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东油田固定式钻井平台的海上安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建华  李漱岩  周明信 《中国造船》2003,44(Z1):158-162
赵东油田位于渤海湾极浅海区域,平均海图水深2.4米,最大潮高4.4米,平台海上安装的条件很特殊,难度及风险性都较大.赵东油田的钻井平台为固定式钻井平台,该平台总重量达62 00吨.在平台安装过程中采用了拉索千斤顶技术、插腿式结构设计等特殊技术及安装区疏浚挖深等保证措施,同时也充分利用了潮汐的变化,于2002年1 0月27日成功地完成了海上安装.本论文的内容主要包括平台安装实际条件分析及安装方案的筛选、安装计算要求、安装实施过程及总结分析等.  相似文献   

2.
内河干支直达运输,往往要跨越多个航区,受航道宽度和水深的限制,分节驳顶推船队和机动驳顶推船队需要中转或多式联运.中小型机动驳运输难以形成规模,载重量小、能耗高、效率低.如湖南衡阳地区运往江苏、浙江、江西等地的紫砂陶、瓷泥、钠长石等需要跨越湘江、长江干流、苏南运河等航段,衡山至苏南运河(以金坛为例)1 656km,其中湘江段运距374km,限制吃水1.8m,最大水流速度1.5m/s;长江段运距1 144km,最大流速2m/s左右,船舶限制吃水2.8m;锡澄运河、京杭运河段(江阴--金坛)运距138km,航宽30~40m,水深2.8~3.2m,船闸一座,桥梁23座,设计最高通航高度4.76~6.74m.该航线货主分散,分节驳顶推船队、机动驳顶推船队无法进入苏南运河,目前都是采用小型机动驳(60~120t)运输,运价高出铁路29%.为了较大幅度地提高运输效益,我们提出了组成可分解机动驳顶推船队进行运输,即:在干流(或航道条件许可的支流)由一艘机动驳顶推若干艘机动驳编队航行,进入支流(航道、物流条件限制时)各机动驳单独航行,具有机动性、灵活性、节能性和规模效益.可分解机动驳顶推船队船型研究和模型试验研究工作是基于解决这一运输方式的关键技术而开展.  相似文献   

3.
入英国劳氏级的赫雷玛公司的H114号运输驳最近用于运输菲利浦石油公司北海油田的莫林平台甲板结构整体,该甲板结构重达18,600吨。鉴于运输驳上每个支撑点的受力可达4000吨,平台甲板的设计者布朗·路特公司要求英国劳氏船级社对运输驳的结构布置进行特别检验,以保证运输驳在运输甲板结构过程中能保持入级要求。在选定H114号运输驳运输甲板结构时,该运输驳正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NSM船厂建造。在交船前,这家船厂已采用甲板上箱形纵桁,甲板下纵桁,横材和管形斜角支柱等,在放  相似文献   

4.
翁启献  黎灌虹 《船舶》1996,(1):9-16
20000t原油半分节驳顶推船队由1艘2320kW推轮和4艘5000t原油半分节驳组成。文中分别对船队的推轮和原油半分节驳的设计特点作了介绍,文后还对船队进行了技术经济论证。  相似文献   

5.
<正> 2320kW长江油运推轮(长江63001)是由中国长江轮船总公司南京长江油运公司委托金陵船厂设计并建造的,是目前长江上最大的油运推轮,为国内首制船。该轮与新造的四艘五千吨原油半分节驳组成二万吨原油顶推船队,承担长江干线赵庄沟至安庆、九江、武汉等地的原油运输任务。该轮已于1991年3月投入营运。该型推轮将逐步替代现有的1941kW推轮船队。该轮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相似文献   

6.
分节驳顶推船队在长江集装箱运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鸣  程铁 《水运管理》2005,27(3):1-2
分析长江集装箱运输现状及存在问题,介绍分节驳顶推运输及其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分节驳顶推运输对于长江集装箱运输的适用性,提出实现长江集装箱分节驳顶推运输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船为双机、双螺旋桨加固定导流管的长江推轮,主要航行于汉口和重庆之间,亦能通航长江全线,用于顶推大型货驳或原油驳。船体结构为钢质单甲板横骨架式,艏艉有升高甲板,有四层甲板室,在机舱范围内设有高度为0.9米的双层底,且在舭部升高至1.35米,以保证在多暗礁险滩的川江航行之安全。有关外板与构件尺寸均满足“长江钢船建造规范”对A级航区的要求以及对推、拖轮的补充要求。  相似文献   

8.
王海涛 《船舶》2004,(6):36-39
本文简要介绍了赵东油田生产平台钻井模块钻机移动装置的特点、组成及其底座结构和液压移动装置的开发设计.  相似文献   

9.
一、顶推驳船队与机动驳顶推船队是两种最好的内河散货运输方式 顶推驳船队在内河大宗散货运输中显出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世界各国航道条件好的地方推广很快.顶推驳船队越大,其优越性越显著,但是相应对航道条件要求越严格.  相似文献   

10.
张宇 《江苏船舶》1992,9(4):6-11
本文针对赵庄沟至栖霞山航线探讨了用‘单位排水量功率’小、‘载重量系数’大的自航驳作原油运输的合理性,并重点结合16000吨自航自卸原油驳的结构及动力设计,探讨了技术关键和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