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瑞士Vereina隧道工程中的地质超前预报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瑞士目前正在采用钻爆法和隧道掘进机法施工的20km长的Vereina隧道是一条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铁路隧道。该隧道埋深大,地质条件复杂.所穿过的岩石中既有非常坚硬的火成岩、又有非常松软的沉积岩以及由于阿尔卑斯山造山运动所产生的构造破碎带,准确判定松软岩层和破碎带的位置决定了施工能否安全面有效地进行。为了及时预报隧道施工前方的地质情况,Vereina隧道施工中系统采甩了安伯格测量技术公司研制的TSP测量系统,这种建立在对反射地震波情号的接收和处理基础上的测量系统能准确预报隧道施工前方150m范圈内地质条件和岩石特性的变化.对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6):153-153
<正>贵广铁路北岭山隧道近日提前一年胜利贯通。北岭山隧道全长8 127 m,是贵广铁路的重、难点控制工程之一,也是贵广铁路广东省境内第一长隧。它的胜利贯通,标志着贵广铁路广东省境内的施工进程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12月6日上午9点,蒙(西)华(中)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崤山隧道5号斜井与出口左线经过930 d的鏖战,提前90d顺利贯通,该施工节点的成功突破为全线如期贯通打下了坚实基础。崤山隧道分左线和右线2座单线隧道,隧道左线全长22 751 m,右线全长22 771 m,隧道最大埋深约为500 m,隧道地质构造及  相似文献   

4.
成贵铁路铁盔山隧道,全长5227 m,是该铁路控制性工程之一。根据成贵铁路铁盔山隧道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介绍了隧址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着重分析了几个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为隧道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隧道建设》2014,(3):268-268
<正>2014年3月4日,由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南广铁路北岭山隧道顺利贯通,至此,南广铁路黎塘西至肇庆段隧道工程全部贯通。据了解,它也是南广铁路线上最后一座贯通的隧道,它的贯通,为今年底南广铁路全线开通运行奠定了基础。北岭山隧道入口位于端州区睦岗街道兰龙社区,出口位于鼎湖区桂城街道水坑一社区,沿北岭山山脉横贯北岭山、鸡笼山和鼎湖山。隧道全长12 438 m,净高9.2 m,净宽12.82 m,设计为单洞双轨隧道,是南广铁路全线最长的一座隧道,也是施工难度最大的  相似文献   

6.
宝林山隧道位于京珠高建公路粤境南段曲江县沙溪镇北西的宝林山,分左、右两线,两洞全.长1955m,隧道最大埋深约150m。介绍宝林山公路隧道工程概况,简述施工中的监理组织机构、监理工作情况、监理重点及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7.
陕西秦岭终南山特长隧道在西安一安康高速公路上,隧道长18.02km,是我国目前最长的一座隧道。其营运通风方案是在左右线共设三座竖井,竖井底由风道(穿过风机房)与隧道相连。中交隧道公司中标的二号竖井是一座规模最大的公路隧道通风竖井,井深661.1m,直径12.8m,通风道3个,累计长1906m,风机房面积1681m^2,附属洞室长652.5m,工期20个月。针对此项工程,在地质复杂、技术标准高、施工难度大、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中交隧道公司正进一步完善施工技术方案,制定施工组织设计,调配施工所需资源,积极进行施工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8.
中天山隧道     
《隧道建设》2008,28(1)
中天山隧道是南疆铁路吐库二线控制性工程,隧道全长22.467km,是中铁隧道在建的最长隧道工程,并且是国内目前以TBM施工的最长铁路隧道。隧道最大埋深1728m,存在高地应力、突泥、岩爆和隧道涌水等不良  相似文献   

9.
根据石龙山隧道进口段分部开挖法施工的特点,采用FLAC5.0软件对其动态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以配合和指导隧道新奥法施工实践。利用FLAC5.0软件提供的特殊结构单元模拟隧道的衬砌结构,通过分析围岩应力和衬砌内力,表明设计方案合理,施工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0.
隧道在爆破施工时可能会对临近既有隧道产生爆破振动甚至结构开裂等不利影响,威胁既有铁路的安全运营。为克服新苔井山隧道爆破施工时面临的既有运营线天窗点间隔短、日循环进尺小等难题,提出一种短天窗点间隔临近既有隧道先行导洞微振爆破方案指导现场施工,同时通过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同进尺下既有苔井山隧道各点的振速及主应力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微差爆破振速限值3 cm/s的条件下,临新建隧道爆破施工的最大合理进尺为1.6 m;采用合理进尺进行爆破施工时,迎爆侧第一主应力在拱腰处最大,为1.255 MPa,未超过C25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1.78 MPa)。采用分天窗爆破方案可以有效控制爆破振动,加快施工进度,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针对新建公路隧道爆破施工下穿既有铁路隧道时,引起既有铁路隧道动力响应问题。运用有限元数值软件模拟分析了下穿公路隧道与既有铁路隧道中心位置不同时,既有铁路隧道的动力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爆破施工至铁路隧道正下方中心时,既有铁路隧道底部最大振动速度为5.97 cm/s,小于规范允许值6.00 cm/s,数值模拟结果符合现场振动监测数据值;对既有铁路隧道的变形影响,从公路隧道开挖至近侧、中心、远侧、贯通,四个阶段最大变形值为4.86 mm,未超过规范允许值10.00 mm。  相似文献   

12.
王洪昌  马志富  曾青  奂光坤 《隧道建设》2014,34(11):1082-1086
为解决大西客运专线忻州隧道下穿大运高速公路时可能引发的路面沉降及结构安全问题,对黄土浅埋隧道采用新意法+新奥法相结合的方式下穿高速公路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工法中不同设计参数及施工方案下的可行性及施工对地面沉降的影响等,结合现场实际发现忻州隧道下穿段采用新意法+新奥法相结合的设计参数(双侧壁导坑法开挖、循环进尺8 m、搭接段长度4 m的上半掌子面加固、120 m通长管棚超前加固、短进尺、早封闭)进行施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王华 《隧道建设》2019,39(4):642-650
雪崩是高原高寒地区工程建设的主要自然地质灾害之一,也是影响铁路隧道工程建设和运营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制定合理的雪崩防治方案,通过对隧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现场进行调查分析,确定隧道两端洞门上方潜在的雪崩发生区域。采用tan α参数作图法对雪崩扩散距离及雪崩对洞门的冲击力进计算分析,提出在主隧道进口设置25 m明洞、洞门顶部设置导雪墙、出口设置5 m明洞、安全隧道进口设置15 m明洞的雪崩防治方案。方案能有效防止雪崩灾害对铁路隧道的威胁,保证铁路隧道冬季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4.
李华 《路基工程》2016,(2):36-40
超长公路隧道工程建设方案涉及因素很多,有建设条件、平纵面指标、施工风险、环境影响等技术因素,也有工期、造价、运营成本等经济因素,这些因素对建设方案的影响程度很难精确衡量。为此,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采用群体AHP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结合熵权法实现对超长公路隧道工程建设方案的评估,为建设方案优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武汉长江隧道公铁合建与分建的经济性差异,选取4个武汉长江隧道为典型案例,首先简要介绍其相关工程实施方案,然后从工程组成部分、土建各项指标等方面,对武汉地区地铁过江隧道、公路过江隧道、公铁合建过江隧道3种模式下的土建投资展开对比分析,最后揭示公铁合建与分建土建费用差异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 1)因断面利用率高,江中纯盾构段合建方案分摊的地铁盾构部分和公路盾构部分土建费用均低于分建方案; 2)采用合建方案时,由于上部为公路、下部为地铁,造成明挖段基坑深度大,导致合建方案分摊的地铁明挖段和公路明挖段费用均较单建方案高; 3)合建方案与分建方案土建总费用相当。  相似文献   

16.
刘海中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9):27-29,326,327
普速铁路时代,公路与铁路交叉一般采取平交方案;在铁路提速和高铁建设时代,铁路平交道口方案已严重影响铁路运营安全和行人人身安全,平交改立交势在必行。公铁立交作为铁路项目的附属工程,设计人员对其重视程度不足,造成设计方案设计简单、遗漏控制因素、缺乏发展眼光等问题。结合工程实例,总结以往设计经验,提出设计新思路,对公铁立交设计要点进行探讨,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庆春路过江隧道与杭州地铁2号线过江区间隧道均为盾构法隧道,规划净距15~70m,基本平行过江,从工程建设条件、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投资等方面,对两个隧道分建与合建方式从技术可行性进行了综合分析,推荐采用城市道路过江隧道与地铁过江区间隧道分开建设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公路隧道施工变形监测精度要求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监测是判断围岩支护效果、二次衬砌施作时间、隧道动态信息化设计与施工以及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现有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对隧道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监测的精度要求为0.1 mm,明显高于铁路隧道施工和基坑工程变形监测0.5~1.0 mm的精度要求,且公路隧道的实际监测精度很难达到规范规定的精度要求。总结现有公路隧道、铁路隧道和其他规范的具体监测内容和要求,结合现有隧道施工监测仪器的精度技术指标,参照隧道设计规范规定的预留变形量、隧道施工阶段变形监测统计结果和基坑工程监测规范的精度要求等,建议将公路隧道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监测的精度要求修改为0.5~1.0 mm。0.5~1.0 mm的监测精度要求可以保证公路隧道的施工安全,促进高精度全站仪等非接触量测方法和仪器在公路隧道施工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和推广,提高公路隧道施工变形的监测效率,避免因达不到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监测精度要求而引发的监测数据造假现象。  相似文献   

19.
许青峰 《隧道建设》2007,27(1):65-69
黔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的那马隧道设计全长2788m,地质松散破碎,而且穿过多处断层。施工中发现出口部分段落处于山体滑坡层上,地质情况相对复杂。由于工期紧迫,施工方案选定中采取增设斜井增加工作面的方法,而且针对各地质不良段,分别采用管棚预支护结合小导管注浆加固突泥体及周边围岩、钢拱架加强支护等措施,成功安全穿越不良地质段。对此隧道施工方案以及不良地质段处理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0.
武汉三阳路公铁合建越江隧道地铁层排水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健 《隧道建设》2017,37(1):81-85
公铁合建越江隧道废水泵房的设置形式直接影响工程的投资和运营安全,是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以武汉三阳路公铁合建越江隧道为依托,根据工程特点,将公路层和地铁层的废水泵房分开设置,提出设置体外泵房、选用潜水泵的体内泵房和选用凸轮泵的体内泵房3种地铁层废水泵房设置方案,并从土建影响、水泵选型、检修维护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最终确定选用凸轮泵的体内泵房方案。该方案利用轨道中间及两侧空间做成3个连通的小集水池,采用凸轮泵代替潜水泵作为一级泵,安装在轨道旁的一级泵房内,不仅能减少下沉集水坑的落深,降低对盾构管片的影响,提高安全性,而且便于水泵的日常检修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