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实现N300系列车型4种车身共线焊接生产的要求,分析了共线车型的特点,介绍了CDLS定位策略的制定流程,制定了适合钣金类零件定位、夹紧的方案,设计了柔性化的定位夹紧单元,开发出了多车型共线生产的焊接工装。在焊接工装的设计中运用并行设计、柔性化设计的理念,为汽车制造企业节约了场地空间、节省了设备投入成本,减少了人员需求,在缩短汽车工装设计周期、实现效益最大化方面为汽车焊接工装的设计开发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2.
工装吊具的设计不但涉及到结构,尺寸,定位等静态方面的参数,更重要的是还要满足动态运动方面的要求。本文描述了基于CATIA中的DMU技术来进行工装吊具的开发工作。通过模拟吊具工装的整个动态工作过程,直观地显示了所设计的工装吊具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得到了一系列静态设计所无法得到的重要参数,并在此基础上优化了工装吊具的结构尺寸,从而避免了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最终设计出合理的工装吊具。该设计方法提高了设计效率,降低了成本,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汽车开发中并行工程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开发流程(如图1)包括创意、造型、设计、工程分析、样车实验、工装设计及加工、调试、生产等工作。如果不能很好地协调各环节,汽车开发必然是费时费力的浩大工程。尤其是这几年国内汽车业迅猛发展,各汽车厂竞争空前激烈,汽车开发周期、质量、成本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将讲述在汽车的开发过程中采用并行工程是如何实现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开发成本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描述了某款商用车在开发过程中,通过对产品,工艺,标准件,设备,工装,输送系统等通用化方案的优化,减少后期生产需要投入的设备、工装、输送系统等的数量,降低生产成本的投入。  相似文献   

5.
由于市场经济的要求和企业生产的需要,介绍一种具有适应面广、能进行柔性生产的工装,且为以后的工装设计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6.
汽车产品开发的『四维并行工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维并行工程”综合集成化与模块化的优点,使采购、设计、制造、营销等参与到整个产品开发流程中,是汽车制造企业缩短开发周期、提高竞争力的新途径。对于汽车制造企业来说,汽车产品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基本流程包括创意、造型、设计、工程分析、样车实验、工装设计及调试、生产  相似文献   

7.
陈哲亚 《天津汽车》2009,(12):55-57
工装央具设计是每个工程技术人员都要掌握并且需要非常熟练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去的工作,CAXACAD软件的实体设计和电子图板特别适用于工装夹具的设计开发。文章主要介绍了利用CAXA卖体设计三维CAD软件和CAXA电子图板二维CAD进行设计的用于发动机油缸倒角加工时使用的“机体缸孔倒角装置”夹具装置,该装置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及结构简单等特点,并获得国家专利局的技术发明专利。指出该软件能真正达到“实体设计效果又好又快,既直观又能持续改进设计缺陷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焊装项目开发过程包含工艺设计、工程建设、工装开发及车身调试等环节,而项目开发中对各项工作间的匹配协调、质量的管控都具有难点。本文介绍了基于NAM流程进行白车身焊装项目开发的经验,通过应用该流程,各相关单位在统一的平台上开展项目工作,各部门间配合更紧密,工作权责更清晰。而明确的质量和时间指标,形成了有效的约束,使产品质量更有保障,项目进度也更加可控,从而保障了项目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9.
汽车焊装夹具的调试与验证是一门经验性很强的技术,焊装夹具是保证车身装焊精度的最重要的因素。由于冲压件的回弹以及焊接件焊后变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焊装夹具的调试较为复杂,调试人员必须熟悉和了解焊装夹具的设计依据和总体结构,及其所承担的工作区域和各定位点相关尺寸,以及工装的加工状态和验收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汽车行业中白车身焊接夹具在设计开发(3D应用)、工装制造(标准部件应用)、与工艺设备融合、新材料应用、柔性化等方面的发展动态和发展方向,介绍了白车身焊接夹具设计、制造和生产应用方面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1.
丁海涛  张彪 《汽车实用技术》2020,(3):168-170,179
文章主要阐述了借助Autoform软件对某车型车门内板进行冲压成型模拟分析,制定试制工艺方案以及设计试制拉延模,进行冲压件的调试生产,并简要说明了模具设计、冲压件试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不仅积累了冲压件试制工艺开发的经验,而且对后期的正式模具开发提供了依据,降低了正式模具开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王辉  程玲玲  姚晓东 《上海汽车》2007,(9):24-28,44
介绍了协同设计的基本概念,在分析公司模具部新产品开发现状的前提下,指出了其协同设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模具部CAM科上下游关系为基础,构筑了模具开发协同的工作模式。分析了CAM科与产品开发部门的协同设计、与CAD科的协同设计、与模具NC班组之间的协同科学管理,以及模具CAM科内部的协同设计与科学管理过程。包括模具CAM科3D造型任务的协同管理,模具CAM科NC编程的系统设计及管理措施,以及3D造型和NC编程的协同问题。此外,分析了突发情况时的冲突消解及协同设计与管理系统的动态维护性问题,并展望了模具协同开发以后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3.
阐述汽车安全气囊线束的设计要点、工艺设计以及气囊线束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介绍国内气囊线束生产主要设备和防错工装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从汽车的概念设计阶段就把装配可行性考虑其中,并且一致持续到批产以后。首先,在概念设计阶段,用专家系统对设计进行验证;然后,在设计开发阶段,对设计进行装配评估,检查是否满足装配的基本要求;装配可行性分析,对设计进行静态检查,装配路径生成,工具空间检查,和人机工程验证;紧固件检查,检查紧固件是否和标准一致,以降低紧固件的种类和数量;接着开始整车虚拟装配模拟,以发现设计中的错误,及时改进。最后生成装配工艺文件和特殊工装的设计要求。这样的面向设计的计算机辅助装配工艺规划系统,缩短了开发时间,降低了开发的成本,提高了开发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针对原有工装不能适应日益增大的罐体尺寸规格的问题,在原有工装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使之能够适应多种罐体的尺寸规格。介绍了工装改造方案及改造后工装的使用与调整方法,改造后的工装由原来只适应单一尺寸规格的罐体变为能够适应多个尺寸规格的罐体,且调整操作简单快捷,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同类型产品进行工装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杨林  程芝群  卢群英 《时代汽车》2021,(8):139-140,149
根据前车体焊装生产线工装的切换的方式,将前车体生产线分为固定式生产线、推拉切换式生产线以及滑台切换式生产线,分别介绍了这几种生产线的工装结构,以及各自的运用场景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崔振华 《客车技术》2010,(5):37-38,42
介绍了一种客车车架360°旋转焊接工装。详细地阐述了从技术要求分析到具体设计制造以及安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设计制造翻转焊接类工装提供了的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07年6月,德尔福连接系统全球运营中心从美国搬到上海,全球连接器总裁亦常驻上海。这个全球运营中心就坐落于德尔福位于上海安亭的连接器生产基地,该基地包括了设计与制造中心,以及模具开发中心。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括性介绍了汽车零部件环境存放试验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分别为试验中的环境条件因素(温湿度)、零部件的工装夹具和温湿度环境试验设备。环境条件因素概述了温度和湿度对零部件材料、结构等的作用机理,工装夹具方面介绍了汽车零部件工装的设计以及零件与工装的安装匹配,试验设备方面介绍了目前实验室常用的环境箱的结构特点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汽车覆盖件模具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字化制造可以大大缩短覆盖模具设计,调试和制造周期,降低模具的生产成本,提高模具的设计质量和可靠性,最终提高覆盖件制造的精度,质量和效率。介绍了覆盖件模具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以某汽车发动机罩拉延模制造为例,阐述了汽车覆盖件模具数字化制造的流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