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道路交通安全法》作为我国第一部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总结过去,面向未来,创新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理念,更新了管理制度和管理规则,改革了传统的管理模式,丰富了现代管理手段,充分体现了依法、合理、科学、便民、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建设的里程碑。《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颁布布实施,增强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人性化,促进了交通管理的科技发展和信息服务,推动了交通安全工作的社会化,调动了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全社会参与交通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对推动我国道路交通管理与时俱进,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有着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殷立军 《广西交通科技》2003,28(4):49-51,55
机械配套是否合理是长大隧道快速施工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以朔黄铁路长梁山隧道为例,阐述了机械配套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技术。介绍长梁山隧道本着立足国内,土洋结合的原则,从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出发,科学合理完善了机械配套,形成了开挖、喷锚、衬砌三条机械化作业线,极大提高了施工进度,实现了在长距离软岩条件下完善、高效率的机械化配套技术,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梳理、专家访谈和试验场景构建等方法,分析了道路指定断面和区域路网宏观交通流预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归纳了局部断面交通流预测方法,包括传统机器学习、递归神经网络和混合模型,分析了卷积神经网络、图神经网络和融合多因素网络的特点,阐述了方法的原理、优势、局限性和应用场景,总结了现有场景交通数据集类别,从采样周期与采集方式角度归纳了国内外主流交通数据集。分析结果表明:递归神经网络可以有效获取交通数据的历史规律,但存在梯度爆炸、计算复杂度高、长时预测准确度不佳等问题;图神经网络针对路网拓扑连接关系引入了图结构,在考虑路网和交通流数据的时空相关性上具有明显优势;融合多因素网络充分考虑天气、道路、事故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有效提升了交通流预测的实时性和鲁棒性;由于交通数据采集困难、外部因素影响难以量化、机器学习方法可解释性差等原因,交通流预测方法的改进受到了限制;未来应从交通信息有效挖掘和图卷积方法完善两方面入手,拓宽图结构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和考虑非常态交通场景,进一步揭示交通数据的内在规律,开发更准确、高效的交通流预测方法,推动交通流预测在工业界的落地应用。  相似文献   

4.
结合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及成都东站集装箱运输管理的实际情况,对集装箱信息跟踪系统进行了目标定位和规划设计。运用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对成都东站集装箱运输管理的信息化发展阶段、功能体系、业务流程、跟踪信息和用户需求进行了归纳,建立了系统的逻辑模型,提出了目标系统资源配置的初步要求,对目标系统的组建模式、子系统划分、模块设计、数据库和网络结构进行了探讨。实际应用表明目标系统的应用保证了集装箱运输管理信息采集的时效性与可靠性,拓宽了业务网络。提高了集装箱运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湖南交通科技》2008,34(1):F0002
1月中旬以来,我省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在中央各部委、央企和兄弟省区市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各级党委、政府紧急动员。周密组织,全省上下同心同力,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抗冰救灾工作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城市化和机动化的现象越来越不可忽视。随之而来的是城市无序蔓延,交通、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我们的城市中心地带交通拥堵、空气质量恶化已成为重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了世界上其他类似国家和地区,吸取他们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用快速公交推动城市发展的建议。论文分析了快速公交和公交引导发展的优势及适用性,比较了快速公交和其他公交模式的差异,最后建议在我国现阶段用快速公交来引导发展,结合土地使用和城市规划,实现城市的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大板式军用方舱的结构特点、设计重点、工艺编制、生产过程,结合日常质量监督经验,分析了大板式军用方舱在产品设计和形成过程中,实施质量监督的重要节点,叙述了电磁屏蔽方舱和三防方舱在设计、生产方面的特殊要求,论述了质量控制点的编制原则,提出了质量控制和质量监督的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8.
在简述国内外行业协会发展背景的基础上,界定了交通运输协会的概念,并讨论了其特点。重点分析了交通运输协会的运作机制,包括发展阶段和模式、组织形态和管理层面、协会层面和运作程序(以公路运输协会为例),并详细界定了我国公路运输协会和政府的职能。最后,对影响我国行业协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轮轨局部接触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接触摩擦单元理论,在文献(1)工作的基础上,对轮轨局部接触应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文章考虑了无纵向力和由于牵引和制动引起纵向力时轮轨相互作用两种情况,计算中,将列车轴重分别取为210、230、250和300KN,作用在单轮上的纵向力分为10、15、20、25和30KN五种工况,由计算得到了轮轨局部法向接触应力和切向接触应力分布规律及主应力和变形,据此,文章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公路桥梁施工企业已推广应用了用友公司财务管理系统软件,使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步人了标准化、规范化和和程序化的轨道,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传递速度和财务日常核算工作的质量,这对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都有重大推进作用。在基层建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使用计算机做为的现代化管理的手段,可以快速、有效、自动而有系统地储存、修改、查找及处理大量的数据,使项目工程成本核算实现电算化,对成本管理工作来说是一次质的飞跃,对解放生产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讲有着更加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铁路车辆试验台四台电机的同步调速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新建的机车车辆滚动振动试验台,采用了高精度调速稳速技术,对四台滚轮传动电机进行转速控制,使得四对无机械联接的滚轮转速,在稳速或缓慢升、降速过程中,始终基本相同,从而取消了原拟采用的大型伞齿轮装置,简化了试验台结构,降低了成本和运行噪音。本文对该同步调速系统的原理、关键环节、调试运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介绍,还提出了改进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动力学、振动与控制学术会议(ICDVC-2006),于2006年8月23-26日在北京召开。 动力学、振动与控制是近年来科学技术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ICDVC-2006的宗旨在于邀请从事动力学、振动与控制研究的国内外学者,介绍他们近期研究工作和成果,增进本研究领域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 来自中、印、美、英、德、日、俄罗斯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专家、学生参加了大会.大会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术论文400余篇,邀请了13位该领域的知名学者作了大会邀请报告,组织了15个分会场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并且除了以上方式外,大会还专门设立了大字报展示其中的100多篇论文。这些报告和论文的主题包括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力学,控制理论,离散和连续系统的动力学与控制,随机系统的动力学与控制,时滞和非光滑系统,结构的振动分析与诊断,生物、神经和经济系统的动力学;混沌控制和复杂网络。中国力学学会一般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陆启韶教授担任本次大会主席。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公路交通的大发展和西部地区的大开发为公路桥梁建设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十年来,我国大跨径桥梁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最辉煌的时期。在中华大地上建成了一大批结构新颖,技术复杂,设计和施工难度大,现代化品位和科技含量高的大跨径斜拉桥、悬索桥、拱桥、PC连续刚构桥,积累了丰富的桥梁设计和施工经验,我国公路桥梁建设水平已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4.
产业系统自组织演化的条件、机制与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自组织理论原理,阐述了产业系统的开放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说明了产业系统结构自组织演化的条件、动因;探讨了产业系统的结构失稳、临界涨落和有序结构建立等问题,阐明了演化的过程和机制,指出产业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是由涨落触发,原有结构失稳和新的有序结构建立,这样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主导产业产生与更替是结构进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年国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扩大内需,拉动了国民经济增长。西部大开发的积极实施及西部矿业等政策落实,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水电、矿业、油田、公路和铁路建设、城市交通和环保工程建设等加大了对重型载货汽车的需求.公路运输市场也将逐步趋向集约化、集装箱化、专用化,从而使重型车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2001年3月13~14日在南宁市召开了广西路网建设第一季度工作会议。 广西交通厅厅长黄怀文、副厅长田金贵,广西公路管理局局长谢仕玲出席了会议并作了讲话。广西交通厅和广西公路管理局有关职能部门、各地、市公路管理局、在建路网项目等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广西交通科研所所长和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院长也应邀参加了会议。 黄厅长在讲话中对2001年路网建设的进度、质量和投资三大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田副厅长就贯彻黄厅长的指示精神,对选择设计和施工队伍、创优质工程、安全生产和防腐倡廉等工作提出了意见。谢局长传达了全区交通工作会议的精神,总结了2000年全区路网建设的成绩和经验,研究部署了2001年的工作任务,动员全区公路系统的干部职工,抓住机遇,规范管理,加快我区路网建设步代,确保2001年底完成50个县县城通二级公路的建设目标。 会上有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同志作了实施计划的发言,六寨至水任二级公路建设办公室等9个单位的代表作了经验交流或工程进展的汇报发言。 会议安排了分组讨论,到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充分发表了意见和建议。 广西公路管理局左楚群副局长作了会议的总结发言。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地铁乘客服务工作的业务特点,在现代呼叫中心主流发展趋势的一体化呼叫中心平台上,开发了乘客服务热线系统,实现了乘客服务、业务管理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介绍了一体化呼叫中心平台的功能、特点,分析了系统的功能需求,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乘客服务热线系统以IVR流程的定制和CRM软件的开发为核心,采用多种关键技术,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和可靠性.该系统已经在南京地铁开通运行,经测试系统操作简便,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速铁路是世界高速铁路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从历史观点(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和全球视野(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延续)两方面重点回顾了中国高速铁路的崛起和发展历程,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时间轴,阐述了4次世界工业革命不断催生交通运输技术的重大进步,指出了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都要经历4个阶段:酝酿、探索、成熟、发展。美国最早提出建设高速铁路,但至今还在酝酿期。日本、法国、德国等仍然处于探索期。只有中国高速铁路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围绕中国高速铁路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阐述了中国高速铁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过程,阐明了中国高速铁路之所以取得世界瞩目的重大成就,从政策层面看,主要是因为中国在吸收各国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在政府统筹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整合和利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资源优势,创建了轨道交通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从技术层面看,主要原因是取得了技术突破、理论突破和试验突破三大重要突破。探讨了高速铁路发展面临的技术挑战,论述了高速铁路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后高铁时代轮轨高铁和磁悬浮高铁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智能高铁、智慧高铁、数字高铁等未来发展思路,以期为中国高速铁路的未来走向和发展提供参考,助力中国交通强国伟大梦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创新是提高道路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的重要途径。从公路路基施工设计、方法、质量管理和环保技术等四个方面,总结了技术创新的背景、案例和影响,分析了新材料、新工具、新管理和新技术的应用,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创新提供了参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创新需要不断推进,以适应现代化施工的要求,提高路网建设质量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0.
从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出发,从法治和德治的起源、内涵、功能和作用等方面,论证了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承,相互促进的辩证关和实行法德并举时于实现国家安全、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实现法德并举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