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中国的游艇码头规范中关于结构荷载设计的规定不很详尽的问题,结合国内外游艇码头设计规范,对游艇码头的风荷载、波浪荷载、水流力、系揽力以及撞击速度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可知,中国规范中对风荷载、波浪荷载以及水流力的计算较为合理;而对于船舶系缆力的计算方法略欠妥,建议参考美国或者澳大利亚规范进行设计计算;对于撞击工况的计算,建议参考澳大利亚规范中的撞击速度进行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规范中对游艇码头荷载的计算方法仍存在不明确的问题。针对游艇码头定位桩设计中涉及的波浪荷载、风荷载、水流荷载及荷载组合,本文对中国规范、澳大利亚标准和《海港工程设计手册》中相关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计算结果对比可知,中国规范对风荷载、水流荷载提出的计算方法可靠;对波浪荷载,建议依据《海港工程设计手册》中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集装箱码头设计荷载问题,分析中国规范JTS与西班牙规范ROM关于集装箱码头堆场及码头装卸设备设计荷载的差异,结合其他国际规范,分析其合理性,对应用西班牙规范的集装箱建设项目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周莹  耿高飞 《水运工程》2014,(2):172-175
外海港口中的钢桁架桥受风荷载作用较大,风荷载甚至可能成为钢桁架桥的主要荷载。而《港口工程荷载规范》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两种规范对风荷载的计算模式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对某码头上一座90 m钢桁架桥的计算比较,分析不同规范下的参数取值及结果,给出对横向风荷载计算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桩码头泊位的码头结构进行调查,对门机荷载作用下的码头进行结构响应试验,同时对码头结构的承载力、裂缝宽度、挠度和抗裂等进行复核计算,结果表明:在门机荷载作用下,门机轨道梁应变未达到混凝土开裂极限,裂缝宽度变化可忽略,横梁混凝土应变未达到混凝土开裂极限;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码头门机轨道梁抗弯承载力满足规范要求;剪力荷载作用效应设计值大于承载力设计值,不满足规范要求;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值大于裂缝宽度限值,不满足现行规范对裂缝宽度的限制要求;挠度计算值均小于挠度限值,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
随着交通量、车辆载重有了较大增长,桥梁荷载标准不断提高,新建桥梁质量不断完善。从现实意义、发展变革、规范内容三个方面,对城市桥梁与公路桥梁设计荷载标准进行对比,讨论城市桥梁与公路桥梁设计标准中汽车荷载和人群荷载差异,为城市桥梁和公路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肖强  徐刚  马强 《水运工程》2020,(10):70-75
目前非洲大部分地区港口铺面设计采用英《港口铺面重型结构设计手册》,而西非法语区国家则倾向于采用法国标准。但目前法标中没有专门针对港口铺面设计的规范,参考的是法标道路设计规范。由于法标道路设计中将多种荷载等效为标准荷载,直接采用此设计方法不能真实反映港口荷载实际组合情况,不能直接运用到港口铺面设计中。基于西非某新建港口铺面设计,介绍一种组合荷载作用下法标港口铺面设计方法。与英标设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两种设计方法及铺面结构方案之间的差异,为该地区港口铺面设计方法采用法国标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悬链浮筒式多点系泊(MBM)是油船常见的一种离岸系泊方式。针对浮筒式多点系泊设计的适用规范、平面布置、波浪荷载、系缆分析等基本设计问题进行论述,采用国内外规范对比研究、OPTIMOOR软件模拟、工程项目案例研究等方法,给出MBM系泊设计的平面基本布局、船舶荷载计算方法、系缆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利用OPTIMOOR作为动态模拟分析软件,采用频域分析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对浮筒式多点系泊设计进行设计与优化。  相似文献   

9.
王安华  陈志乐 《水运工程》2016,(10):123-127
为满足宁波梅山港区滚装码头90%船舶全天侯作业要求,码头引桥面较低。由于工程区波浪较大,所以引桥设计的主控荷载由车辆荷载变为波浪荷载。为使引桥抵抗波浪的上托、下砸和侧推作用,设计采用双向受力预应力箱梁、横向刚度前弱后强的桩基排架和波浪荷载传力装置,实现了在低高程和大波浪条件下的桩基箱梁式引桥设计,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总结其设计方法及经验。  相似文献   

10.
众多的海外设计项目要求设计者了解和掌握欧美的设计标准,通过项目设计实践,总结了欧洲设计标准体系之一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EN1992-1-1:2004与我国标准JTS 151—2011 在设计原则与方法、材料特性、荷载系数、荷载组合、承载力计算等方面的异同点,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国产首制大型邮轮为例,围绕其支柱的设计流程,从支柱的布置、设计载荷、规范设计和全船有限元分析等4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该类船型的支柱设计特点。在规范计算中,主要考虑规范平均载荷和局部集中载荷2种情况下受压支柱的屈曲强度;在有限元分析中,主要考虑规范平均载荷与船体梁变形共同作用下支柱的屈曲强度和受拉支柱的屈服强度。通过全船有限元分析验证该设计满足要求,受拉支柱主要出现在艏部、艉部和上层甲板。研究成果及其实践可为后续类似船型的支柱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和编制了深海采矿船技术标准(船型评估/认可和审图);介绍了该船型的现行规范标准应用,入级符号及附加标志,送审文件,船舶设计基础及环境条件,航行及在位状态下的布放、作业、自存等工况和配套的多种组合装载模式;提出了该类船舶的评估技术标准。作为全球范围内首个专门针对深海采矿船这一新颖船型的评估技术标准,对我国自主开发、设计、建造深海采矿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可启闭船艏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特殊水密门结构。详细介绍了船艏结构的设计特点及考虑的影响因素,通过模型试验方法确定了设计外载荷,并对船艏结构有限元模型在开启状态下的应力和变形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船艏结构进行了适当加强。经实船试验验证,可启闭船艏结构能够满足高速艇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恩施市连珠大桥进行静载、脉动和现场荷载试验,测得结构的各种力学指标和性能指标,并与理论计算值及相应的规范规程要求进行了对比,从而对桥梁的整体性能和结构的安全性做出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该桥的主体结构满足设计要求,达到了设计要求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干船坞设计规范颁布时间早,对于现代很多大型船舶不相适宜,亟待修订。针对30万t原油船舶,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船体的标准段和坞墩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该船型坞墩在自重、压舱水作用下不同工况的横向荷载分布系数,与现行干船坞规范相比较,分布系数具有不同的特点,可供干船坞规范修订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油船结构轻量化设计中,船体横向强框和横舱壁水平桁端部优化为类似斜撑杆的轻型结构,并在多型油船上进行了实船应用。然而,目前还没有相关规范和标准用来指导斜撑杆结构的设计。本文通过建立相关结构力学模型,得到斜撑杆结构的轴向载荷理论值,并验证相关力学模型及理论结果的有效性。最后对影响斜撑杆轴向载荷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能够为斜撑杆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张宇晨  吴梵  滑林  段嘉 《船舶工程》2019,41(10):40-45
针对军用规范载荷难以给出舰船设计海况等级的问题,本文通过三维时域非线性水弹性理论分析了舰船在典型航速、不同海况下的波浪载荷极值与规范载荷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提出了一种明确舰船设计海况等级的方法。以某型舰船为例,基于该方法确定了该型舰船的设计海况等级。研究成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明确舰船规范载荷对应下的设计海况等级,在一定程度上为舰船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佟弢  肖雄丙 《港工技术》2022,59(1):109-112
天津某码头工程拟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方桩进行码头施工建设.在前期的勘察过程中研究确定单桩轴向极限承载力,对后续工程的设计、施工工作至关重要.现场勘察项目部在本工程的前期勘察工作中组织安排了单桩静载试验,同时依据有关规范使用地区经验值进行单桩轴向承载力估算工作.基于工程实例,对拟采用的预应力混凝土方桩,运用规范经验法与试桩静...  相似文献   

19.
在南海百年一遇海况条件下,综合考虑风、浪、流载荷的联合作用,在频域范围内计算平台的纵摇和横摇极值响应以及锚缆的张力。根据不同浪向下的结构应力谱分析确定的设计波参数,基于三维势流理论和Morison公式计算一阶波浪力,采用规范推荐的公式计算风、流载荷。在准静力条件下,根据ABS规范推荐的强度准则,针对精细化的混合有限元结构模型进行总体强度分析。  相似文献   

20.
《Marine Structures》2000,13(2):129-143
Analysis of recorded still-water load effects in tankers and of the design conditions in the load manual show that these are situations in which the still-water load effects change significantly during voyages, in particular, for double-hull tankers. The still-water load at a random point during a voyage was simulated by assuming a normal distribution of departure and of arrival data as well as a linear variation of intensity between departure and arrival for each pair of sampled values. It was observed that, in most cases the simulated data followed a normal distribution and this has been proposed as a model. The mean and standard derivation of this distribution should be the average of the respective values at departure and arriv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