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船舶工业竞争力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要大力发展我国船舶工业,缩短与先进造船国家的差距,就必须培育我国船舶工业的竞争力,理解与评估中国造船业的竞争力是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本文在对影响船舶工业竞争力的因素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从竞争实力、竞争潜力和竞争环境三方面分析了我国船舶工业竞争力的现状,并从培育和发展有竞争力的大型造船企业和集团、积极发展船舶配套工业,构建合理的船舶工业体系、实施科技兴船战略、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等八个方面指出了提高我国船舶工业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1979年,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中国船舶工业从此迈出了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进入新世纪,世界船舶市场迎来难得的市场高潮。2002年5月,朱镕基总理指出:“中国有希望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2004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不仅要努力成为世界造船大国,还应树雄心、立壮志,使我国成为世界造船强国”。这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史上的3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潘正军 《船艇》2007,(10B):30-32
回顾近年来我国造船工业的发展,呈现出罕见的的高速增长状态,2006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9%,稳居世界第三,按照国务院批准的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5年底,中国要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但同时国务院也要求船舶工业要深化改革,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我国船舶行业发展战略环境、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提出了我国“船舶工业要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指示,我国船舶工业积极参与国际造船市场,出口造船总量不断攀升,1996年以来,我国造船产量连续6年居世界第三,2001年造船完工近400万载重吨,约占世界造船总载重吨近10%。 2002年5月,朱镕基总理在给船舶出口创汇的有关批示中指出,中国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就吨位而言),从而为我国船舶工业提出了国家级发展战略要  相似文献   

5.
船舶配套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经济全球化发展给世界造船业带来发展机遇和空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船舶工业抓住机遇,实现了快速发展.2007年全国造船产量突破2000万载重吨,2008年造船完工突破2800万载重吨,中国造船已经稳居世界造船前三位,正在成为新的世界造船中心.中国船舶工业的历史性突破和对船舶配套的迫切需求对船舶配套企业来讲面临严峻挑战.船舶配套业是船舶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船舶工业必须要有强大的船舶配套业支撑,否则难以成为造船强国.然而,不可忽视的是,随着我国造船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船舶配套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6.
一、国际海事格局的变化,船舶配套业迎来最佳发展时期 “十五”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产业规模和产业素质跃上了一个大台阶。但与先进造船国家相比,我国船舶工业在自主创新、造船能力、生产效率、配套水平等方面仍有差距,尤其是船舶配套业发展滞后。根据我国中长期发展目标,到2015年,我国本土化船用设备装船率将达到80%,建成船用设备国际营销服务网络,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达到35%左右,成为世界一流造船大国。要实现这个目标,当务之急是加快船舶配套业的发展,高度重视船用设备制造本土化,集中力量解决配套能力弱的问题,使造船业配套业的发展相协调,为船舶工业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周月丽 《船艇》2007,(9B):20-2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取得长足进步,造船产量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34.2万载重吨提高到2006年的1452万载重吨;新承接船舶订单4251万载重吨;手持船舶订单6872万载重吨。我国造船完工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9%,连续12年稳居世界第三,与韩国、日本的差距大幅缩小;新承接船舶订单占世界市场份额30%,位居世界第二;手持船舶订单占世界市场份额24%,与韩、日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船舶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年均增速达到45%以上,大大高于日本、韩国平均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船舶工业的产业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日旺 《船艇》1998,(5):21-22
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船舶工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国际造船界已占有一定的地位,从八十年代初的世界排名第十七位跃升至现在的第三位。成绩是巨大的,但与世界造船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还较大,现在我国船舶工业正处在一个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林纳新 《船艇》2001,(7):37-40
中国船舶工业长期以来实行低折旧,使得造船企业设备老化严重,与世界先进造船国家的差距明显。为了加快造船企业的技术更新改造,进一步提高造船技术水平,切实增强我国船舶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折旧是值得充分重视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技术创新与船舶工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新船订单、手持订单以及完工量三大指标已多年保持世界第三,2007年三大指标已跃居第二.根据现已手持订单测算,到2010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将超过韩国,成为世界第一.尽管如此,我国在造船理念、技术运用、管理效率等多方面与日韩等造船强国还存在很大差距.要实现我国世界造船大国、造船强国的目标,必须要从简单依靠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向更多地依靠技术创新来提高竞争力.本文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研究我国船舶工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