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袁锋 《综合运输》1996,(8):28-29
<正> 根据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的现状特点,结合国际航运中心的营运发展目标与要求,建立长江口国际航运中心,主要应重视以下重大工程安排及政策措施的实施。 六、重大工程安排 1.千吨级主航道建设 长江口国际航运中心的最大优势是依托长江,而国际经验表明,只有把单一的水运主通道拓展为完整的水运网络系统,才是河口型国际航运中心得以发展并渐趋完善的前提性条件。  相似文献   

2.
国际航运中心是依托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航运枢纽,航运要素齐全并形成规模,处于全球海运干线网络的重要节点,通过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循环,辐射全球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衔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代表所在国家和地区直接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依托港口打造国际航运中心,是提高地区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可以看出,航运中心的建设对腹地区域经济的带动和引导作用是极为突出的。改革开放初期,依托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外向型经济,并取得了显著成就;20世纪90年…  相似文献   

3.
<正> 当前世界上可以称为国际航运中心的港口,如美国的纽约港、西欧的鹿特丹港、亚洲的香港与新加坡港等,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拥有超容量的物流与信息流,一般都是国际金融、贸易中心所在地。建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营造上海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客观需要,但在世界经济与贸易都取得巨大发展的今天,为了增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国内外的影响力与辐射力,扩大其空间布局上“点”的局限,将长江三角洲内各主要港口有机结合在一起,以组合港的形态出现。对此问题已基本取得从中央到地方的共识,但是众多港口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内部应该怎样科学合理组合?目前  相似文献   

4.
<正> 上海建立国际航运中心,是我国航运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把上海建成21世纪新型国际大都市的需要。亚太地区和国内经济的发展对上海建立国际航运中心也提出了要求,为此,我们必须尽快制定相应的对策,使上海成为真正的国际航运中心。 一、上海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可能条件 1.优越的经济地理条件 上海位于太平洋的西岸,处于中国海岸线  相似文献   

5.
程亮 《综合运输》2005,(10):64-67
国际航运中心是依托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航运枢纽,航运要素齐全并形成规模,处于全球海运干线网络的重要节点,通过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循环,辐射全球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衔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代表所在国家和地区直接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依托港口打造国际航运中心,是提高地区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6.
尹震  罗萍 《综合运输》2004,(6):38-41
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也在不断演变和丰富。当前,国际航运中心是指融发达的航运市场,丰沛的物流,众多的航线航班于一体,以国际贸易、金融、经济中心为依托的国际航运枢纽。其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7.
<正> 一、关于国际航运中心 国际航运中心,在理论学术界至今尚没有明确完整的定义。一般认为,其基本概念是:随着区域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兴起,投资与产业的多样化、国际化、集团化,各国之间技术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客观上需要有更经济、更便捷、更有效的海上运输通道与之相匹配,形成以海运为主,与经济发展规模和各国之间交往相适应的运输网络、运输市场和管理运营中心。 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海运业的发展。1950~1994年,世界海运量从5.5亿吨增至44.15亿吨,44年共增长8.03倍,每年平均递增18.2%。目前,世界港口总吞吐量12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3亿TEU,其中日本、西欧、北美约占港口总吞吐量的70%。从已经或正在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  相似文献   

8.
邵万胜 《综合运输》1997,(11):15-18
<正> 一、概述 自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上海要发挥“一个龙头(浦东开发、开放)和三个(国际商贸、国际金融、国际信息)中心”的战略作用后,于1994年5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又相继作出了关于加快建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决策,上海市政府和相邻的浙江、江苏、山东以及安徽、江西、湖北等省的有关港口城市,都迅速作出了一系列“抢滩”上海国际航运市场,积极发展自己的战略性策应,争抢机遇,争取主动。上海市政府也邀请了国内外的港口、航运、航道、口岸等方面的著名专家和教授,汇聚申城,多次召开了关于  相似文献   

9.
<正> 上海要建成为国际金融、经济、贸易中心,还要建成为一个国际航运中心。事实上,上海要想成为“三个中心”,必须首先把它建设成为一个国际航运中心城市,而一个国际航运中心首先必须是一个国际航运信息中心。 当今人类社会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专家  相似文献   

10.
陈涌 《综合运输》1996,(4):11-12
<正> 一、建设长江经济区国际航运中心的紧迫性 以上海为“龙头”,重庆为“龙尾”,三峡工程为重点,沿江城市为依托,横贯七省一市的长江经济带,是中国跨世纪的热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中国的中部形成一个实力雄厚的经济基地,参与国际竞争,使中国经济步入国际经济大循环,是下个世纪中国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的关键,意义深远。因此,建设适应长江经济区开发开放需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已成强弩之  相似文献   

11.
<正> 三、长江口港口群体现有格局 在长江口国际航运中心地域范围内,依据各港口区位特点、现有条件、主要吞吐货种及运量,实际上形成了以下五大港口群体。 1.上海港港口群体 主要包括黄浦港、罗泾港、外高桥、金山港等。1993年吞吐量为1.65亿吨。预计2020年吞吐量将达3.2亿吨,现有泊位能力与此要求相比尚缺1.5亿吨。为此有关市政当局提出从三个港区来安排新的码头泊位建设布局:  相似文献   

12.
<正> 一、深圳形成区域性航运中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 1.深圳将成为广东省的经济中心城市 亚洲崛起始于亚太地区,50年代日本经济起飞,60年代“小龙”经济崛起,70年代东南亚地区经济加速发展,80年代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致使亚太地区经济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80年代以来,亚太经济年均增长高达7%以上,大大领先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2.7%的水平,至1996年亚太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总值近1/4。据世界著名组织机构预测,亚太地区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今明两年经济发展放缓,不少国家和地区经济出现负增长,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由大连海事大学承担的交通运输部软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国外航运中心比较分析的我国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发展政策研究"通过验收。项目在分析国外主要航运中心的发展现状、历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其航运中心政策进行了横向和纵向比较,提出了境外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我国的借鉴意义。项目研究总结国外航运中心发展的历程,认为其在制定相关政策方面以市场配置资源为  相似文献   

14.
罗萍 《综合运输》2005,(11):50-51,60
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京津唐及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核心的京津唐经济的起飞,需要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有效支撑。这既给天津港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对天津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和国家战略的实施。一、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全国总体发展战略部署2005年6月24~26日温家宝总理在天津滨海新区考察后指出: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环渤海区域及全国发展战略布局中重要的一步棋,走好这步棋,不仅对天津的长远发展具…  相似文献   

15.
国际航运中心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伴随着港口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港口功能的不断完善,各大沿海港口城市纷纷提出建立“国际航运中心”、内河港口城市提出建设“区域性航运中心”的战略发展设想。国内俨然已掀起了一轮“航运中心”的建设热潮。但是,对于航运中心的建设与发展这一重大课题应该详尽分析,科学筹划、明确定位。应该明确航  相似文献   

16.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枢纽港水深目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港的码头水深标准应该是多少?长江口经过治理,分三个阶段,花10年时间,使航道水深达到负12.5米,是否就能满足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港的要求?愚以为,上海要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其深水港的码头水深应达到负15米,与此相应的进港航道水深应能达到负16.5米。而且,实现这一目标的任务非常紧迫,必须在今后5~10年内达到标准;否则,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的难度将会大大增加。这可以从周边港口的竞争形势、世界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趋势以及世界大港兴衰的经验教  相似文献   

17.
天津港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渤海区域港口众多,竞争激烈,以大连、天津和青岛为代表的三大港口都不约而同地提出建设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口号,都把港口发展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在介绍国际航运中心概念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天津港发展国际航运中心所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并针对天津港实际情况提出了将其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国际大中转迈出新步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大提速◆集装箱合作从三国六方走向四国八方,再造集装箱枢纽港的竞争新优势◆创新国际港航合作模式,集装箱发展催生强烈的聚集效应5月19日,青岛前湾新联合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合资项目签约。该公司是由美国总统轮船、海丰国际控股、香港招商局、阿联酋迪拜环球港务集团、中远集团、丹麦马士基、香港泛亚集团、青岛港集团等大企业联合组建的。合资经营管理位于青岛港前湾港区南岸已建成的2个集装箱泊位,岸线长度660米,投资总额21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7亿元人民币。新公司设立后,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从三国六方(青岛港集团、阿联酋迪拜环球港务集团、中远集团、丹麦马士基  相似文献   

19.
上海位于太平洋西岸,长江人海处,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龙头、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21世纪上海将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城市之一,并将逐步发展成为新兴国际大都市。其综合交通规划与未来城市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20.
南通港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德春 《综合运输》2004,(11):62-63
南通港口的概念有两种,一是传统意义上的,指由南通市区内长江入海口北岸的狼山、姚港、通州、天生、任港、如皋等港区组成;一是现代意义上的,即上述目前处于主导地位的长江港区和南通市区内东部沿海的洋口及吕四港区。1997年,国务院以《关于同意上海组合港组建方案》的批复正式批准成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的实施。南通港口从此列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的主要成员之一,是组合港北翼一个重要港口。南通港口不论从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还是从港口的规模和参与上海经济圈的协作分工与竞争发展等方面,都将在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中快速发展,并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