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勇 《成铁科技》2006,(4):20-23
通过分析客运站的作业特点,提出了客运站能力查定方法,对原始的能力查定方法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客运站能力查定的改进措施,最后对建立“客运站能力查定信息系统”提出了总体构想。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混凝土碱骨料反应产生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市政道路整治工程中的综合管线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杭州留石快速路工程项目设计,提出了综合管线设计工作配合道路工程设计的工作流程、方法和关键节点。设计对因高架桥及上下匝道桥建设引起的既有管线占压提出了改移、防护措施,对因挡墙修建引起的既有构筑物干扰提出了省时省工的施工防护方案,在配合景观设计中提出了新颖的管线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铁路货物运输的现状,提出了建设现代化货场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确立了建设现代化货场的运量依据;提出了规划铁路现代化货场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全路现代化货场在路网上的合理布局总体规划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5.
针对轨道交通网络化、无人驾驶的发展趋势,在现有TETRA的基础上提出了宽窄带融合的无线调度系统。分析了网络化运营和无人驾驶的需求,提出了宽窄带融合的设计方案,突出了宽带LTE和窄带TETRA的优势,并针对无人驾驶的高可靠性提出了无线调度系统的备用模式。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安全设计在轨道交通车辆段设计的重要性,对安全设计的具体做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物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根据现代物流服务对物流中心的要求,对物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对物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所需的技术支持提出了自己的构想,并对系统的开发和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造成制动系统故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现场解决这类故障的急救措施,同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轮缘磨耗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延长轮对使用寿命的几项措施,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燃油运输作业的实际,提出了静电防范问题。分析了静电的产生及静电危害具备的条件,提出了静电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邹志立  武爱忠 《西铁科技》2002,(4):26-28,48
本文作者通过对宝广段牵引变电所设备运行状况的调查统计分析,提出了牵引变电所整体大修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种群签名方案的安全缺陷及其改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袁丁  范平志 《铁道学报》2003,25(2):43-45
最近Lee和Chang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对数的高效群签名方案。然而,该方案不能抵御伪造攻击,同时不具有不可链接性的特点。敖青云等人提出一种改进的方案,希望能克服Lee-Chang方案的不足。本文首先指出了敖青云等人提出的群签名方案仍然是不安全的,基于Tseng方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群签名方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敞车枕梁腹板出现裂纹的原因,提出了防止该类裂纹漏检的措施,并对检修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影响盾构姿态的部分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主要提出了管片姿态走势论,即管片姿态影响盾构姿态,管片走势影响盾构走势。结合具体的施工经验,对管片姿态如何影响盾构姿态做了详细论证,提出了有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以往的接触网设计,还是接触网运营检修规程都未提出接触网锚段关节隔离开关的具体安装位置。本文提出了隔离开关具体的安装位置,并对此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了依据,有利于消除事故隐患,保证接触网设备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高架桥的选型及稳定性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几种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结构型式的分析比较,提出了选型意见,针对高架桥的稳定性,从施工和设计两方面提出了高架桥竖向变位控制措施,同时分析了高架桥纵向力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高架桥设计中纵向力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目前铁路货运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8.
提出并分析了DC600V系统中机车供电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逐一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铁路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对系统软件的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铁路共用平车的发展历程,提出了目前共用平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共用平车性能的具体措施,并分析了这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