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故障树分析航海雷达故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友赋 《中国修船》2012,25(5):36-38
航海雷达是船舶上必备的导航装备,用于船舶避让、船舶定位、狭水道引航等,在能见度不良的情况下,还是航海人员进行观测的工具。航海雷达结构复杂,系统经常出现故障。一旦故障不能及时排除,将会严重影响航行。文章利用故障树理论,对航海雷达故障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提高航海雷达故障诊断的准确性与效率。  相似文献   

2.
现代战场电磁信号环境日益复杂,仅某一种算法不能准确地分选雷达信号。文章提出了一种结合序列差值直方图算法和改进的PRI变换法的综合分选方法来估计脉冲重复间隔。仿真结果表明在复杂的信号环境中可以对雷达脉冲信号实时地进行准确分选。  相似文献   

3.
传统船舶应急疏散路径导航系统存在船舶逃生路径数据定位准确度差,应急疏散导航响应时间慢,影响人员快速逃生撤离时间。针对此问题产生根源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基于智能导航的舰船应急疏散路径自动定位方法。对传统定位策略进行替换修正,首先导入雷达导航数据融合策略。融合船舶激光雷达数据与GPS、北斗卫星定位信号数据。接着引入路径实时定位算法,通过算法对融合数据进行实时规划引导,完成人员快速撤离。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传统方法与提出方法进行对比测试,证明提出方法具有定位速度快、响应速度快、路径规划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水面舰艇舰载超视距雷达和舰载直升机进行超视距目标定位的方法,对典型超视距雷达和直升机目标定位方法的精度误差来源及构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舰载雷达和直升机在远程定位的作战使用中的战术要求。  相似文献   

5.
海上侦察船的敌方目标定位技术对舰船的海上军事作战能力有关键性的作用,准确地对敌军进行定位和侦察有助于在军事行动中占据有力地位。传统的海上目标探测技术有雷达技术、超声技术等,但存在容易暴露、探测精度低等问题,无源定位是指被动的接收辐射源信号(声音等),确定辐射源的准确位置。本文结合被监测对象船舶的非线性运动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方位角测量技术的纯方位无源定位技术,并解释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流程。  相似文献   

6.
论文实现了一种基于Visual C++及GDI+技术的电子海图与雷达图像实时叠加的软件设计。阐述了电子海图和雷达图像单独显示时的关键技术及操作流程,针对两者的叠加显示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该设计满足了实时性的要求,做到雷达静态目标与海图中的相应目标相互吻合,雷达动态目标在海图上实时、准确地定位显示。  相似文献   

7.
在远洋航运和海上作业平台的通信中,需要对海上信号进行高速、实时和准确地传输和处理,尤其是对于舰船卫星定位和通讯中起重要作用的雷达信号。雷达信号的控制和处理平台决定了信号传输和处理系统的传输容量、系统性能和适用工况。本文采用DSP架构技术,设计一种海上信号传输和控制平台,并完成DSP接口和存储空间的优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船舶运输行业的飞速发展,船舶航行安全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因此对船舶通信远程导航监控技术的要求也逐渐增高。但由于当前船舶导航定位雷达存在较多局限性,难以满足精准定位、准确导航的系统设计要求。因此结合软件技术和航空雷达技术对船舶导航监控系统进行优化和设计,以便解决当前船舶通信终端远程导航监控系统中存在的盲区问题。基于以上背景,结合GIS技术对船舶通信终端远程导航监控覆盖系统进行设计,以便对船舶位移雷达配置信息进行提取和配置,从而达到精准及时的显示船舶航行监控信息,保障船舶在航线上准确航行的设计目标。为检测该方法的实用性针对系统动态的管理雷达导航监控功能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构证实该系统可有效达到对船舶航行通信远程导航监控进行精准动态模拟的效果,可为船舶航行航线数据进行稳定的监控,对航行数据误差进行精准分析。由此证实船舶通信终端远程导航监控系统对航运事业远程自动导航监控系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干扰条件下舰载雷达体系综合指标的随机性和模糊性,文章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各指标因素的模糊隶属度函数,对舰载雷达抗干扰效能进行了综合评估。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技术相结合,由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用熵技术对权重进行修正,以求得相对准确的评价结果,为评判舰载雷达抗干扰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雷达定位自动化,提高雷达定位的精度,针对电子海图信息和雷达信息匹配定位进行了研究。采用轮廓相似度概略定位与轮廓特征点匹配定位相结合的方法,克服单一匹配容易误匹的现象,达到提高定位精度,保证实时性的目的。详细论述了雷达回波图象轮廓特征点集和电子海图图像轮廓特征点集的建立方法,轮廓相似度的计算和概略定位方法,特征点集匹配集的确定和平差求最或然船位的方法。通过示例验证了研究的可行性及在各种定位条件下的定位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雷达指向标是一种配合船用雷达使用的助航仪器,它主要安置于陆岸或岛屿,作为航标识别及定位、导航之用。本文阐述了雷达指向标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国产ZXB型雷达指向标的主要技术指标,并结合外国同类型产品,就其扫描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此外,文章还对体效应振荡器的频率——电调电压特性的非线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较简单的补偿方法。实践证明,该补偿方法可获得较好的扫频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在介绍了物探技术在地质勘察作业中的应用及其原理的基础上,对技术应用中所涉及到的反射波与雷达发射技术、高密度电阻率检测技术进行全面的分析。对不同勘察方式所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溶岩地区的建设施工中选择物探技术,能够更加准确的勘察出地质特点,对溶蚀、溶洞相关信息的获取更加方便,保障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随着航海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故障诊断的快速化、准确化及网络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文章阐述了航海雷达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构造过程,包括建立故障模型、系统总体设计和网络诊断设计,以及设计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难点和所采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交叉定位是舰载微波超视距雷达最主要的定位方式.为提高舰载微波超视距雷达的定位精度,本文从交叉定位的几何关系人手,运用最小二乘估计定量分析了交叉定位的定位误差。基于该定量分析,结合实战要求,提出了舰载微波超视距雷达进行多舰交叉定位时的战术应用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具有一定的战术意义和实战价值。而且交叉定位误差计算公式对交叉定位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干扰条件下舰载雷达体系综合指标的随机性和模糊性,以及目前对其效能的评价也大都以定性评价为主,评价结果往往带有较大的主观性.文章试图建立舰载雷达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技术相结合,由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用熵技术对权重进行修正,以求得相对准确的评价结果,并以干扰条件下某舰载雷达体系综合指标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雷达网系统的特点,在单部干扰机对雷达压制干扰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多点源雷达压制式干扰时的雷达网探测距离模型;以雷达受干扰前后有效探测距离的变化为指标进行干扰作战能力评估;为了能够迅速准确地对多部干扰机对雷达网进行干扰时的干扰效果做出评估,设计了带有操作界面的仿真程序.研究的结果对雷达网的多点源雷达有源压制式干扰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AIS在地波雷达使用规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波雷达的探测距离受海杂波、工作频率与环境噪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受雷达的工作频率影响最大,如何准确地选择频率对于雷达操作人员来说是个难题.文中介绍了AIS的系统构成与可用信息,分析了地波雷达探距影响因子,提出了基于AIS与数据挖掘技术的最优工作频率选择方法与应用方案.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此种应用简单易行,而且具有较高的军事经济效益,满足了我海军目前地波雷达的训练要求.  相似文献   

18.
传统方位定位方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位定位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陆标定位方法之一。在借助电子海图、GPS、雷达等先进导航设备进行船位或锚位定位的同时,利用传统的定位方法进行核对,有助于提高船舶航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航母着舰引导系统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煜  伍逸夫  赵峰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11):22-24,36
文章研究了舰载机着舰引导系统,论述了基于雷达引导系统和卫星导航的相对定位引导系统的特点,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基于雷达技术的舰载机着舰引导体制的缺陷,并着眼于未来舰载机着舰技术的要求,提出了新一代多站定位引导系统,不仅能实现舰载机的快速精确定位测量,还可以将导航、防撞、通信、进近、着舰、复飞等一系列功能融为一体,为舰载机的导引控制和追尾触舰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一种以自适应加权融合算法为核心的信息多层融合方法,以解决以往经典算法下舰船GPS定位软件雷达跟踪信息融合度低的问题。方法首先进行信息预处理,包括坐标变换与时间对准2个方面,然后对GPS和雷达的定位信息进行关联度判断,最后利用自适应加权融合算法对关联度较高的GPS和雷达定位信息进行合成。结果表明:本方法信息融合平均标准差小于D-S证据理论与人工神经网络下2种方法的平均标准差1.238和1.106,融合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