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一入伍,就有幸被挑选为汽车驾驶员。那个年代,部队培养一名汽车驾驶员,需要经过半年的严格训练,先是学习理论,然后是场地驾驶训练,再就是道路驾驶训练等等。入伍三年后,我作为优秀汽车驾驶班长,考上军校,上了大学。2006年我转业回到了家乡,被安排在长沙市人民政府工作。  相似文献   

2.
坐在非教练班长的位置部分教练班长有时会坐在离学兵稍远的驾驶室右侧非教练班长的位置,利用口头教学教导学兵动作。在正常训练中,教练班长应坐在学兵旁边的驾驶室中部位置。这样,一方面能够根据学兵驾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教导,并演示正确的驾驶动作;另一方面,当遇有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控制住车辆,处理险情。倘若教练班长坐在离学兵稍远的驾驶室右侧位置,只言传而身不教,能否教好学兵驾驶技术尚且不说。一旦出现突发险情,根本来不及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一般道路驾驶训练是锻炼学兵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整个新训工作中最为重要的训练课目,具有训练时间长、动用车辆多、道路情况复杂、行进节奏难以把握等特点,且学兵技术不熟练、驾驶经验较少、心理素质差,训练时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为落实训练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明确一般道路驾驶训练中各类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现从人员、车辆、组织、道路、环境5个方面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以防范和杜绝一般道路驾驶训练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确保一般道路驾驶训练安全顺利无事故。  相似文献   

4.
赵坤  邹峰  梅保伟 《汽车运用》2014,(11):23-23
加强夜间道路驾驶训练是提高部队夜间机动保障能力的基本途径,是确保部队全时段能够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的重要举措。细致分析夜间道路驾驶的基本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夜间驾驶组训的对策,是提高夜间道路驾驶训练效果、确保夜间道路驾驶训练安全的重要保证。一、夜间道路驾驶的基本特点(一)视野变窄。观距变短。夜间道路驾驶区别于一般道路驾驶的最大特点就是光线条件差造成的视线不良,对驾驶员提前判断并处理情况带来极大的不便。且长时间夜间驾驶,会车时对面灯光的直射、超车时灯光的变换等容易造成驾驶员视觉疲劳,从而产生晕眩或错觉。容易造成判断错误。  相似文献   

5.
在司训队学驾驶,毫无疑问,教练班长是学兵最权威的老师,是学兵学驾驶的唯一参照物。但你知不知道,就算顺利地考到了驾驶执  相似文献   

6.
唐建明 《汽车运用》2011,(12):50-50
近期,75107部队采取各营自行组织、常委分片挂钩跟训、机关干部带车指导等方式,严密组织了中长途驾驶训练。经过10天早出晚归的严格训练,有效地提高了新训汽车驾驶员的综合驾驶技能和陌生环境下的驾驶适应能力,锻炼了干部骨干的组织指挥能力和野外条件下的后勤应急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7.
信息快车     
75107部队严密组织中长途驾驶训练近期,75107部队采取各营自行组织、常委分片挂钩跟训、机关干部带车指导等方式,严密组织了中长途驾驶训练。经过10天早出晚归的严格训练,有效地提高了新训汽车驾驶员的综合驾驶技能和陌生环境下的驾驶适应能力,锻炼了干部骨干的组织指挥能力和野外条件下的后勤应急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8.
近日,93285部队汽车分队根据冬季行车的特点和规律,瞄准“岗位尽职责、车辆无事故、人为零差错”的总目标,组织驾驶员进行冬季行车强化训练,主要进行冰雪路面驾驶、一般道路驾驶训练、城乡道路驾驶训练等3个项目,通过人为设置各种险情,提高驾驶员的应变处置能力,为冬季安全行车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抓好学习,打牢理论基础。司训机构由于平时任务比较单一,无论分队干部还是教练班长,高速公路的驾驶里程和经验都相对较少,因此,实施高速公路驾驶训练前,组织分队干部、教练班长和学兵学习相关知识非常必要。具体可采取3种方法学习:一是组织全员普遍学。通过学习,使全员了解高速公路行车驾驶员视觉、意识特征及车辆行驶和交通事故特征,掌握高速公路驾驶必须遵守的行车原则和  相似文献   

10.
一、当前汽车分队骨干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技能不过硬。因人员流动性较大,部分驾驶员缺乏长期锻炼、培养,专业技术一般的驾驶员凑合着顶到班长位置上,驾驶技能满足于随队行车,对复杂道路、复杂天气、单独执行任务、交通法规意识、突发情况的处置上力不从心,长距离驾驶、载重驾驶基础弱。山路和城市道路驾驶转换适应能力慢。少数班长成才欲望不强烈,特别是在故障排除方面,新班长不想学、不愿学,老班长不去深钻研、细琢磨,有故障就找修理所,以修代保,车辆维护保养和故障排除技能不过硬。  相似文献   

11.
75107部队在谋划2005年全年训练计划时意识到,要完成未来高技术条件下运输保障任务,就必须练就适应各种复杂环境下的快速机动本领。为此,该部着眼战区运输保障特点,进行了横跨2省、历时20天、总行驶里程近万里的长途野外驾驶训练。通过这次长途野外驾训练,共总结出岸滩路驾驶自救10法、  相似文献   

12.
(一)由“保安全”向“保打赢”转变。要把“管为战”思想真正树立起来,从严落实战备和实战训练要求.结合执行“急、难、险、重”任务和比武、复训、保障等时机,采取“以运代训、区分层次、全程淘汰”的方法,强化一般道路驾驶、复杂道路驾驶、长途驾驶、载重驾驶、故障排除、维护保养以及不良天候等课目的训练,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应变能力,做到以圳促管、以管促训、管训共防.实现由“安全型”、“生活型”向“战斗性”转变。  相似文献   

13.
蒙勇 《汽车运用》2012,(1):2-F0002
广西军区75497部队坚持以使命任务为牵引,结合边防气候、道路的实际,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通过选择不同道路、不同时段、不同天候进行有针对性地驾驶训练,全面锤炼驾驶员综合驾驶技能,有效地提高了部队遂行军交运输应急保障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对驾驶模拟技术在道路行车安全领域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广泛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驾驶模拟器进行了分类,并总结了国内外主要代表性科研型驾驶模拟器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典型驾驶模拟器的自由度、主要特征和应用领域。以“人-车-路-环境-事故”为主线,从不良驾驶行为特性分析、车辆主动安全技术研究、道路与交通设计、车辆驾驶环境以及道路行车事故研究5个方面,系统地梳理了驾驶模拟技术在国内外道路行车安全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应用展望。在不良驾驶行为特性分析方面,重点研究了运用驾驶行为特性开展分心驾驶行为和疲劳驾驶行为的识别;在车辆主动安全技术研究方面,综述了运用驾驶行为开展车辆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安全辅助驾驶控制技术和自动驾驶接管行为的评价研究;在道路与交通设计方面,综述了道路几何和标志标线等的设计评价;在车辆驾驶环境方面,综述了不良气象、路侧景观和交通冲突等驾驶环境对驾驶行为的影响;在道路行车事故研究方面,总结了道路行车事故再现和事故影响因素分析等内容。此外,对驾驶模拟技术进行了应用展望,主要包括特殊人群的驾驶行为特性、智能网联汽车系统的测试及验证、混合交通流环境下的行车安全问题。对未来应对驾驶模拟器的有效性评价、不适性以及二次开发等问题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促进驾驶模拟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郑守平 《汽车运用》2005,(10):50-50
不久前,69349部队汽车队通过以运代训的方式,组织复训驾驶员参加冬煤拉运任务。在拉运过程中,有计划、分阶段地安排了复训人员跟车练习和单车驾驶,并有针对性地穿插了夜间驾驶、一般故障排除、换装轮胎等科目的练习。此项任务共行驶近10万公里,拉运冬煤2500余吨。通过拉运冬煤,使复训人员完成了一般道路、复杂道路、城市道路和山地道路的驾驶训练,  相似文献   

16.
汽车兵的心理健康调控训练,既要适合驾驶工作的一般规律,也要适合驾驶员心理活动过程的规律;既要遵守驾驶训练的一般原则,又必须遵循心理训练的原则. 注意与技术、德育、体能训练相统一.汽车兵心理训练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汽车兵的心理素质和驾驶技能,减少车辆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7.
疲劳驾驶判别是危险驾驶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基于驾驶行为的疲劳驾驶判别更加直接.文中选取疲劳状态下的驾驶行为指标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道路线形分析疲劳对于驾驶行为的影响,获得能在相应的道路条件下显著反映疲劳驾驶的驾驶行为指标.使用ROC曲线方法分别确定不同道路线形下各个驾驶行为指标判别疲劳驾驶的阈值.根据各个驾驶行为指标及阈值,建立疲劳驾驶综合判别模型,并通过对比分析说明基于驾驶行为指标进行疲劳驾驶判别考虑不同道路线形的必要性.研究结果表明,疲劳状态对驾驶行为的影响在不同道路线形上表现不同,基于ROC曲线的疲劳驾驶判别方法可应用于基于驾驶行为的疲劳检测,不同道路线形下平均识别率达75%,平均误判率为16.5%.  相似文献   

18.
近日,77263部队利用野外驻训之机,采取统一组织、分片考核的方式,突出车勤理论、场地驾驶、维护保养、道路驾驶及战时运输分队勤务指挥等课目,先后对各单位驾驶员、车管干部、汽车分队进行了全面考核。  相似文献   

19.
汽车驾驶模拟器是驾驶员训练教学与人机仿真试验研究的重要设备。利用汽车驾驶训练模拟器可部分代替实车训练,可学到规范化的驾驶操作手法、降低训练成本、节省燃油、缩短初期训练时间,而且有利于交通安全。文中提出一种新的具有立体动感的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并介绍了该模拟器的原理、各系统结构及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汽车驾驶训练的科技含量,我军的一些司训单位装备了汽车驾驶模拟训练系统。开展汽车驾驶模拟训练,可解决许多实车驾驶训练中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提高训练的质量和效益,同时也保证训练安全。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在汽车驾驶模拟器的视景材料里,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现就此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