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提升区域综合交通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区域综合交通协同发展,以山东省综合运输效率为研究对象,构建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松弛值测算(slacks-based measure, SBM)模型,采用熵权法计算环境污染指数,将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与环境污染指数之比作为绿色GDP构建超效率SBM模型的期望产出指标,测算山东省综合运输效率,将综合运输效率分解为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分析山东省综合运输效率的影响因素,提出改善途径。结果表明:绿色GDP与传统GDP对综合运输效率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综合运输效率的时间演化规律符合事实规律。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关于机场运营效率的研究中,非期望产出因素常常被忽略,且有效决策单元无法进一步排名,基于此本文首先构建超效率SBM模型,选择了2017年华东地区30个主要机场作为样本,将机场运营分为机场服务与旅客服务两阶段,然后对机场运营效率进行评价并给出机场排名,通过算例对比验证引入非期望产出的必要性与超效率SBM模型解决机场运营效率的优势。结果表明,DEA有效的机场的效率值得到了进一步区分,且引入非期望产出因素后,大多数样本机场运营效率有所提高,有5个机场从DEA无效变为有效,小型机场的运营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基于超效率SBM模型从不同阶段对机场运营效率进行研究,可为机场运营提供指导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章玉 《交通标准化》2016,2(6):32-37
考虑公交运营的服务特性和非期望产出带来的负面影响,以我国35个大中城市公交运营系 统为研究样本,采用松驰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了公交服务效果与运营效率评价模型。结果显示:考虑非期望产出对公交的运营效率评价影响显著,公交服务效果和运营效率的平均分值分别 为:0.61, 0.64,较考虑非期望产出前均有所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6.2%, 7.2%。研究表明,我国 大中城市公交整体运营效率仍然有待提高,实施不同分类城市的差异化需求管理策略、发展清洁 能源车辆、加强对公交服务质量的监督和管理是提高效率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研究西部综合运输系统需求驱动因素,将产业转移因素考虑在内,对原有包含三大因素的完全分解模型进行改进,构建包含经济总量、运输需求强度、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整体变动等四大因素的完全分解模型,根据2002—2015年统计数据对西部地区综合运输系统需求进行实例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总量增长是西部综合运输系统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产业转移促进政策的出台,运输需求强度变化和产业转移的影响逐渐显著.在产业转移背景下,西部地区应该根据产业转移发展态势,有针对性地做好综合运输系统布局,创造更好的条件承接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5.
研究西部综合运输系统需求驱动因素,将产业转移因素考虑在内,对原有包含三大因素的完全分解模型进行改进,构建包含经济总量、运输需求强度、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整体变动等四大因素的完全分解模型,根据2002-2015年统计数据对西部地区综合运输系统需求进行实例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总量增长是西部综合运输系统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产业转移促进政策的出台,运输需求强度变化和产业转移的影响逐渐显著.在产业转移背景下,西部地区应该根据产业转移发展态势,有针对性地做好综合运输系统布局,创造更好的条件承接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6.
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江苏省2004年各省辖市公路交通运输有效性进行了评价。从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两方面分析了非DEA有效单元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针对DEA有效单元进行二次评价。结果显示,苏南地区的城市均为DEA有效和接近有效单元,苏中地区效率表现稍差,苏北地区除徐州、连云港是DEA有效单元外.其余各市公路运输效率水平较低。根据计算结果及分析.提出了改善各地区公路运输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节约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的引导下,为了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改善交通运输结构,实现交通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从交通投入与系统产出两个层面分析影响交通结构效率的因素,引入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slack based measure)模型,并考虑交通的环境效益,系统分析了我国30个省市的区域交通运输效率.同时,应用...  相似文献   

8.
既有多式联运收益清算一般按照各方式运输距离及费率确定,未充分考虑运输时间效率和外部性(如碳排放)对于联运服务竞争力的影响,导致收益清算与联运服务竞争力的分离,限制了联运服务的发展.本文据此提出了基于各方式运输时间效率及碳排放的收益清算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各方式运输时间及运输时间比例的变化,并通过权重系数来满足不同联运环境下收益清算的需要“. 渝新欧”多式联运的实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提高运输效率较高、绿色低碳方式的收益占比,如当公路时间不变,铁路运输时间由目前的 14.9 d缩短至 9.0 d时,其收益由 95.0%提升至 98.9%.运输时间及其比例的权重系数案例显示,其他条件一定时,不同的权重系数下铁路的收益占比相差约3%,因此需根据实际联运环境确定合理的权重系数.  相似文献   

9.
既有多式联运收益清算一般按照各方式运输距离及费率确定,未充分考虑运输时间效率和外部性(如碳排放)对于联运服务竞争力的影响,导致收益清算与联运服务竞争力的分离,限制了联运服务的发展.本文据此提出了基于各方式运输时间效率及碳排放的收益清算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各方式运输时间及运输时间比例的变化,并通过权重系数来满足不同联运环境下收益清算的需要“. 渝新欧”多式联运的实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提高运输效率较高、绿色低碳方式的收益占比,如当公路时间不变,铁路运输时间由目前的 14.9 d缩短至 9.0 d时,其收益由 95.0%提升至 98.9%.运输时间及其比例的权重系数案例显示,其他条件一定时,不同的权重系数下铁路的收益占比相差约3%,因此需根据实际联运环境确定合理的权重系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的分析评价,能直观的得出各因素对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的不同影响,针对性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缓解交通拥堵.从城市发展及交通畅通性角度,采用定性的层次分析法与定量的广义函数法结合,以成都市交通运输效率评价为例,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ϵͳһ�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指出了一体化交通系统是与智能交通系统并行的世界性的发展趋势,论述了交通系统一体化的必要性。提出了从三个方面理解一体化交通系统的内涵:交通系统的一体化是对交通系统资源的整体优化,交通系统的一体化是对交通需求的统一管理,交通系统的一体化体现在交通运输的全过程。指出了交通系统一体化的外延。重点讨论了两个问题:一体化交通系统与智能交通系统的关系问题,ITS与交通工程的关系问题。提出了把非技术范畴的因素从ITS中分离开来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区域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运输业已成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部门,在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同时 应努力降低其碳排放量.本文定义了交通运输碳排放效率,建立了交通运输碳排放效率 影响因素解模型,其影响因素分为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两类.以吉林省为案例进行实证 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因素是影响交通运输碳排放效率增长的主要原因,结构 调整因素抑制了交通运输碳排放效率的增加.各种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促进了总碳排 放效率的增加,铁路运输促进了总碳排放效率的降低,其他运输方式对总碳排放效率的 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城市综合交通网络结构,帮助决策者合理配置城市交通资源,本文研究了城市综合交通网络中基于广义出行费用的各交通方式优势出行距离概率密度曲线.分析居民出行的广义出行费用(即交通方式的服务水平,包括出行时间和票价等)可以确定城市中常见交通方式出行所需的平均花费水平,从而构建出同一出行网络中不同交通方式优势出行距离的概率密度曲线,对概率密度曲线进行分析和拟合可以得到固定形式的基于广义出行费用的城市综合交通方式优势出行距离概率密度模型.最后,以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在极大地满足社会运输需求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建设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将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目标.通过对综合运输概念的阐述,分析我国综合运输的发展现状及"十一·五"期间综合交通发展面临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出我国综合交通运输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江苏省苏南地区持续快速增长的交通需求与十分有限的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在此背景下,为了充分发挥苏南地区综合运输体系的整体效能,本文借鉴计算机自动控制算法中的滚动优化策略,提出了综合运输结构配置的虚拟滚动优化法. 通过动态的滚动优化流程,保证各运输方式及路径流量分配最优,在供需适应的基础上,确定综合运输结构的最优配置. 以沪宁通道为例,在通道发展现状分析和未来交通需求预测的基础上,分析苏南综合交通供求特性,提出结构优化方案. 本文探讨的综合运输通道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方法,可为苏南地区构建更合理的综合运输网络布局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交通与能源矛盾日益突出.现有研究认为运 输业能源消耗与运输量、能源消耗强度有关,然而忽视了综合运输系统结构对能源消耗 的影响.为了解综合运输系统能耗与运输量、能耗强度、运输系统结构三者的定性与定量 关系,找出综合运输系统能耗快速增长的真正推动因素,本文以综合运输系统为研究对 象,建立基于完全分解的综合运输系统能耗影响分析模型,将能耗的影响因素分解成系 统结构、运输量、能源消耗强度三大因子,并对1995–2011 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例计算.研 究发现,运输量的大量增加是运输业能耗显著增加的主要因素.但值得关注的是,运输结 构对能源消耗的影响日益突出.所以,我国进一步构建综合运输系统时,应当做好各种运 输方式在能耗方面的优势比较及合理的整体发展规划,使得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应该 大力发展能源消耗率低且对环境影响小的铁路和水路运输.  相似文献   

17.
基于DEA模型的城市公共交通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投入产出角度出发建立基于数据包络模型(DEA)的效率评价模型,给出城市交通系统“输入”和“输出”有效度的评价方法与指标,进而得到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效率的综合评价。文章以南京市近7年(2000年~2006年)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输入输出状况为实例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从评价研究中发现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问题并寻求解决对策,为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组织和优化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交通运输业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的上升趋势,与其他行业稳步下降的趋势相悖,使得交通运输业逐步成为节能环保的短板之一.本文在考虑CO2排放约束的前提下,构建超效率非期望Min DS模型,评价1995—2013年中国30省份交通运输业能源效率,并利用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动态分析效率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各地区交通运输业能源效率总体呈反N型波动下降;东部、西部地区各省表现出较大差异性;中部、东北地区内各省表现出一致性,但整体水平较低;超效率非期望Min DS模型有效克服了非期望SBM模型无法完全排序和低估效率结果的问题;造成交通运输业能源效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技术效率的下降,但这一状况将在未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交通运输项目涉及多种不同运输方式,而各不同运输方式的评价方法又各有特点.为了避免重复投资,适应国民经济综合发展战略的需要,将各不同运输方式的项目放入同一标准体系中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基于上述原因,文章提出了一个多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建立综合交通运输指标体系,将不同运输方式纳入同一体系;然后将各定性、定量指标量化,并用上限效果法、下限效果法、或额定效果法对量化指标做无量纲处理;同时利用AHP法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对上述数据进行汇总,得到各方案综合值,以此为依据进行方案决策.文章最后给出算例,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计算,并分析计算结果,验证了所述综合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交通运输业能耗强度与各行业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步扩大,使得交通运输业逐 步成为节能环保的短板之一.在此背景下,利用随机前沿模型,以中国30 省区为样本,测 算1995-2012 年各地区交通运输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全 要素视角下的中国交通运输业能源效率总体呈扁平W型走势波动上升,平均有56.3%的 节能潜力;东中西部地区差异明显,呈现自东向西逐步下降的空间格局;全要素评价结果 比单要素能源效率更加稳健;各省区交通运输业能源效率在2004-2012 年以年均9.6% 的速度发散,其中西部地区年均发散速率达到10.7%;对外开放、工业化进程、人力资本显 著促进交通运输业能源效率的提升,制度因素与政府干预抑制作用明显,基础设施水平 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