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述了高速动力车车体轻型化意义,轻型化车体的主要技术参数、总体设计思路、轻型化车体结构与设计原理;并指明为研制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速动力车车体需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200 km/h高速动力车车体结构轻量化设计和静、动强度计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介绍了运用最优化方法对高速动力车车体进行结构优化设计的过程和对车体进行动、静强度计算及静强度试验的结果,得到的最轻量化的车体承载结构,使其成为我国目前机车行业中每单位长度自重最轻的车体。轻量化设计后的承载结构的强度、刚度及动态特性满足各项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根据高速动力车的特点,从承载结构轻量化设计、结构设计动力优化、疲劳强度评定的工程方法和复合弹簧悬挂系统横向刚度及稳定性评定方面,研究高速动力车承载结构疲劳强度分析的工程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全国发展高技术的实际,分析了研制高速动力车的技术路线以及实现机车车辆与线路全理匹配的技术思想,并从传动与驱动、制动,牵引,结构轻型化,轮对定位等方面分析了高速动力车转向架的结构特点以及确定实现良好性能的技术途径,文中指出,应在尽量消化及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着手研制适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动力车转向架,文中并对实现的具体步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德,法,意,前苏联和日,英等国部分高速客车车体承载结构强度,刚度的计算,试验与评定方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高速客车车体拟进行的强度,刚度试验的内容及其评定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铰接式高速客车车体承载结构轻量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最优化方法,以车体承载结构重量最轻为目标,以车体主要构件板厚为设计变量,以强度,刚度和工艺条件为约束,以SGI工作站为硬件平台,应用MSC/NASTR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铰接式高速客车车体进行结构优化,通过优化分析,获得了车体承载结构主要板才的轻量化设计参数。分析表明,轻量化模型满足高速客车需要的强度,刚度,同时也满足动态特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机车车体的轻型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回顾了国内外机车车体设计和计算的发展过程;介绍了机车车体轻型化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结合我国目前高速列车的发展,就机车车体轻型化结构设计的原则作了分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8.
高速轻型轮对的模态和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速轮对计算机模型进行了模态和动力响应计算分析,得到的分析结果有利于确定轻量化轮对的结构和形式。轻量化高速轮对动力特性分析,可用于转向架,车体及整个车辆中,有助于车辆平稳性和稳定性指标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某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动力车车体进行结构强度分析,利用HyperMesh12.0软件建立车体有限元模型。依据UIC 566和EN 12663-1/2010标准确定车体的静强度载荷工况和疲劳强度载荷工况,基于von Mises应力评估车体结构静强度;根据DVS 1612标准的焊接钢结构疲劳强度方法评估车体的疲劳强度;在ANSYS软件中采用Block Lanczos法,对不带顶盖车体进行结构自由模态分析,评估车体刚度情况。通过对车体结构进行计算分析,动力车车体结构的设计满足强度和刚度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0.
卢存光  陈永 《铁道车辆》1997,35(11):1-5
用基底矢量法对瑞典X型摆式列车的摆式机构进行了动态静力分析,整个过程没有近似处理,全部未知力都表示为已知量的显函数。计算结果精确,耗时减少。该方法和结果可以用于车体的运动解析、动力控制以及材料、结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德国ICE动力转向架及其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详细地介绍了ICE动力转向架的结构,并对结构设计思想进行了分析,归纳了该转向架的特点,ICE动力转向架的成功结构,可对我国高速动力车的研制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速内燃机车的车体是复杂的空间结构,其有限元离散模型通常具有很高的自由度。作者利用有限元动力子结构法对车体进行了动力分析及在柴油机垂直激振力作用下的响应分析,并计算了车体的前20阶固有频率和振型。计算工作表明有限元动力子结构法可有效和灵活地用于大型复杂结构的动力分析,并能大幅度节省计算工作量。因此,该方法在机车车辆等复杂结构的动力分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中华之星"动力车车体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对“中华之星”动力车车体的设计要求出发,阐述了车体结构,重点介绍了车头形状、司机室、底架、顶盖结构,分析了车体强度,指出了车体的结构特点。试制试验表明,动力车车体静强度和动疲劳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司机室噪声在高速时超标。  相似文献   

14.
以新设计某型电力机车为例,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电力机车车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针对机车车体设计中的强度、刚度考核工况,以合理化的车体结构钢板厚度为设计变量,以车体结构的应力、位移需满足的高速试验列车动力车强度及动力学规范等为状态变量,以车体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对车体进行了全面的轻量化优化设计分析,并对优化设计后的车体结构进行了强度、刚度及模态的分析校核,结果表明各项计算结果均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速度160km/h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的车体防撞性设计方案和车体防撞结构,并对动力车车体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和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速度160km/h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的车体防撞性满足中国铁路总公司标准性技术文件TJ/JW 102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李先全 《铁道车辆》1993,(12):32-35,61
对准高速双层客车车体减重的研究,作了包括车体有限元静强度计算分析,优化计算和车体静强度试验结果分析,并据此提出进一步实现车体减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速动力车车体轻型化结构设计和减重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传统机车和高速机车受力状态及力流分布的比较分析,从结构强度和刚度出发,在满足高速机车运行和功能要求的条件下,借助于承载梁的合理布置以及梁截面式和尺寸的适当选择,充分发挥了各个梁件在车体结构中的作用,并大大提高了车体的整体刚度,从而使车体重量得到了大幅度降低,高速机车车体每延米重量约为0。5吨,比传统设计减轻了50%还多。  相似文献   

18.
任启麟 《铁道车辆》1994,(10):11-14
推导出高速客车侧向力引起车体构件的应力影响系数Kc的数值,它具有简化计算和实用价值;另外,叙述了在侧向力作用下车体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与计算过程,可较准确地反映出侧向力对每个构件的应力计算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介绍了瑞典已研制成功的X2000可倾车体式高速列车的基本组成、动力车及拖车的基本结构和参数。对采用的四大关键技术:径向自导向转向架、有源倾摆系统及控制、三相牵引传动系统及不锈钢车体也作了介绍。此外,由于X2000在既有线上高速运行,因此,对垂向及横向轮轨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相似文献   

20.
高速列车车体传热系数模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的铁道客车车体传热系数的计算都只是对车体结构的导热热阻进行分析和计算,在涉及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时只能采用经验数据.文章采用CFD方法模拟高速列车车体传热系数的试验工况,以再现高速列车车体传热系数试验时的导热、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过程,因而模拟计算结果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