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曲柄连杆机构在使用与调整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和装配正确性。活塞销孔中心线向承压方向偏1mm,即从发动机前面看,活塞销中心线偏左。装配时应按活塞顶部和内腔销座处“向前”的  相似文献   

2.
发动机活塞的销孔与活塞销装配应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选配,这对发动机运转工作时保持活塞形线和良好配缸间隙,减少配副磨损,保证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至关重要。但我们在用户中了解到,由于选配不当,以致影响发动机正常运转。为提高维修质量,充分发挥发动机性能,仅谈谈本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发动机维修时,为确保恢复车辆良好的技术状况,正确选配活塞组件十分重要。在发动机制造厂里,为获得较高的装配精度,发动机的活塞组“四大配套件”——气缸、活塞、活塞销和活塞环一般都是按实际尺寸分组,并采用同组尺寸的组件进行装配的。但在发动机维修时,由于受条件限制,维修厂家的进货渠道和来源尚欠象主机厂那样规范。目前国内汽配市场的经营,除活塞和活塞销由厂  相似文献   

4.
CG发动机为使活塞销在工作状态下能自由旋转,磨损均匀,活塞销与活塞销孔、连杆小头的配合一般采用全浮式,这样当活塞销在销孔中有一定轴向间隙时,活塞销将撞击活塞销挡圈发出"哒、哒"声,为减轻发动机异响应对活塞销轴向间隙进行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5.
b)安装缸体、活塞组件.在缸筒壁均匀涂抹少量机油,在活塞上安装活塞环(1、2道活塞环的开口应相互错开120°,油环的弹簧开口应相互错开且避开活塞销孔).在活塞销孔上只安装1个卡簧,将活塞组件装入缸筒内(注意不要使油环变形),用螺丝刀的木柄轻轻敲打活塞顶,使活塞向下移动至活塞销孔全部露出.在发动机上安装缸体垫,用干净的布堵在发动机上,手扶缸体,将其套在4个长双头螺杆上,使活塞销孔与曲轴连杆销孔同心.穿入活塞销,用尖嘴钳安装活塞销卡簧,检查卡簧安装无误后,轻轻敲打缸体,使其下移,直至缸体到达安装位置.  相似文献   

6.
陈荣 《汽车运用》2003,(7):47-47
活塞销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零件,它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工作效率,有时甚至影响到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一般来讲,活塞销敲击响由如下原因造成:①活塞销与销座孔或连杆小头衬套孔之间配合松旷;②机油压力不足,机油飞溅不足,润滑不良而磨损,间隙过大;③活塞销卡环脱落,活塞销轴向自由窜动。 当进行发动机活塞销异响故障诊断时,人们经常会遇到断火后故障缸响声更明显,而发动机转速  相似文献   

7.
《摩托车》2005,(9):44-48
一、判断题1.活塞与汽缸的配合(即缸壁)间隙越小,汽缸与活塞就越耐磨,其使用寿命就越长。()2.为了避免发动机工作时机件热胀“使活塞销将活塞销挡圈卡簧顶出活塞销座孔”,在发动机冷态,活塞销与活塞销挡圈卡簧之间的间隙不得小于1m m。()3.由于活塞环的侧隙过大时,会产生泵油现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销内径、配合间隙、销孔型线的活塞组为研究对象,以利用ANSYS计算得到的活塞温度场和变形量作为边界条件,基于弹性流体动力学润滑模型,进行多体动力学仿真计算,并结合销孔疲劳试验对活塞销孔的磨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销孔磨损一般发生在销孔内侧靠近销孔内倒角位置。活塞销的结构强度引起自身椭圆变形过大,从而使得销孔表面产生很大的接触压力,在接触压力的作用下,销孔会发生严重的磨损。随着活塞销内孔直径的增加,累计磨损载荷增大;销孔接触压力和累计磨损载荷随配合间隙的增大而减小;双曲线销孔型线更有利于销孔楔形动力润滑油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有一辆拉达2105轿车发动机经大修后,行驶2万多公里,发动机异响严重。经断火试验断定一缸有问题,拆解检查原来是活塞销窜出而引起拉缸的。拉缸损伤良宽约1.5mm,深1mm,已无法使用,修理需更换缸套。造成这一故障的原因是由于修理装配不合要求所引起的。拉达2105发动机的活塞销为半浮式,连杆小头与活塞销为过盈配合,过盈量为0.01~0.04mm,以防止活塞销在连杆小头中转动。这  相似文献   

10.
一般认为活塞组摩擦损失占发动机总机械功率损失的很大比例。在工作温度下,保持适宜的工作裙部型面和裙部与缸套之间的间隙,对于减少活塞摩擦是非常必要的。现代汽车发动机活塞是由铝合金制成,其热膨胀系数比发动机缸体常用的铸铁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高80%。因此,发动机工作状况时的工作间隙与设计间隙回然不同,所以很需要一个能够计算活塞热膨胀的方法。 本文中,提出了一种三维有限元模型,用来计算活塞的工作温度及其相应的热膨胀,所说的活塞具有不对称的结构特点,如贯通槽、钢嵌片和活塞销座。模型可以用来进行裙部型面的设计,而型面设计很有潜力,能减少磨合时间,减轻摩擦和使活塞的敲击声降至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1.
活塞结构对活塞强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型号发动机活塞断裂事故,用有限元法研完了活塞结构对活塞机械强度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活塞销座圆角能够降低活塞边缘10%~20%的峰值应力;活塞销外径尺寸对活塞销座的强度影响最为明显;活塞销孔形状优化也能改善活塞销座强度,但降低了活塞销的强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一维/三维模型耦合仿真的汽车进气谐振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TAR-CD软件,建立了Helmholtz进气谐振器流体动力学模型,利用GT-POWE软件建立465Q汽油机模型,运用STAR-CD与GT-POWER软件建立了谐振器与发动机联合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谐振器和发动机进行了一维/三维模型耦合仿真,得到了谐振器对进气降噪和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并进行了实验对比,计算值与测量值吻合良好,模拟结果为谐振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YC4108Q柴油机机体的动态特性分析及结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佑长  李君  方华  沈捷  卢伟 《汽车工程》2002,24(4):318-321
以广西玉柴最新开发的YC4108Q柴油机机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模态分析,获得了机体的基本振型和相关频率;以试验数据为依据,结合三维CAD软件UG和大型结构分析软件MSS.NASTRAN的优势,通过应用不同的单元划分网格进行比较,建立了机体的三维有限元动态计算模型;利用已建模型,对机体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得到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4.
汽油机机体的热-结构耦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扩缸后的汽油机机体,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稳态温度场计算,将计算结果作为边界条件,施加在机体的组合结构有限元模型上,并且在其上施加机体工作时的最大载荷,进行了机体的热-结构耦合应力场分析,其结果为扩缸机体的设计与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降低小排量汽油机的机油耗,提升其经济性和排放性能是目前发动机设计的重要任务,文章从研究缸孔变形规律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小排量汽油机缸孔变形的整体接触模型,在基于缸垫非线性属性的基础上,分析缸孔在名义螺检预紧力作用下的缸孔变形量。结果表明,对于4缸小排量汽油机,第2缸和3缸的变形情况相似,第4缸的变形最大。采用有限元的计算方法,可以完整而准确的获得缸孔变形的全面信息,为结构的优化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世界上现有产品进行统计分析,阐述了车长与发动机排量、发动机缸径尺寸与排量、发动机缸径尺寸与发动机结构形式、发动机行程与缸径、发动机压缩比和发动机排量的统计关系。简述了凸轮轴与气门的布置特征。指出,对于任何结构型式的发动机,采用双顶置凸轮轴的布置特征占绝对优势;多点气道喷射发动机是现在市场车型的主流,但直喷加增压是技术发展方向。概述了发动机的性能特征及目前水平。  相似文献   

17.
发动机的缸径和行程是发动机的基本尺寸,是显著影响发动机性能和结构的重要主参数。基于全球乘用车发动机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归纳和总结出发动机缸径和行程的经验值范围,为汽车主机厂和发动机制造商的产品规划和设计、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选择合适的珩磨方法和压板工艺,优化缸孔表面平台珩磨的微观结构,确定其主要的特征参数,使缸孔具有较好的贮油性表面,并保证缸孔在发动机运转状态下的圆柱度,以达到提高发动机的寿命、降低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某柴油机气缸盖疲劳的可靠性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Pro/E三维造型软件和Ansa有限元前处理软件建立某柴油机气缸盖组合实体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基于Ansys的有限元结果利用FE-Fatigue软件对该柴油机气缸盖进行疲劳可靠性预测。疲劳试验验证缸盖是安全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A combination of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methodologies is proposed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knocking in spark ignition engines to aid in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cesses that occur and to exploit the capabilities of a developed computational tool. The latter consists of a thermo-fluid dynamics model, which is part of an advanced 1-D fluid dynamics code for the simulation of the entire engine, and a complex chemistry model, which can be embedded into the thermo-fluid dynamics model using the same integration algorithm for the conservation equations and the reacting species. Their mutual interaction in the energy balance will be considered. The experimental activity was carried out in the combustion chamber of an optically accessible, single-cylinder P.F.I. engine equipped with a commercial head. The experimental data consisted of optical measurements correlated to the combustion and auto-ignition processes within the cylinder. The optical measurements were based on 2-D digital imaging, UV visible natural emission spectroscopy and the chemiluminescence of radical species (OH and HCO). The engine parameters, the pressure signals of the related data and optical acquisition are compared on an individual cycle basis in the simulation by running the engine at a constant speed and varying the spark advance from normal combustion to heavy knock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