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客车在单纯产品营销向品牌营销过度的几年中,各大客车制造企业都加大了品牌营销的力度,利用营销的手段和营销的平台以及营销的策略去构建成功的品牌,逐步形成一个营造品牌的氛围。从早期的产品营销,到后来的渠道营销,及至目前的品牌营销,利用品牌的市场开拓力形象扩张力,资本内蓄力不断发展,因此我们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越来越紧密地融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中,中国企业已经深切体会到品牌的巨大作用,在这股"品牌中国"的风潮中,中国客车行业居于前列的一些企业开始了品牌营销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日前,由南通汽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协办的南通市“飞鹤杯”海格客车修理工技能大赛在南通完美收官。这一活动.让用户唱主角.客车制造商与用户进行深度互动,主动“掺和”到用户的主题活动中去,被看作是海格安全大讲堂深入客户价值链的一次成功尝试.也成为2009年客车业品牌营销的一个好的案例。  相似文献   

4.
大金龙立志做中国客车专家 金龙客车是中国客车行业的一个奇迹,其传奇经历脍炙人口.有人统计,大金龙至少创造了17项行业第一,我更为推崇的是"低成本扩张"和"巡展"."低成本扩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完成了大金龙的资本积累,为大金龙今天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而据说由大金龙首先采用的"巡展"方式,几乎成了客车营销的常青树,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哪一种客车营销方式能够超越"巡展".因此,大金龙在品牌塑造方面如果有惊人之举,我一点也不会感到奇怪.刚刚进入2007年,得悉大金龙将品牌定位在"中国客车专家"这6个字上,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大金龙抢占了客车品牌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客车行业整体实力的不断增强.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已经成为很多客车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客车出口在企业全年的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也日渐提高。然而,纵观我国客车的出口方式.更多还是机遇型、订单型,基本上还只是企业与海外代理商之间简单的产品贸易关系.对于营销渠道的建设和管理几乎没有,而通过在市场上精心耕耘获取稳定收益的更是少之又少。  相似文献   

6.
10月16日比利时客车博览会盛大开幕,比利时客车博览会是欧洲乃至全球规摸最大,最专业化的以客车产品为中心的展览,来自欧、日、韩.美等发达国家客车品牌聚首“做秀”,但在今年的车展上,最令人瞩目的品牌,则是来自中国的安凯。  相似文献   

7.
企业对外的表现从三个纬度:品牌、产品和渠道,而竞争量化最公平的标准就是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1999年进入客车市场,玉柴动力从零开始,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2009年,玉柴客车动力市场占有率达到60%。在客车市场,玉柴客车动力保持了绝对垄断的优势,并持续快速领跑。回顾玉柴客车动力的十年发展轨迹,犹如完美的三级跳。2000年、2003年和2008年,是玉柴客车动力三级跳的节点,也是中国客车飞跃的节点,中国客车动力发展史的三次转折,玉柴都无一例外的抓住了机会,并创造了佳绩,十年,终铸利剑。  相似文献   

8.
浓墨重彩呈现70年华章 2009年在恒通客车历史上注定是浓墨重彩的一年。恒通客车迎来了70年华诞。这一年,恒通客车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客车底盘生产权、ISO,TS16949:2002质量管理认证,公路客车研发等多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贯穿全年的。燃气客车专家。的品牌定位.不仅彰显了恒通客车的发展和主打燃气客车的产品特色.而且使长远发展战略更加的清晰,勾勒了恒通品牌发展路线图。  相似文献   

9.
客车产业中国制造维护者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能力不足,这是中国机械工业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是整个产业亟需转型升级的根本原因。但是,身处其中的中国客车行业却是一个另类,称得上是"万绿丛中一点红"——中国客车市场绝大部分份额牢牢掌握在国内客车企业手中,无论高中低端产品几乎都是这样;中国客车企业不仅有足够的能力满足国内市场的各种需求,在出口方面也呈现出强劲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曾有多个国外客车品牌尝试进入中国市场,但是时至今  相似文献   

10.
国产客车历经4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20年改革开放以来,客车企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合资、合作的方式,消化和吸收国际客车制造的技术、工艺及管理模式,逐步独立自主地开发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高中低档、大中小型客车,形成了多品种、多系列完整的产品体系,在国内几乎占领了全部的客车市场。国产客车还批量出口,打入了国际客车市场。国产客车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与我国汽车业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分不开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的广泛应用,使国产客车的技术性、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等综合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宇通作为中国客车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在品牌树立和产品行销方面也创造了不少经典案例。从“耐用风暴”到“耐用是金”再到“价值连城”,宇通客车的产品特质得到了充分挖掘和展示。随着品牌推广的深入.客户需求不断发展.宇通开始把诉求重点向“价值”转换。大家一直关注,宇通“价值连城”之后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我们对客车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基本判断是:行业总体增幅将在12%左右。 国内公路客车市场增幅将低于10%。我们把2008年的客车市场分为上、下半年来分析,上半年由于国Ⅱ转国Ⅲ推迟实施,公路客车市场在客车企业营销人员的主动引导之下将实现超常增长,特别是轻型客车,由于国Ⅲ车与国Ⅱ车价差太大,客车用户可能会提前购车,但是从需求规律来看,上半年不是公路客车的需求高峰。  相似文献   

13.
张祖新 《家用汽车》2012,(11):94-99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法不在繁,而在于专。海马汽车在纷繁复杂的营销大战之中化繁为简,集中优势兵力,开辟了一条专属于海马汽车的成功之路,也为海马汽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略:文化营销文化营销:利用各种消费者喜爱的文化活动结合企业产品进行的营销手段。在文化营销观念下,企业的营销活动一般会奉行一些原则:给予产品、企业、品牌以丰富的个性化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记者近日获悉.为了进一步推动公交产品市场的升级换代,恒通客车于2009年12月中旬至2010年1月初在重庆以及四川部分地区开展了一系列新产品巡展活动.在去年厂庆期间亮相的两款新概念公交客车担纲整个巡展活动.掀起了新一轮的产品推广攻势。恒通客车凭借其“燃气客车专家”雄厚的产品研发创新实力,赢得了巡展客户的好评。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斯堪尼亚与苏州金龙对斯堪尼亚·海格联合品牌的规划,高端客车年产销远景目标是上千辆.从几十辆、上百辆再到上千辆,对于斯堪尼亚·海格这样一个定位高端的客车产品,宏大的产能计划是否能够顺利实现?撬动这一目标的"杠杆"又会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三十分钟能干些什么?一百个人可能会有一百个答案,对大多数人来说,三十分钟实在太短恐怕什么也干不了。但对于年轻的海格人来说,他们却用三十分钟实现了中国客车行业首个主动嵌入电影品牌营销的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17.
不可否认,苏州金龙是近10年来客车行业成长最快的企业,2007年,累计销量突破了16000辆,成为客车行业最具成长性的主流企业。我们认为,企业的成长与产品的进步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苏州金龙的产品进步几乎是企业发展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汽车工业中,客车产业是发展最好的领域,也是中国自主品牌占据绝对优势的领域.并且在国际上有着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与其成就相反的是.中国客车产业起点很低,远不如轿车和卡车那样得到诸多的国家扶持,但客车产业却成为整体汽车产业中最具竞争力、企业最具活力及创新能力的领域。因此.国内客车产业的管理经验以及客车企业的发展经验非常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2月12日.由中国汽车报社和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城市车辆专家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纪念中国客车工业50周年颁奖典礼暨中国客车工业5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隆重举行。大会对中国客车工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了颁奖。凭借20年来对中国客车行业的卓越贡献.大金龙在本次评选当中荣获7个奖项中份量最重的4项大奖.分别是“中国客车工业十大风云人物”、“中国客车工业十佳企业”、“中国客车工业十佳品牌”和“中国客车工业十佳公路/旅游客车”。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的一年里.客车市场取得了大丰收。根据中汽协会的统计.截至2007年底.客车产销双双超过36万辆.分别达到36.26万辆和36.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0.61%和21.57%.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都呈现出较高的增长幅度。在各大客车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国内主要客车企业的推动下.行业呈现出品牌竞争的良性发展势头.综合素质强的企业得到了市场的进一步认可。2008年.客车市场会有怎样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呢?我们不妨进行一番猜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