休闲生活空间.但在景观湖的规划设计中,尚有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目前很多文献关注的重点也多是湖体水量补给、水质控制等方面,反而最基本的防洪安全往往被忽视.结合实际案例,对南京某景观湖区从防洪规划方面进行研究,并进行水量平衡分析,提出了水质控制建议,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联泾港河道位于长宁区临空经济园区内,为了改造河道景观,同时配合园区的建设,对河道进行景观设计。该文针对河道的景观设计,从生态的需求、人的内心需求、文化的需求作为设计思考点人手,表达设计思路,结合设计场地的实际情况,打造生态河道绿化景观,并通过该设计对城市河道景观的发展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根据1995年国务院批复的南京市过江通道"五桥一隧"规划,建设中的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接线需在六合境内的主要防洪通道——滁河,建设滁河特大桥。该文首先对滁河流域和滁河特大桥处的水文地理与地质特性进行了介绍;依据《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和地方水利规划,结合流域防洪标准、水文特性,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法,对滁河特大桥建成后其对流域与河道防洪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大桥建设后桥身的雍水和建设前后河道水流场的计算分析与对比,得出滁河特大桥建成后对流域与滁河河道防洪能力影响较小,且滁河特大桥工程设计满足防洪要求的结论。最后,对大桥建设过程中应当对河道及河堤采取的相应防护工程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